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就是希望

2017-03-10李静波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乐观希望农夫

摘 要:《新婚四年》是美国女性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德的小木屋系列作品中的最后一部,其中详细地描述了劳拉和阿曼乐婚后前四年里,面对接二连三的挫折,他们两人以深厚的情感为后盾,始终满怀希望与勇气,共同面对未来,开创属于自己的家园,有爱就有希望。这种不怨天尤人,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不仅为孩子的成长树立了榜样,也会引起成年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关键词:拓荒;农夫;乐观;希望

作者简介:李静波(1981-),四川苍溪人,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2

一、引言

《新婚四年》 (The First Four Years)是美国女性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德 (Laura Ingalls Wilder) 的小木屋系列作品中的最后一部。这本书的手稿是在她的女儿罗斯·怀德·莱恩死后才被发现,并于1971年出版,其中详细地描述了劳拉和阿曼乐婚后前四年里,在达科他州大草原上艰难拼搏的点滴生活。“小木屋”系列的作品是劳拉为纪念自己去世的母亲和姐姐,在女儿的鼓励下,根据自己在拓荒时代的童年经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她曾说过,写这些书的首要原因是想为今天的孩子保留下她童年的故事,帮助他们了解了在她那个时代美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该系列丛书自从面世以来便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被视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老少皆宜的”。本人曾将本书作为睡前故事读给四岁大的孩子听,原以为他会听不懂,感觉枯燥无趣了就会很快进入梦乡,谁知他却在黑暗中瞪大眼睛,一句话不说,聚精会神地听着,且越听越有精神,甚至每次都恳请我再多讲一章,当我们把整个系列读完以后,他居然提出要再听一遍。由此可见,小木屋系列作品是最适合亲子共读、有助于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文学佳作。

二、短小优美的现实主义小说

《新婚四年》全书仅五万多字,按照劳拉结婚的年份划分成四个章节,这样短小的篇幅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与充满奇异幻想的童话不同是《新婚四年》与“小木屋”系列中的其它作品一样,讲述的都是“真人真事”,客观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家的语言平铺直叙却又字字珠玑,文情并茂。读劳拉·怀德的作品如同欣赏绘本,简短质朴的语言极具画面感,可以瞬间为读者插上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一场奇异的旅行,让其心情无比轻松的飘起来,然后步入到一个遥远又陌生的天地。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象着像劳拉一样骑上心爱的马驹,驰骋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沼泽里高高的野草被风吹得翻滚起伏,短短的卷曲野牛草沙沙作响。春天里隆起的高地一片郁郁葱葱,夏天里变成了一片银灰色和棕色。这一切是那么清新宜人。初春时节,遍地的紫罗兰为大地铺上绚丽的地毯,低凹的草丛里弥漫着迷人的芬芳。六月里,无数玫瑰竞相怒放,把草原打扮成花的海洋。”那里除了鸟语花香、美丽的色彩、常人难以见到的小动物,还有暖暖的情绪慢慢弥漫开来溢满你的心灵,让你的眼睛从此更湿润、明亮,让你的心灵从此更温暖、纯净。

三、平淡之中见真情

当我们越来越厌倦无处不在的鸡汤文时,《新婚四年》犹如清风涤荡了我的肺腑,如天籁拨动了我的心音。这部以婚姻生活为叙事主线的作品实在有些特立独行。书里没有一处刻板的说教和矫揉造作的煽情,作者把有限的文字全都用来描述男女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场景,只字未提18岁的劳拉为什么会嫁给28岁的阿曼乐,也没跟读者交代过阿曼乐的长相,对他心理活动的描写也少之又少,连“爱”这个词都很少被用到,就更是找不出其它小说中常见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猜来猜去、要死要活了。可是当你读完全书以后,心中的一切疑问自然而然都有了解答。阿曼乐年长劳拉十岁,这样的年龄差距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浪漫和情感交流。在既不是礼拜天也不是节假日的下午,他們会驾着车出去兜风,阿曼乐默默地看着劳拉,“小心翼翼地扶她上车,温柔地把亚麻护腿布围在她膝盖间,以挡住灰尘”。虽然收成不好,大家都没想到要准备圣诞礼物,他们还是会一起在邮购目录上精心挑选一份用得着而且又喜欢的圣诞礼物。当长势喜人,就等着收割小麦了被夹着鸡蛋大的冰雹的暴风雨打得颗粒无收的时候,阿曼乐还能提议让劳拉搅拌奶油,他去捡些冰雹,一起做冰激凌。他还专门给劳拉买了匹小马,教会她骑马;亲手给她做雪橇,陪她在雪地里开心的玩耍;大病初愈就不顾医生的警告下地干活,差点累得瘫痪。劳拉为了给阿曼乐减轻负担,刚刚生下女儿不久就坚持做起了家务活。总之,阿曼乐的积极乐观一直影响着劳拉,读者很难不被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深情厚谊所打动,两个心心相印的人生活在一起,彼此情投意合,做着一些高兴事,日子虽然过得艰苦却是幸福甜蜜,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他们耕种过的土地一样质朴、坚实。

