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演进

2017-03-10吴丽珺

关键词:武术民族价值

吴丽珺

(河南教育学院 体育系,河南 郑州 45004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演进

吴丽珺

(河南教育学院 体育系,河南 郑州 450046)

传统体育文化现实的价值目标就是基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和价值观念而产生的文化现象.虽然在内在逻辑上并不直接受外界因素影响,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探究不同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发展特征和规律,明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演进趋势,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取向;演进趋势;繁荣发展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依赖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它需要与时代的韵律合拍,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也要在促使自己本身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它们随着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而转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随着各民族的融合以及人类社会整体的民主化趋势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也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方向,但这个演进过程并不能将遗留的问题全部解决.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西方现代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势入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未从根本上减少[1].有鉴于此,充分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根源,分析不同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所处的历史状态,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对其演进历程重新进行梳理,从而探索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演进趋势与发展规律,有利于繁荣和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演进

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华历史的发展之中,是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石,而传统体育文化现实的价值目标就是基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和价值观念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传统体育的内在逻辑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但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在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时脱离了其所处的社会形式或者历史状态,那就如空中楼阁,将是毫无意义的[2].鉴于此,本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演进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古代体育形成期(1840年以前);②近代体育形成期(1840年—1949年);③中国现代体育建立初期(1949年—1979年);④中国现代体育改革和发展时期(1979至今).

1.1 古代体育形成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蛰伏期

公元6世纪到1840年,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从隋朝建立,中经唐代、宋代、元代、明代和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中国曾是世界实力最为强大的封建帝国之一,历史未出现明显断层,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先世界各国,中国古代体育也在这样优渥的环境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创造出了繁荣多彩的古代体育文化.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古代体育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展演变为较为稳定的传统文化体系.在这一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大致有两种:①养生价值:隋唐至明清时期,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体育养生走向高度成熟的时期.自隋唐开始确立了体育养生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地位,道教创立了大量导引行气的健身方法,例如宁先生导引法、王子乔导引法、雁行气法、龙行气法等;宋明两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市民群体进一步形成,与此同时体育养生也开始脱离宗教修炼体系,向市俗化和平民化方向演进,出现了以“八段锦”为代表的体育健身体系和以“易筋经”为代表的武术内功健身体系.“行气健身”“八段锦”“易筋经”互相渗透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体系.②娱乐价值:唐、宋、元、明、清五代,国家基本结束长期的分裂和战乱时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长期繁荣的城市商业经济促使了体育逐渐向娱乐方面发展,娱乐性体育活动在民间深入人心.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蹴球尘不起,泼火两新晴”;《墨子》中有“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的记载;宋代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蹴鞠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这些诗歌都反映了蹴鞠、秋千和风筝已经成为当时标志性的娱乐体育活动.

虽然古代中国传统体育在养生、身体、娱乐等方面都留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其重塑与改造同样受到统治阶级的压抑和落后自然因素的限制,缺乏积极探索自然的精神和重视直觉思维方式的影响,对运动、健康奥秘的认识还不够科学,其哲学思想主要还是主观的、经验的、感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并不明显,所以严格来说,这一阶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价值取向并未发生直接的关联,还属于价值的蛰伏期[3].

1.2 近代体育形成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重新认识和觉醒期

中国近代体育,一般是指从1840年—1949年这一时期内中国流行和实施的体育.1840年鸦片战争使几千年的古老封建帝国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巨变,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71年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1912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生剧烈动荡和变革的时代.据此,本文对这一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探讨分为两个阶段,即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时期(1840—1911)和中国近代体育的形成时期(1911—1949).

1.2.1 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传播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以及许多近代思想和制度也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传入中国,直接动摇了中国古老的上层建筑和封建文化的基础.虽然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使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近代体育文化之间产生了很多观念上的冲突.但由于中华民族自身拥有并未出现明显文化断层的长达几千年的体育传统文化和深受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以总的来说,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冲击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仍努力维护自身民族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并力求满足新的历史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其表现有:①清军在进行洋操训练和近代士兵战术训练的同时,仍保持了大量传统武艺操练内容,直到清末,多数地方军队还大量装备弓、矢、刀、矛等传统兵器.②近代农民起义和人民反帝斗争促进武术发展.从义和团运动到反清革命斗争,无不将武术作为组织民众、锻炼意志、防身健体的主要手段与方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一批声震海内外的武术宗师,新的拳种和武术流派多有创新.例如杰出的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创立的“精武体育会”、董海川及其创立的八卦掌等.晚清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促使民间武术获得传播与发展.因此在当时盛行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尚武精神”的影响下,这一时期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其特有的强身自卫、结社组织等功能,其军事价值尤为突出.而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摔跤、围棋、龙舟竞赛等,以及各类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仍然具有深厚的土壤,在民间流传.

