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以来,战略机遇期视角下的体育发展

2017-03-10李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机遇期战略体育

□ 李梅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中国近代以来,战略机遇期视角下的体育发展

□ 李梅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党的十六大提出“战略机遇期”这一重要概念,时隔十余年之后的十八大再次重提“战略机遇期”。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体育快速甚至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近代以来体育发展错失的两次“战略机遇期”,总结未来十年中国体育如何发展才能把握住新的“战略机遇期”,更好的服务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近代以来 战略机遇期 体育发展

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都能迅速上升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五位一体 “的战略新部署。“五位一体”的提出坚定了中国在战略机遇要坚持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布局。这是国家领导人在2 1世纪第一个十年与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节点,增强了机遇意识,总揽国家大局,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中国现阶段最伟大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又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灵魂。因此,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扮有不可缺少的角色。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也是中国“由大变强”的必经之路。

1、近代以来,我国的三次战略机遇期及战略机遇期的概念

1.1、近代以来,中国错失两次战略机遇期

1 9世纪末,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国门,与此同时新的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生长也给近代中国带来了第一次战略机遇期。当时中国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给中国带来的战略机遇期,他们与眼看国家危亡关头却不思进取的顽固守旧派形成尖锐的对立,发生了以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为代表的改革与改良。也爆发了以太平天国为主的农民革命战争。由于不能举国一致地应对外部局势,特别是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没有抓住战略机遇期。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不仅迎来了和平时期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也给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带来了第二次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刚成立的新中国,并没有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在以往战略机遇期取得巨大发展成果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启示,采取拒绝与资本主义阵营来往半封闭政策。

1.2、中国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2 1世纪初,国际上:当今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得以保障;世界多极化趋势,为中国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全球化机遇,为中国提供相对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为中国迎头赶上提供机会。国内: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进入了矛盾凸显期,也是黄金发展期;进入完善市场经济的关键期;进入全面开放关键期。以江泽民为主的第三代中央领导人提出,中国在2 1世纪头一、二十年将进入“战略机遇期”。

1.3、战略机遇期概念

战略机遇期是由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契机的,并对其发展进程、发展态势和发展走向等产生长远和深刻影响的特定历史时期。2 1世纪的头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已经有十余年成为历史。

2、以史戒今:对痛失战略机遇的反思

2.1、19世纪末的战略机遇期

(1)洋务运动:体育的发展不能完全沦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1 8 4 0年鸦片战争之后,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已经到了国破家亡危急时刻。清末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以及农民革命领导人先进知识分子的新观念萌芽,为西方体育的传播和土洋体育的融合奠定基础。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通过开办军事学堂、编练部队、翻译西书、选派留学生促进西方体育的引进。洋务运动对西方体育的初步尝试,第一次把中国体育和世界体育的脉搏联系起来。此外,通过洋务运动使中国人看到了许多西方的先进技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动摇了其对“祖宗成法”的坚信态度,从而有利与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和根植。但是,洋务运动只不过是封建官僚地主阶级的一批代表人物,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封建王朝统治迫不及待地对五痨七伤的机体施以皮毛治疗。因此,他们对体育的开展,只是简单地形式上的模仿,没有触及西方资产阶级体育的人文内涵,更不可能形成以一套完整的体育体系而推广至社会,终归以失败告终。

(2)维新运动:体育的发展需要有政府的支持。

1 8 9 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运动的维新派,直接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讨论、提倡和实施体育。在体育方面,他们对洋务派为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寻找应急支撑住而提出的“中体西用”理论进行否定,开始以“以人为本”的观点来考虑体育问题。康有为、严复、梁启超都接受了西方体育观念,开始从德智体三育并重的角度来认识和提倡体育。正是这样的呼吁和推动,体育才成为一个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也使前一时期引进西方体育的被动态度得以扭转。由于维新派自身力量薄弱,他们幻想在保留封建统治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式进行由上而下的改良以实现资本主义的改造,致使他们对西方体育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没有使体育得到很好地发展。

