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察郑成月:历尽沧桑仍是那个追寻正义的少年

2017-03-09张硕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2期
关键词:聂树斌正义

张硕

这个世界上,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会有阴影存在,阳光的可贵并不在于让明媚的更明媚,而是在阴暗的角落,让人们有勇气去穿透黑暗。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致敬理想和信念,致敬那些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的人。

警察郑成月的故事还要从备受关注的“聂树斌”案说起。2016年12月2日,最高法院终审裁定并宣判在1995年已被枪决的“强奸杀人犯”聂树斌无罪。这起被舆论关注了十几年的标志性案件终于沉冤得雪,而推动此案平反的警察郑成月,也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人物。

他曾作为县公安局副局长坚守真相11年,扛住了所有压力,为聂案奔走。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家人支持他吗?他的命运在之后又与这起案件有着怎样的连接?

2016年12月底,带着心中的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郑成月,记者看到了一位铁骨铮铮、有着执着信念的人民警察;也看到了一位对逝去亲人无比怀念和感伤的儿子;还看到了一位对妻儿有愧疚和遗憾的丈夫、父亲;但更多的是,从他如今沧桑的眼中,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立誓要追寻正义的少年,这是他身上历经多少考验都打磨不去的光芒。

一石激起千层浪

郑成月今年56岁,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公安局原副局长,主管刑侦工作多年,破获过不少大案要案,曾经孤身一人抓获8名嫌犯,一晚上突审出108起案件,是河北警界出名的破案高手、“拼命三郎”,也连续多年获得“全国优秀刑侦工作者”称号。2001年的电视剧《燕赵刑警》里面的公安局长,就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他对记者说:“自从我上任后,就奉行一个理念:公安局的大门应该永远是向老百姓敞开的。有人需要帮助,我就应该在那里。所以,我也常常住在局里。”

2005年,“神探”郑成月又破获了一起特大连环奸杀案,在他亲自审讯下,犯罪嫌疑人王书金对自己所做的多起强奸杀人案供认不讳,而就在案件即将告破,同事们都等着给他庆功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了:在带领王书金到石家庄孔寨的一处作案现场指认时,郑成月惊讶地发现,这起案件居然早在10年前就已经被破获了。而且,当时该案抓获的嫌疑人聂树斌早已被执行了死刑。凭借多年刑侦工作经验,郑成月心中一沉,他预感:杀错人了!

这位执着的警察,没有选择沉默或遮掩,而是用抽丝剥茧的方式,一步一步追溯,终于证明了自己心中的答案:聂树斌是冤枉的。这期间,当地公安警方越是闪躲不配合,郑成月越是觉得这其中有问题。在一次接受《河南商报》的采访时,郑成月将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2005年3月15日,《河南商报》刊登《一案两凶,谁是真凶?》之后,报道被广泛转载,此案的疑点正式浮出水面。坚持追溯真相的郑成月自此也卷入了这场长达11年的漩涡之中。

另一方面,自從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后,他的父母就一直上访,为儿子申冤。他们不相信连只鸡都不敢杀的儿子会杀人。10年后,王书金的出现也让老两口看到了希望。2007年,王书金案开庭的当天,聂树斌的母亲找到了郑成月。她第一句话就说:“郑局长,听说你为我儿子的案子受了不少委屈,谢谢!”郑成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听到这话霎时流下两行热泪的聂母继续追问:“您说句实话,我儿子是不是凶手?”郑成月说:“大妈,你永远要相信共和国的法律!”

老太太哭得泣不成声。彼时,她已坚持为儿子上访了10年。她说:“就算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我也要跑过来,我不能连孩子的一张判决书都拿不到。”听到这话的郑成月一愣,他说:“大妈,你儿子不是凶手,无论哪一级领导来问我,我都会这么告诉他。只要我头长在这儿,我就会说实话。”此后,出于对老两口的同情,郑成月以私人名义帮他们找律师。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去狱中看望王书金,鼓励他如实交代案情。随之而来的是经常有人来“告诫”他:“郑局长,小心点儿!”还有数不尽的质疑和“调查”。他对记者说:“当时我就想,大不了我不干了,我就是做了一个警察该做的事情。”

郑成月向聂母说到的,他也做到了。在审判王书金的现场,时任河北省政法委书记刘金国问郑成月:“郑局长,依你看这个案子,王书金作案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他之前,已经有多名公安及法院人士“证明”聂树斌案没有疑义。郑成月站起来底气十足地说:“刘书记,只要接触过王书金的人,可以确定99%是他。”这个时候,郑成月还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这份坚持,之后的11年对于他和他的家庭来说会发生什么,但就算他知道了,仍然会这么做。

