APP下载

还去不去英国

2017-03-11童锋亮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7年1期
关键词:英国智能汽车

童锋亮

这是《汽车商业评论》记者2016年第四次在国内不同场合上见到魏林博士(Dr. Mark Wareing)了。

从频率和场景来看,他所代表的英国商务部门似乎一直在寻找更多出口,与中国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

这一次也不例外。

2016年12月3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大赛在上海举行。与赛事同步进行的还有一项合作的成立,即中英双方共建汽车联合工作组。参与见证者正是英方代表魏林与中方代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和生副主任。

该合作旨在共同推进中英双方在汽车工业,尤其是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化合作,增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商贸及学术交流。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魏林名片的左上角发生了些许变化,其所属的部门名称已由原来的“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 Trade & Investment),更改为“国际贸易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这想必是英国“脱欧”成功后旧的规则被打破,带来的新变化。

由此引申出的另一个变化是,相比之前,这位英国国际贸易部公使衔参赞在谈及英国与欧洲的关系时变得敏感与小心翼翼了不少。

这并不难理解。英国脱欧,一方面意味着这个曾经抱团欧盟的国家将以独立大国的身份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来。

而另一方面,独立后带来的税收、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又的的确确为想要通过英国打开欧洲市场的赴英投资者们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屏障。

体现在汽车产业领域上——数据显示,因为“脱欧”或将导致汽车产品面临关税壁垒,一旦与欧盟的“免关税谈判”破裂,在进出口过程中,汽车平均价格将提高1500英镑(约12900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简称SMMT)估算,“脱欧”可能会使英国工业和消费者每年增加高达45亿英镑的额外支出,在汽车进口方面,因为无法享受“免关税”,每年至少将多花费27亿英镑。

这让已经在英国投资建厂的,或是准备通过在英国投资来拓荒欧洲市场的中国车企,都将对各自选择进行重新“思考”。同时也让这位协助中国企业赴英投资的官员在对外说辞上谨慎不少。

英国还能否成为中国车企接轨国际的有效打开方式 ?失去之前自动开启的贸易大门,英国是否还值得中国车企前往投资?

长期混迹于中国的魏林明显“老练”了不少。面对记者的疑问,他避开直接的回答,而是结合此次参观中国智能汽车大赛,巧妙地道出英国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他认为,这样的大赛的确能够让智能汽车的技术得以展现。但这种展现仅仅在封闭的道路上,未来智能汽车以及自动驾驶的发展,一定要证明它在开放的道路上是安全的。

“在英国政府和保险企业的共同配合下,我们现在已实现自动驾驶在实际公路环境中测试。另外我们也建立了相应的基础设施,保证车辆之间可以实现技术层面之间的互通。”

虽然是扬长避短的巧妙说辞。但的确也戳中中国汽车产业在面向未来发展中的短板与痛点: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让测试环境无法实现真正的开放;另一方面企业间各自为战的研发方式无法做到经验之间的沟通交流。

作为补充,一旁的英国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汽车中心战略主管Michael Talbot则说,与此次中国智能汽车大赛类似的项目在英国也有。2015年英国政府还宣布将要投入一亿英镑(约为8.5亿元人民币)进行这个领域的研发工作。

“首批2000万英镑资金已經投下去了,一共有8个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是华为的产品。上周,英国政府刚刚宣布要再追加投入一亿英镑,专门用来加强在测试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

“这仅是英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优势。”

谈到英国在汽车产业上的优势,魏林似乎话又变得多了起来。他认为,英国的专业知识和前瞻性思维还使其具备开发核心汽车技术的独特优势。

例如在发动机技术和系统上——福特汽车遍布于全球的发动机中,有三分之一产自英国。此外,英国还汇聚了大批世界领先的发动机制造商,宝马、康明斯、福特、捷豹路虎、JCB和铂金斯均在英国设有主要的发动机研发或生产基地,中国的长安汽车也在诺丁汉挂牌成立发动机研发中心。

以及在轻量化设计、材料和零件上——英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一级方程式赛车产业及第二大的航空航天产业,这些产业在轻量化技术上的成功运用,对未来批量生产的汽车实现变革性减重具有借鉴意义。

这种优势还体现于其在空气动力学、设计创意、能源的回收与储存、系统整合及认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更让魏林自信的一点是:“有很多德国汽车企业也在英国进行研发工作,例如梅赛德斯。”

看上去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回答“是否值得”的问题。但是似乎又依然难以调和赴英投资者们因贸易壁垒带来的“挫败感”。

因为于大多数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中国的汽车企业而言,选择在英国投资事实上是将英国作为一个“桥头堡”——通过在英国设立工厂再将产品从英国销售到欧洲。

这个“桥头堡”是否会因为英国的脱欧而转移至其他欧盟国家?

针对这个问题,英国国际贸易部尖端制造与交通行业专员段晓明的答案是肯定的。在他看来,虽然英国已脱欧,但自身税收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仍是相对较低的。

脱欧公投后上任的英国新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ry May)甚至还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在2020年将公司税率下调至17%,使英国成为G20中公司税率最低的国家。

而在“关税”问题上,段晓明则毫不回避地认为欧盟会和英国继续谈,并且不会谈得太差。他说:“英国是欧盟很大的进口国,比如德国的车好大一部分是卖给英国,因为也影响双边贸易,所以关税方面我觉得不会太离谱,只不过独立性更大,至少关税方面可以自己随便调。”

虽然谈判结果存有不确定性,对赴英投资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未可知。但是,《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英国在汽车工业上具备的悠久造车经验、主张的创新精神、学术上的支持以及政府相对有利的研发支持,对于中国车企借此走向国际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英国智能汽车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智能烹饪机
汽车的“出卖”
超智能插秧机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