1.2.2 中国近代体育形成时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

随着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与普及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人们开始对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地位作用及内容形式等进行深入反思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近现代体育要求对武术等传统体育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意义逐渐从蛰伏中觉醒,在价值取向上开始走向实用.这一时期,体育界一批有识之士倡导,在接受近代体育的同时应注意从实际出发,与本国国情结合,这也促使了体育界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再认识和对传统体育的价值重新估价.1913年起,不少学校和地区的运动会中增加了武术表演项目.1914年与1915年,著名的体育教育家徐一冰先生和北京体育研究社分别上书教育部,要求在学校体育课中增加“本国技击”内容.这表明,人们不再是仅从练兵、礼教、防身等价值来认识传统武术,而是将武术视为与西方体育一样具有强身健体和教育等功能的体育手段和方法.在传统武术的改造之风中,其他民族体育也得到了发展,一些体育界人士对诸如踢毽、滑冰、打花棍、抽陀螺、跳绳、空竹等传统民间体育项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论著明显增多,其成果有金兆钧所著《中国游戏》、王怀琪的《正反游戏法》、潘哲红的《踢毽术》等,其中很多民间游戏经整理改编后还纳入了中小学体育教材,如勤奋书局上世纪30年代初发行的《小学游戏教本》,就有不少民间游戏作为教材内容.以传统体育活动为内容的运动竞赛也在对传统体育游戏进行整理和改造的基础上增多,除武术外,踢毽、风筝等都举行过竞赛活动.据统计,仅1933年3—5月,全国各地举行的民族体育单项运动会就有济南市的踢毽子比赛、长沙市的风筝比赛等[4].

1.3 中国现代体育建立初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挖掘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认为这是增强体质、造福少数民族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贯彻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中国党和政府大力扶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各民族自治地也都建立了相应的体育工作机构,致力于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国家鼓励、支持民间传统项目的发掘整理.1959年对少数民族体育进行了系统化、规模化的整理和挖掘,从中筛选出对抗性较强且具有本民族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来补充民运会的竞技比赛.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1953年,天津市举办了“全国首次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之后规定每4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5].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百花齐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体系也初步建立.这表明,从国家层面讲,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真正重视起来,且被赋予了促进民族团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政治功能.由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体育事业遭受了严重破坏,陷于停顿和倒退状态,这也限制和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价值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这一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处于挖掘、整理和停滞的并存阶段.

1.4 中国现代体育改革和发展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多元化期

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体育事业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引导下,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也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4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通知》指出,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发展城乡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1986年,国家体委在《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提出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把群众体育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这两个重要文件的下达,有力地推动了体育的普及和社会化进程,促进我国的群众体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很多地区和城市都规定了本地区的体育节(体育日或体育月),积极开展本地的特色性项目.很多地区还将传统性体育项目如放风筝、划龙舟、打腰鼓、扭秧歌、武术等与本地区的旅游及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更是积极开展摔跤、赛马、射箭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在《全民健身纲要》中关于“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关于“传承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6].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多元化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政治环境的稳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身价值也被重新认识和不断开发,被科学地运用到各民族众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使民族传统体育焕发出勃勃生机,其文化价值也逐渐得到延伸,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①经济价值:独特性和稀缺性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多样且具有潜力的经济价值,例如少林武术、太极拳、龙舟节、内蒙古的那达慕等,既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区域下形式各异的民俗风情,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②政治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可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扎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沃土的武术已经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为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③人文价值:与重视竞争功利性的西方竞技体育不同,中国传统体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前提,受礼文化的约束.因此,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存”的体育理念,突出和强化了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与和谐思想,弘扬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也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处理思路与方法论基础.

2 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展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依赖于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这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其蕴含的文化价值随着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而转变,它需要与时代的韵律合拍,所以民族传统体育也要在促使自己本身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未来的时代环境和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和价值观念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未来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在保留原有精华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拓展.

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一届在家门口举办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平台.当代世界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将加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更新和国际化进程,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增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广泛交流方面将实现更高的现代价值;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融入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过程中,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将实现更广的国际价值[7].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同时兼备竞技性、健身性与娱乐性特征的优质传统体育资源,可以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手段,实现其更好的传承与教育价值.

3 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基于特定的时代环境和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倾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演进大致经过了蛰伏期、觉醒期、挖掘期、价值多元化期.未来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将实现更高的现代价值和国际价值,促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

[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5-8.

[2] 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2002(4):41.

[3] 唐炎,宋会君.体育本质新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 2) : 36-38.

[4] 张洪潭.体育的概念、术语、定义之解说立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4) : 1-3.

[5] 胡天玖.体育的本质:一个认识论基础[J].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1):43.

[6]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5-18.

[7] 刘桂海.回答:体育本质是什么[J].体育与科学,2011(3):20-25.

Evolution of Sports Culture Value of National Tradition

WU Lijun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Zhengzhou450046,China)

The reality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value target is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at time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values of cultural phenomenon. Although it is not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in internal logic, bu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end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Explore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trend of valu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our country.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value orientation; evolving tendency;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2016-10-3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BTY012)

吴丽珺(1984—),女,河南固始人,河南教育学院体育系讲师.

10.3969/j.issn.1007-0834.2017.01.021

G852

A

1007-0834(2017)01-0088-04

猜你喜欢

武术民族价值
我们的民族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一粒米的价值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给”的价值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