四、在逆境中成长

我的心底一直藏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够脱离市井,过上像塔莎奶奶过的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而塔莎·杜朵效仿的正是劳拉的19世纪乡村生活。读塔莎奶奶的书,精美的图画和照片会让人忘了去思考这位生活艺术大师为了眼前的美好生活所付出的辛劳。劳拉·怀德的文字却真实还原了拓荒时期美国农民生活的诸多不易。作为拓荒者的女儿,她对艰苦的农民生活深有体会,“种庄稼对女人来说实在是太辛苦了,她还要干那么多的杂活,还得帮忙收割,替打麦工人做饭。更何况,农夫没什么钱。他根本挣不了钱,因为镇上的商人会告诉他,他出售的农产品只能卖多少钱,他想买的日用品却得由商店老板说了算。这对农夫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农夫就像轮子底下的那只苍蝇。“如果气候不好,他们就颗粒无收。但不管他们有没有收成,都得想办法付利息和税金。到镇上买任何东西,商人都会赚上一笔钱,可他们为了活下去,又不得不买这些东西。”“我不愿意自己生活得既艰辛又贫穷,镇上的人轻轻松松赚走我们辛辛苦苦挣的钱,过得却舒舒服服。”读过《农庄男孩》的人知道,阿曼乐本来可以成为学徒造马车的,可是他放弃了光明的“钱途”最终成了一个像他父亲一样的农夫,是因为他觉得“农夫能真正做到独立自主。如果农夫不愿意和商人做生意,那商人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呢?为了多赚一点儿,他们常常低声下气讨好农夫,为了抢夺生意相互之间还常发生争执。农夫如果想要多赚一些,他只需多种一块田就行了。”“在农庄上,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都可以自由做主。如果他愿意工作,把全部心思放在土地上,他赚的钱不仅比镇上那些老板要多,而且他还始终是自己当自己的老板。”然而,这些道理还是不能说服劳拉,为了让劳拉消除疑虑尽快嫁给他,阿曼乐与劳拉定下了三年之约,“如果到时我一事无成的话,我就自动放弃,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在劳拉和阿曼乐婚后的最初四年里,他们过得并未像阿曼乐设想的那样好,他们不断经历着各种打击:极端的天气导致小麦颗粒无收;似乎永远都还不清的债务;大火烧毁了房屋;双双被疾病缠身,阿曼乐差点瘫痪;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突然死亡……面对如此多的打击,劳拉也有沮丧失控的时候,“她没有三头六臂,怎么能够既做好每天的家务活,又要应付接连不断的事呢?总有做不完的活儿,而且这些活全落在她一人身上。她讨厌这个农庄、这些牲口、这些浑身臭烘烘的小绵羊,她厌倦了做饭、洗碗盘。啊,她对这一切厌烦透顶,尤其是那些不论她怎么努力工作也偿还不清的债务,她更是恨之入骨。”可是“如果劳拉因为这一点小事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就放声痛哭一场,那就完蛋了”。劳拉终究没被生活打败反而越挫越勇,她觉得“过农家生活就像在打一场战争,就必须坚忍不拔、奋战到底。……劳拉发现这种战斗精神正在她心中悄然滋长。农夫在春天播种,以心血和时间为赌注与大自然顽强地对抗。这种无可救药的乐观精神似乎与她开疆辟土的祖先所怀有的‘前面会更美好的信念一脉相承,只不过农夫不是从空间上往前看,而在从时间上向前看。他们展望的是岁月的地平线,而不是西部的地平线。”

五、结语

在物欲横流的当代,在各种丑闻不绝于耳的今天,《新婚四年》这部纯真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让我们见证了劳拉从一个花样少女到合格农妇的蜕变,更让我们从她和阿曼樂的结合中体会到婚姻的真谛:一旦结婚,从此不管是好是坏、是富是贫,都要携手相伴,白头到老。面对接二连三的挫折,他们两人以深厚的情感为后盾,始终满怀希望与勇气,共同面对未来,开创属于自己的家园,有爱就有希望。这种不怨天尤人,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不仅为孩子的成长树立了榜样,也会引起成年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当你感叹世道不公时,不妨想想阿曼乐说过的这句话吧,“在这个世界上,每件事情最后都是公平的。富人在夏天有冰吃,穷人在冬天照样有冰吃。”

参考文献:

[1]刘华译、劳拉·英格斯·怀德著. 《新婚四年》,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

[2]黄小敏.美国教育史中的清教徒家庭教育——以劳拉·英格斯· 怀德的《草原小屋》系列为例[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3]路艳霞.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儿童视角下的美国拓荒者 [J].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 2013.

猜你喜欢

乐观希望农夫
躺在树下的农夫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不忘初心,一路耕耘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雾霾背后的一点“希望”
韩四成国民寄“希望”于法院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