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吃什么,就是你的标签

2017-03-10黄达隆食货星球

海峡旅游 2017年3期
关键词:市集摊主吃货

黄达隆++食货星球

在吃货变成一种刚需的当下,苹果用美食版的创意市集,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她认为,市集各有各的玩法,但势必变得更细分。

这两年,国内的市集中渐渐出现了以吃为主题的市集,“食货星球”也是其中之一。“创意市集”这种形式开始变得普及,如果还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在逢人必称“吃货”的时代,把赛道改到“吃”这件事上大概很有机会取得成功。用市集创始人苹果的话来说,没有哪个年轻人会拒绝一个又好吃又好玩的市集。去年下半年才正式组建的食货团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在广州、上海等地举办了七场美食市集,市场反响颇佳。

作为背后的推手,苹果有着丰富的市集策划和执行经验。在创立“食货星球”之前,她曾是国内历史最久、口碑最好的创意市集“IMART”的主理人,在她手中策划执行了上百场市集活动。

IMART作为国内历史最久的创意市集,一直以良好的市集体验、独树一帜的创意策划成为行业中的标杆。在十多年前,当“创意市集”的概念第一次进入国内年轻人的视野时,正是国内第一拨原创品牌刚刚成长发芽的当口,创意市集的方式给予了年轻品牌展示自己创意和个性的窗口和平台。当时的条件虽然简陋,但冲着创意市集这个平台,有摊主不惜自掏腰包从北京飞到广州来参加。当时的摊主更多的是抱着一种“玩”和展示自我的心态,在市集上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卖出多少东西要重要得多。

在十年的时间里,IMART马不停蹄地做活动,绞尽脑汁想创意,“创意市集”这个开放的概念因此被更多的借用,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市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各大商超、机构用来聚集人气和盈利的方式。在苹果看来,市场的混乱和不专业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问题出在“创意”的无能,而非市集受众的缺失,但当创意市集不再有创意,市集还能以怎样的形式继续下去呢?

去年五月,苹果在离开IMART之前做完了最后一场活动,而正是最后一场以“吃货夜市”为主题的市集活动,印证了自己对于市集前景的判断。在那次的活动中,美食和运动被联系到了一起,年轻人对吃的热情,在IMART创意策划的包装下被点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苹果想做美食市集,与这些年来国内泛滥成灾的美食节,又或是台湾那样人山人海狂吃海喝的夜市不同,不论是吃还是玩,她更注重顾客的体验。主旋律当然是“吃”,但在“吃”的基础之上,市集的召集人更希望让参与其中的人们有更好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市集里的摊主。

在苹果看来,摊主的调性决定了一场活动的调性。与以往的创意市集不同,“食货星球”所招募的摊主以年轻的美食品牌和工作室为主,他们希望这些摊位是好吃的、年轻的,更是会玩的。年轻代表着新鲜与活力,而“会玩”则是很重要的因素,只要一个品牌是会玩的,就会用心设计各种体验环节,让顾客对自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只要有三十个这样高品质的摊位聚集在一起,市集的调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摊主参与活动的目的也不在于销售,而是让更多人能通过这个市集了解自己的品牌。

市集本身也为这些摊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市集在策划的创意、物料的设计上总是让人眼前一亮;除了吃,市集也搭配了一定数量的文创摊位,但这种搭配同样建立在品牌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例如在上海的市集活动中,就有作家韩寒的“ONE”品牌的摊位等等;在市集的活动现场,各种KOL和事件营销也层出不穷。市集就曾经策划了一场婚礼品牌、市集,以及网红达人三方合作的“快闪婚礼”,大家从中各取所需,婚礼品牌有了网红背书,网红提高了人气,也为市集带来了流量,成就了一场共赢的合作模式。

相对于小众又口味挑剔的创意市集,“吃”这件事当然更刚需。而在“吃货”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褒义词的时代,选择吃什么也逐渐成为了年轻人彰显品位的标签。在市场有需求的情况下,加上好的创意包装,到位的执行,懂得怎么“玩市集”的美食品牌,“食货星球”美食市集的框架简单而明了。“其实‘食货星球也借鉴了IMART的模式。”苹果总结道。

在苹果看来,市集始终是一门生意,国内现在的“泛市集类产品”背后都有着操盘的机构和组织。将来的市集或许不会成为标准化的产品,大家各有各的玩法,但势必变得更细分。虽然是生意,但她更喜歡用“玩”来形容她做市集的方式,“玩”才是市集的精髓,会玩的人才能把市集做得更好,而这些越发有品牌意识的商家和个人摊主,则在这场游戏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市集摊主吃货
添零和抹零
市集
20元
商圈场景:“市集”+“体验互动”
有一种病叫“吃货症”
“吃货”的奖赏
吃货笑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