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路径探寻

2017-03-10蒋维西罗孝容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

蒋维西 罗孝容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路径探寻

蒋维西 罗孝容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趋势进一步加速。作为培育高级技术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也需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的优越性实现自身课程教育的改革发展。面对职业教育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场域及教学内容等层面的短板,可借助与互联网的融合,实现改革效能的优化。

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也成了学界热议的焦点。教育学界有很多学者探讨论述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及推行机制探析,也有些学者探讨了“互联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实践,还有学者探讨了“互联网+”对远程教育的影响。但目前少有学者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优化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做出相应的探讨。“互联网+”与“微课”、“慕课”有何关系?职业院校的传统教学面临哪些短板需要改革?又该怎样与互联网融合实现改革效能的优化?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互联网+”为何物

(一)“互联网+”的内涵厘定

当前,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几乎遍及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影响范围从宏观上看,已至国家层面;从微观上讲,已深入到个人生活。然而,学界对“互联网+”内涵的界定各有说辞。吴南中认为“互联网+”的含义应从两个维度来理解,首先是通过互联网的开放性,将互联网经济要素与市场中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营销相融合,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次是改变互联网完全的虚拟状态,实现虚实融合。[1]王林生认为“互联网+”就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推动互联网与万物的互联,融现实与虚拟为一体的全新生态。[2]两位学者的观点都以行业发展为出发点,以互联网为工具,实现虚实融合,从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但吴南中主要从互联网经济要素与市场经济的融合进行界定;王林生主要结合“互联网+”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进行分析。

通过对理论界“互联网+”概念界定的分析,我们不难归纳“互联网 +”的内涵,首先“互联网+”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新形态,需要在对某行业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将互联网与其进行深度地融合,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进而充分发挥出其配置资源的优势作用。其次将互联网中的各项意识创新溶于某行业的发展之中,提升效率,达到促进行业创新目的。

(二)“互联网+”与“微课”、“慕课”等信息化产物的区别

“互联网+”与“微课”、“慕课”的关系就是理念与实践的关系。从诞生时间上来讲,正式的“互联网+”理念形成于“微课”、“慕课”之后。因为正如萨尔曼·可汗创立可汗学院之前,他利用互联网远程辅导自己的亲戚、将自己的教学视频放在网上以便朋友观看,都仅仅是想利用互联网的远程视频功能来帮助自己完成教学,因此“微课”、“慕课”诞生之初,人们并没有形成系统化深层次的互联网与课程融合的理念。而恰恰是“淘宝”、“滴滴打车”乃至“微课”、“慕课”大行其道、受到学习者追捧的时候,人们开始把目光瞄准这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开始不断思索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因此“互联网+课程”应运而生,可以说,“互联网+”是“淘宝”“慕课”等众多案例身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性的抽象理念,这个理念包含着人们欲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诉求。同时,“互联网+课程”的理念更是一种指导实践的理念,秉持这种理念不仅会促使“微课”、“慕课”的实践朝着深层次发展,更会促进课程领域生成更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形态产物。

二、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短板掣肘

(一)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工具理性”,模糊“价值理性”

20世纪德国的马克斯·韦伯首先提出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他看来,价值理性行为是由对价值的绝对确信所驱动的,更为看重行为本身的价值,而不计较手段与后果。工具理性行为是指运用自然科学范畴的理性计算或测量手段来检测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自身的行为及后果是否合理的过程。[3]职业教育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其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关注市场对劳动力的价值需求。这使得“工具理性”常常成为某些职业院校考虑的焦点,而“价值理性”则被模糊对待。“职业技术培养”成为了职业教育的代名词。正是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偏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面向职业生活的人文素质,缺乏在职业生活中的情感智商,缺乏在职业生活中的社会沟通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生态。周长春,王莉也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断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传统职业教育培养中过多注重其工具理性。[4]

(二)在教学方式上,关注学生“共性需要”,忽视学生“个性需求”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技术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稳步提升,习得对今后有用的知识技能与职业技术是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的“共性需要”。这给职业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教学方式上不得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共性需要。但应该看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意味着重视学生共性需要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的个性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包含学生因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特征等差异而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同的要求,更包括一些具体的心理需求,例如,有的学生希望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有的学生希望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与老师交流,获得老师的关心。可以说,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其自身价值的实现。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看到学生的特长在教学中被技术知识埋没;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的指令;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学生缺少职业生活的沟通平台。

(三)在教学场域上,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后自学”

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有学者专门对其进行了分析:“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其课堂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方式,专业实训室为学生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5]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课堂知识的讲授上,忽略了学生的课后自学,认为只要学生学好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并在实训室进行了训练便学会了应有的职业技能,便能在职场上无所畏惧。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就教学内容来讲,职业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大数据时代,书本知识的更新速度永远赶不上信息的传播速度。学生课后自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就教学方式来讲,传统的产教结合的教学无法适应网络市场的变化与需求,课后自学能够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职业市场动向并提升自我。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与实际相结合,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更需要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为我所用。那么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己课后的自我吸收与消化。