自从2005年一案两凶的事件曝光,郑成月经常被叫去调查,关于他的谣言也经常在网络上出现。2009年,虽然没有查出问题,但广平县公安局还是新任命了一位主管刑侦的副局长,49岁的郑成月被停职了。“郑局长,年龄到了,该给年轻人让让位了。”郑成月二话没说,抱着被子就回家了,至今没有复职。

记者问他当时的感受,郑成月沉思了一会儿说:“虽然我有预感迟早会有这么一天,但心里还是难过。”记者问他这之后都做了什么,他说:“回家,喝酒,什么下酒菜都没有,就自己喝了一瓶二锅头。你知道,我是多么喜欢当警察,当我把佩带了几十年的枪交出去的时候,心里有多难受!我当时就想,这个案子,我哪怕是模糊过去,如今也不是这个结局。可我转念一想,我这个人绝不会模糊过去的,我打小儿就不是这样的人,我模糊过去,自己和家人都会看不起我的!”郑成月说得没错,他从小就是一个追寻正义的人,而他的家人更是在用极大的爱和包容鼓励着他。

追逐正义的少年

如果没有父亲的坎坷经历,郑成月可能不会成为今天的郑成月。对郑成月影响最大的父亲,原本在机关任职,后来受人诬陷入狱,并被革除公职,一家人被逐回了老家河北省广平县十里堡村。在郑成月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位非常诚实的人,明明说个小谎,就可以得到好多好处,但父亲绝不会这么去做,他常常也是这么教育儿子的。

郑成月还记得,那年他5岁,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很多警察,把父亲带走了。就在警察给父亲戴上手铐的一瞬间,年少不懂事的他还问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他第一次了解分别的痛苦。之后,母亲弃他们而去。后来因无人照顾,他和两个弟弟被一起送到了农村的奶奶家。

最终,因为证据不足,郑成月的父亲被释放,但“反革命”的帽子是彻底被扣上了。在郑成月七八岁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经常有同学骂他:“你一个‘反革命的孩子没资格上学。”还作势要撵他走。每次,他都哭着跑回家,不想再去上学。后来父亲教育他:“人一定要有文化,必须去上学。爸爸也绝不是‘反革命。”如果说,父亲教会他坚持,那么奶奶就给了他一份最珍贵的善良。奶奶一直教育他要关爱别人,体谅他人。年少时的郑成月在村里每次看到老人从山坡上下来,都会跑过去搀扶一把。

为了给自己,也给家人一个交代,郑成月的父亲开始为自己的冤案层层上访告状。10年后,河北省邢台市宣传部终于公布,郑成月父亲是清白的,为他恢复了名誉。父亲的遭遇和韧劲在郑成月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捍卫真相、追逐正义的种子。他坚信,人只要奋斗,正义迟早是会来的!

父亲平反的当年,正赶上新疆部队在当地招兵,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郑成月积极入伍。不久后,他就因出色的军事天赋直接被调到侦察部队。跟记者介绍时,郑成月神采飞扬地说:“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边防线上一支很重要的侦察部队。”言语之间,充满了骄傲。在这里的4年,郑成月接受了枪械、格斗、侦察反侦察等一系列专业化的部队训练,并连续3年获得神枪手的称号。在这里,他爬过大雪山,在零下40℃的戈壁上过夜,在深山里仅靠一把匕首和罗盘生存下来。“就像美国电影《第一滴血》里一样,我们中国战士也能做到。”他补充道。如果说,孩童期间家庭的经历带给他对正义的捍卫和追求,那么这段经历造就了他作为一个男人刚强的性格和从事刑侦工作的扎实基本功。

从部队复员后,郑成月回到家乡,在广平县中国银行做了10年保安主管。也正是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同在银行工作的张慧。张慧是一名大学生,气质端庄大方。工作上的相处,让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并很快结婚生了两个儿子,家庭幸福美满。在张慧心中,郑成月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男人。然而,此时的郑成月心中还有一个小愿望。一直以来,他都对做警察很向往,在他心里,那是维护正义的使者。

做保安主管期间,他买来一些法律书籍学习。不久后,他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自考大学本科。这个在职本科一读就是两年,郑成月是顾不了家的。但妻子张慧百分百地支持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并告诉他们:“爸爸是去读书了,你们将来也要向爸爸学习。”有了妻子的支持和孩子们的期待,郑成月更有动力了。在政法大学的学习,让郑成月对“正义、公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掌握了丰富的法学知识,为他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警察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郑成月破格进入县公安局,很快,他所学的技能就得到了充分发挥,没多久,他就成为主管刑侦的副局长,火速升职背后是郑成月的全身心付出。大儿子郑奇说,他在外上学,一个暑假见不到父亲几面。一有案件,他马上就走了。