(3)早期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时期:体育的发展要对外开放,走向世界。

战略机遇期的发展机遇是多方面的,除了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早期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通过宣传西方体育、开办体育赛事、培育体育人才的方式,促进了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虽然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在体育方面的活动,反映了帝国主义利用体育进行文化侵略的实质,但是其对中国引进和发展西方体育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1 9 3 2年,中国运动员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失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后,中国体育界围绕中国发展体育是提倡以近代西方体育为形式的“洋体育”,还是提倡以武术等为形式的“土体育”,体育思想领域内爆发了一场“土洋体育之争”。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武术再度肩负起了国人的精神寄托,霍元甲等一代宗师频频击败洋力士的擂台战绩,不仅树立了传统武术的尊严,同时也让处于水深火热的各界民众倍受鼓舞,灭了洋人威风,长了中华志气。尚武之风时代的武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于1 9 1 0年在上海建立了“精武体育会”,该团体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举重,骑马,摔跤等近代运动项目,表明中西方体育交融已露端倪。

2.2、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的战略机遇期

(1)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完善的发展体制,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发展体育的必要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被当作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副主席朱德担任中华体育总会的名誉主席;贺龙担任国家体委时提出:“为保证体育运动的开展,必须迅速建立和健全各级体委”;毛泽东则提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号召全国青年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周恩来同志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我们应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一步开展体育运动,有效增强人民的体质,并提高我国体育水平”。这一切都体现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体育的支持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关怀和指示,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极大的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锻炼身体,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各有关单位也认真贯彻和落实党中央的指示,通过兴建体育场地、建设体育队伍、加强体育宣传、开设专业体校、建立体育制度、组织体育科研,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体育发展初立基业。从1 9 5 7-1 9 6 6年,全国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和错误进行的反右倾主义斗争,以及“大跃进”运动,给体育工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是这种消极影响并没有持续太久。1 9 6 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扩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也大放异彩。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党中央拨乱反正地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体育方针和政策。

(2)文革期间:社会稳定,是发展体育的前提条件。

1 0年的“文化大革命”从1 9 6 6年5月开始,社会主义体育事业遭到严重的摧残,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混乱局势下,从中央到地方体育部门许多领导干部被打倒,整个体育战线处于瘫痪状态,体育工作基本停顿,更为严重的是林彪,江青,康生炮制了一个全面否定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巨大成就的 “命令”。此间,许多领导和教练被迫害致死,运动队伍被打垮,耽误了许多富有运动才华的青少年的运动青春。就在周恩来同志刚站起来肯定“文革”前几年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时,“反击右倾翻案风”又让我中华民族的体育错失整整十个年头的黄金发展期。

3、结论与建议

回眸历史,从经验教训中吸纳精华,摒弃糟糠,让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路上少走弯路。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想要实现体育强国梦应该:

3.1、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从而为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

3.2、完善体育发展模式,使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协调发展

在体育的三个子系统中同样遵循系统论的“木桶原理”。经济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三者之间需相互协调才能促进体育的发展。

3.3、加强“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

社会的一切都是因人而缘起。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是人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社会历史的终极原因。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向人的本质回归。

3.4、政府职能,让体育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必须实现国家、政府、区县分别管控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分工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优势和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3.5、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通过政府投入资金和对社会开放学校场馆设施,来缓解体育场地紧张矛盾,满足大众的体育需求。

4、结束语

中国近代以来,体育在战略机遇期的发展史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造成其没能把握住发展机遇,回顾历史使我们获得对体育发展的宝贵财富,以史鉴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习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未来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体育跨越式的发展,推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迅速转变。最终实现我们的体育强国梦。

[1]颜绍泸,周西宽.体育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2]王其慧,李宁.中外体育史[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3]申国卿.中华复兴视角下的近代武术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09.

G80

A

1006-8902-(2017)-09-ZQ

李梅(1989-),女,汉族,湖北枣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机遇期战略体育
论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源起、现状与未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迎来境外贷款业务机遇期
战略
战略
全球价值链重塑战略机遇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