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路径探析

2017-03-11周庆强徐素旋王秀

经营者 2016年23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周庆强+徐素旋+王秀

摘 要 经济新常态下,对市民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常态下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入手,分析了新常态下烟台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作用、主要原则和影响制约因素,提出了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的路径,对促进烟台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形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社会发展 市民素质提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1]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烟台市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积极发挥高素质市民在促进经济转速、产业升级、社会转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新常态下烟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

新常态下,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除了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特征以外,还具有其自身特征。一是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和战略转变期,发展前景和空间广阔;二是发展动力强劲;三是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四是新兴产业规模优势短期内难以显现,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加快新旧动力转换需要一定过程;五是优化经济结构压力较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消费需求尚未有效扩大,出口增长压力依然较大;六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七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还有一些特殊群体生活比较困难;八是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元,社会治理难度加大;九是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

二、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

市民素质是指城市公民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和性质,一般由市民的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素构成。[2]上述新常态下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所表现的九个特征,都与市民素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做好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有利于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增加发展动力。新常态下,提高市民素质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地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有利于深化全面改革,构建和谐社会。新常态下,通过加大对市民素质提升,使广大市民在道德情感、心理承受、行动认可等方面的正面响应,客观而全面地了解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内容上认同全面改革、感情上接受全面改革、行动上适应全面改革,减少改革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音符。

有利于扩大城市影响,增加发展红利。新常态下,提升市民素质不仅能够为继续创建、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也能通过市民素质的提升扩大城市影响力核心引力,优化发展投资环境,带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三、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则

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工作要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要坚持下列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以實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也是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第二,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所谓协调,就是要兼顾到复杂事物的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不能突出其中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3]在新常态下,提升市民素质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就是要充分认识市民素质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市民素质提升之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4]新常态下提升市民素质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充分认识市民素质提升方面及其背后存在的各种问题,正视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问题的原因、发现问题间的联系,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努力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问题看本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中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新常态为烟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市民素质提升带来了新的挑战,市民素质提升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和制约因素。

(一)社会利益复杂

新常态下,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创业创新驱动等新特征,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矛盾出现新特点、社会利益变得复杂多变。这种情况下,协调社会利益、缩小社会差距、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构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不仅成为提升市民素质工作的前提,也是检验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二)价值观念多元

近来,烟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带来了城市的文明和开放,同时也带来了市民价值观念的多元多向。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不同方式影响着烟台市民,其中既有人民所共有的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也有一些违背中华文明传统、影响当今时代发展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因素,增加了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难度。

(三)市民诉求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烟台市民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市民诉求也越来越高。市民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期盼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养老医疗保障等,对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整体素养的提升也有更高的期盼和要求。市民的这些诉求是民素质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机制有待完善

市民素质提升工作需要有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过去,烟台市在提升市民素质方面形成的体制机制,很难适应新常态下提升市民素质的新特征、新特点。要针对新常态下新的特征特点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体制机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市民素质提升工作体制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科学性、长效性、可行性。

(五)合力尚未形成

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扯面广、影响度深,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每个单位组织个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现有的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往往形式重于内容,只在表面上做工作,还存在着不深入、不扎实等问题,还未形成一个部门牵头负责、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的局面,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合力还未最终形成。新常态下的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必然要靠全社会全市民形成的合力共同推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五、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

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从加强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政策、创新载体、形成合力等方面推进提升。

(一)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市民素质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把新常态下提升市民素质工作贯穿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当中去,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当作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定期研究工作情况,加强检查督导,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完善政策

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制定和完善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的政策法规,为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和政策保障。要加大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市民素质提升队伍建设,保证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有资金、有人员、有场地、有空间。加大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奖励力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鼓励大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向社会开放文明礼仪等教育课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加大政府有关市民素质提升的公共服务。

(三)健全体制

加强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符合新常态特征特点的市民素质提升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市民素质教育体制,实行社会、单位、家庭三方联动的市民素质提升计划,使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还应把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同整个社会建设和社会改革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即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在不断完善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利益协调体制、矛盾化解体制等改革中考虑市民素质的影响,通过市民素质提升的效果推动和深化这些领域的全面改革。

(四)创新载体

系统总结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经验,形成文明创建的“烟台品牌”。充分利用文明创建阵地,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检查督导,努力提高文明创建层次,不断提升文明创建的“国字号”“省字号”数量。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开发利用好“互联网+”市民素质提升平台,利用好微博、微信、微视频、手机客户端等形式,加强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宣傳和教育。开展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做优做强富有烟台特色的“身边好人”“志愿服务”“道德模范”等评选,不断增强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感染力。

(五)形成合力

市民素质提升工作不仅是政府行为,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政府要切实增强市民素质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影响和作用,把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纳入地区发展规划,认真对待研究,提出指导建议;社会要增强协调联动,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密切配合、有机互动,为市民素质提升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市民既是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主客体,也是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的直接和最大的受益人,要自觉养成素质提升的习惯,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身的素质提升,促进国家发展,影响社会进步,成就个人价值。通过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努力,形成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合力,促进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进步。

(作者单位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周庆强(1979—),男,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徐素旋(1985—),女,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校园文化建设。王秀(1981—),女,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学。基金项目:本文系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常态下烟台市民素质提升研究”成果(YTSK2016-Z-47)。]

参考文献

[1] 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DB/OL] . http://economy.gmw.cn/2016-01/11/content_18447411.htm,2016-09-17.

[2] 朱丹,姚荣.市民素质与社会发展初论——以贵阳市为例[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总第120期,2011(5):39-42.

[3] 潘婧瑶,郜碧澄.专家解读:“协调发展”为“十三五”提供针对性指导[D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101/c1001-27762624.html,2016-12-10.

[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1992:839.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建设新时代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探讨
论银发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助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G20峰会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