担任公安局副局长这几年,广平县的破案率一直排在河北省的前列,郑成月成了犯罪分子畏惧的黑脸“包公”。

但“神探”也有柔情,作为专门跟重大案件嫌疑人打交道的刑侦警察,郑成月常年佩枪。一次,歹徒醉酒拿着刀向他疯狂地砍过来,情急之下,郑成月的同事让他开枪自卫,但他卻没有这么做;同事急得要拔出枪帮他制服歹徒,郑成月又制止了他。结果,郑成月左眼被歹徒砍伤,险些失明。事后,别人都问他为什么不开枪,郑成月说:“犯罪嫌疑人也有爹娘,也有妻儿,如果他威胁到了百姓的安全,那开枪是必须的;但如果他是醉酒行凶,开枪要非常慎重,因为也许就是你的一个行为,一个家庭会陷入痛苦之中。”说这些话时,记者仿佛看到了那个十几岁在老家山坡上搀扶老人的少年。他手持武器,却依旧心怀善良。

正义背后的失落与温暖

真正的勇气不是消灭恐惧,而是直面恐惧时不忘职责,笃定地完成使命。人们敬佩这种人的选择,却往往看不到他们背后的泪水。

采访期间,郑成月的眼泪两次夺眶而出,一次是谈到他的父亲,另一次是谈到他的妻儿,都是他最亲近的家人。

2009年,老父亲病重,整日忙于破案的郑成月赶往医院。那一天,他跟同事说:“都别找我,今天我要好好陪陪我爹!”他支开了常年照顾父亲的家人,想和父亲单独待一会儿。他跟记者说:“其实那天,我是想好好跟我爸聊聊的,当兵后,我就一直没怎么陪在他身边,心里有好多愧疚。那天,我推了所有工作,就是想把这些年的心里话跟他说说……”

然而,郑成月突然接到了同事火急火燎打来的电话:“郑局,出大事了,5人入室抢劫,砍伤了一个单独在家的8岁孩子,抢走巨额现金!”郑成月望向躺在床上戴着呼吸器的父亲,在病房中压低了声音跟同事说:“你们先处理一下,等明天我过去着手侦查。”同事着急地说:“现在孩子家人都急疯了……”气息微弱的父亲听到了他的这段对话,抬了抬手跟郑成月说:“你快去吧,别在我这儿耽误时间,有人家里出大事,你赶紧去处理。”

此刻的郑成月实在没法扔下父亲跑去犯罪现场,但这起案件又关系到一个生命垂危的孩子,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老父亲好像鼓足了一口气冲他喊了起来:“你走,快走,你是警察,围着我干什么!”边说边挥手让他离开。望着父亲坚定的神情,郑成月知道,父亲是怕耽误自己的工作。无奈之中,郑成月打电话叫来了弟弟看护父亲。那一天,郑成月在奔向犯罪现场的车上大哭了一场。而那一晚,也成了他和父亲最后的告别。

用和父亲诀别换来的这次现场侦查最后帮到了他。因为案中,歹徒砍伤男孩之前,想用被单勒死他,他却幸存了下来,专家告诉他,被单因为受力面积大、密度大,是勒不死人的。聂树斌却“供认”自己用被单勒死女受害者,因此,他发现了聂树斌案的一个重要疑点。

除了父亲,郑成月还觉得愧对自己的妻儿。大儿子郑奇2012年从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却未被任何国家单位录取。很多人揣测跟郑成月卷入聂树斌案有关。郑奇没有抱怨,他自此决定不再参加任何公务员的考试。郑成月心里对这个从小成绩出色的儿子有着深深愧疚。

当所有人都在揣测郑成月家人是否有着一肚子“委屈”的时候,郑成月的妻子张慧挥挥手说:“他做的事儿都没错,我肯定会支持他。”除此,她并不愿意说再多,采访间隙,她一直在打电话询问郑成月身体的情况,她心里最紧张的是丈夫的健康。在这11年里,他的身心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重负。

问到郑奇有没有对父亲抱怨过,他想了下认真地说:“说真的,没有,我们一家子都知道他在做对的事儿,他的确有点儿理想主义,我跟他肯定不一样,但这不妨碍我敬佩他这样的人。”正因为有这样的家人,郑成月才能在坚守正义的这条道路上走到今天。

采访结束时已经入夜,望着郑成月走在暮色中的背影,记者心中一热,那不是雷厉风行的侦查员的样子,而是一个普通中年男人的模样,他们有时候背不会挺得那么直,因为他们背上扛着的责任不止一个家。

英雄是什么?是追寻正义的光,也是回身时淡淡的忧伤。只要他在那里,你就觉得踏实,任凭时光荏苒,岁月沧桑,他都能让你看到纯真少年时执着、笃定的模样。(文中郑成月家人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聂树斌正义
十字坡上的程序正义
[猎屠]代表正义消灭你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聂树斌案再审改判的重大意义
聂树斌:话不多、内向、有点口吃的青年
聂树斌沉冤昭雪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