(四)教学内容上注重“理性感知”,忽视学生的“感性体验”

理性感知是指学生对显性知识的客观认识,在职业教育中表现为学生对技术知识的客观认识与准确理解。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性感知是完全必要的,但学生是带有情感的“人”,不仅有理性感知还有感性体验。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职业兴趣才是一个人真正能够热爱工作、激发潜能、提高创造力的兴奋剂与推进剂。较强功利性的教学内容,注重理性感知,但这并不易唤起学生们对职业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与激情。枯燥乏味的技术知识讲授,忽视了学生们学习技术知识的感性体验,学生们难以体会技术知识与自身兴趣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也难怪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为学生们讲解,但学生们越听越乏,游离于课堂之外,最后放弃学习。

三、补齐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短板的改革路径

(一)秉持互联网关注人、发展人的理念,寻求“价值理性”的回归

为扭转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突出“工具理性”的现状,就必须要秉持“互联网+”关注人、发展人的理念。首先,营造“价值理性”回归的社会生态环境。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深度的融合,可以引领学生塑造职业精神;教育主管部门与社会相关人员对职业教育的评价指标要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转变教育理念:实现“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转变。马斯洛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6]而“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目标就是培养完善的人格,从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到学生的“精神”“气质”等领域。这些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更新教学目标内容,使其体现学生职业生活的能力水平。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将人文素质教育整合到教学目标中去,并将职业价值观、职业伦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课程分别进行整合。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对整合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记录、管理、评价等等。为增强学生职业生活的能力水平提供方向。

(二)凭借互联网优化教学方式,营造直观、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情境

目前,“微课”、“慕课”等凭借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盛行,其直观的表达方式迎合了现代学生们的需求,因此,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营造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职业教育教学情境。其一,凭借互联网课前调查学生需求,选择符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互联网的盛行,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微信、问卷等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情况选择符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其二,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单一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流程的逆序创新带来了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变化。学生课前自学教学视频,然后再回到课堂中与老师、同学进行问题研讨。[7]这种教学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一大难题,即学生在课下反思中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时,老师往往不在现场,只有等到再次上课的时候向老师请教。这样一来,既有直观体验又有教师的针对指导,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其三,借助互联网,创造师生线上交流平台,形成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互联网搭建的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便利,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得到答案,根据学生的动态老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

(三)依托互联网拓宽教学场域,搭建开放便捷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场域是以文化资本争夺为主的场域,其规则的形成始于教师与学生将既定惯习的内化。[8]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宽职业教育的教学场域,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习。首先,借助互联网资源,开辟教师传递职业知识新路径。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时对书本知识内容进行优化,利用网络及时为学生传递最新信息,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业内知识的更新。其次,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学生职业知识学习资源。就拿汽修专业来讲,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书本上的有些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学生利用网络课程来充实自己的头脑,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开拓新的学习天地。然后,借助网络优势,帮助学生群体完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课后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学习不再有烦恼。

(四)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内容,对学生施以情感化的人文关怀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再强调单一技能的培训,而是多项技能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是强调学生关键技能的整体塑造。[9]其一,利用网络平台,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大数据背景下,各行各业应与时俱进,职业教育也不能停止不前。其单一技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网络平台数据巨大,内容种类繁多,每天及时更新进步,集多项培养技能于一体,通过整理分类,去粗取精,从而丰富其教学内容。其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多媒体等网络平台的直观感受,给学生以清晰的视觉体验,将枯燥的技术知识的学习附以动态的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优化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使得职业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习者将课程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相连结,促进知识的内化。其三,借助网络沟通平台,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微信”、“QQ”等交流平台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近距离地关注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状态,了解学生对社会知识的了解,排除学生的社会沟通障碍。帮助学困生解决知识学习与生活困难。

“互联网+职业教育”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引起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用互联网思维探索融合教改路径成为必然。在这种趋势下,我们期待会有更多的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与研究出现。

(责任编辑 远 扬)

[1] 吴南中.“互联网+教育”内涵解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6(1):6-11.

[2] 王林生.“互联网+”理念的时代语境及内涵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 36-41.

[3] 张永青,李允华.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0):39-41.

[4] 周长春,王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3):150-152.

[5] 徐涵.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视[J].职教论坛,2008(11):12-14.

[6] 刘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8.

[7] 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8] 原晋霞.试论教学场域中的权力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62-64.

[9] 杨黎明.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二)——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应不断与时俱进[J].职教论坛,2012(12):1.

G420

A

1671-5454(2017)04-0044-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4.012

2017-04-28

蒋维西(1992-),男,浙江温岭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罗孝容(1992-),女,重庆人,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

本文为2016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师专业标准下微课应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编号:163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互联网+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