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研究

2017-03-09张卫彬

环球市场 2017年16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张卫彬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系

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研究

张卫彬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道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人们尊奉的伦理道德规范,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但由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孝道文化被部分大学生所忽视,出现孝道观念淡薄、孝德情感淡漠、行孝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了道德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文化和教育的结合,发挥孝道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强化遵守孝道、践行孝道的实践。

孝道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孝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着民族精神、民族意志和民族品格,弘扬孝道文化是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对社会影响日趋广泛而深刻的基础上,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提出来的。

一、孝文化的内涵与发展

1、“孝”的起源

“孝”这个字产生的非常早,它的主要含义一直以来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孝”字的上半部分为“老”字的省形,像老人拄拐之形,下半部分为“子”。《说文解字》中对“孝”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事实上,我们仅从字形上就可以很容地推知,“孝”字的本义是少年搀扶老人。后来,由这个含义进一步引申出后辈对长辈的恭敬、照顾、赡养等内涵。“孝”字从产生直到今天,经过了几千年, 其基本内涵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由此也可以看出 “孝”的观念在中华文明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了。

2、“孝”的内涵

“孝”的观念一经产生,其内涵就在不断变化。上古之“孝”,不同于西周之“孝”,汉代之“孝”,又不同于宋元之“孝”。特别是汉以后的“孝”文化,掺杂了很大的政治因素,其本质遭到了歪曲。我们倡导的孝道,是根植于人性的“孝 ”,是发自内心的“孝”,是纯粹道德的“孝”。因此,我们对“孝”的探讨仍旧以儒家孝道理论为框架,但是要剥离政治理念的色彩和等级社会的糟粕。以“敬爱”、“赡养”、“修身”和“慎终追远”为内涵的孝道。

3、“孝”的发展

从上古文明到西周时期,“孝”的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之后才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文化现象。远古直到夏商都缺乏文献资料,对于孝文化的研究只能以西周为起点。这个时期,所谓“孝”有些不同,其最主要的含义不是孝顺父母,而是敬祖祭祖。

春秋战国时期是所谓的“礼崩乐坏”的年代,作为周礼根基的宗法制逐渐遭到破坏,于是宗法制在伦理道德上的表现—-孝道也随之动摇。以孔子代表的儒家,其思想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恢复“周礼”,因而周礼中关于“孝”的内容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是,我们知道,孔子的所谓“复礼”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框架下的制度文化进行改革,所以孝道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之后的孟子等儒家人物又对包括孝道在内的孔子理论不断地修正和填充。直到战国末年,影响后世两千年的儒家孝道理论才最终形成。

到汉以后直至唐,孝道的特征和地位都没有本质的变化,这一时期孝道文化呈现出政治化、神秘化的特点在社会全面推行。

由宋代至清代,封建社会逐渐从鼎盛走向衰落,同时封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不断强化。适应这种趋势,封建统治者更加重视孝道在巩固专制集权和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从而这一时期宋明理论对孝道理论升华,传播孝道的通俗作品大量涌现,孝道走向极端,成为“愚孝”。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传统文化遭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孝道文化也难逃此运。直至改革开放前,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文化已经到了完全被抛弃被遗忘的边缘。

二、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1、孝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中国当前的孝道道德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缺失,也并非短时间内造成的,从历史和现实的各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1)、子女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存在障碍。父母本应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但是由于青春期叛逆、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年龄和思想存在差距等原因,很多大学生对父母缺乏理解,彼此缺乏沟通,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疏远,以致产生敌对情绪。

(2)、丧失赡养父母的责任意识。父母养育了子女,子女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本是天经地义,然而近些年却频频发生子女将父母赶出家门甚至辱骂殴打的事件。如果说这些只是个别的极端事件,那么更常见的是子女虽然从物质生活上照顾老人,但缺乏情感上的关爱,没有从内心真正地敬爱父母。

(3)、现代生活方式引起的家庭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都会选择脱离父母,对学业和工作的选择自由大大增加,很多大学生可能会在千里之外。因此,空间上的距离必然会引起情感上的疏远。

2、孝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道德水平关系到国家未来。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之一,而且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奠定了文化基础。它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利于巩固情感,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孝亲敬长,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三、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传统孝道产生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在现代社会,这二者都已经消融瓦解。传统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孝道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孝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也相应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具体原因表现在:

1、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

近代以来,西方的各种文化涌入中国,不断冲击传统的思想文化。时至今日,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几乎已经全盘西化了,传统的孝道也遭到了抛弃。然而,西方的文明与东方存在极大的差别,大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必然使其特有的本质对西方文明产生“水土不服”。

2、当代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物质文明的巨大成就也就滋生了大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多元化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观念

当下的大学生崇尚自由个性,价值追求远比过去丰富多样。这一方面造成子女与父母在观念上的差距,从而引起矛盾,影响家庭关系;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大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过分关注自身的利益,忽视对父母的尊敬。

4、全社会缺乏尊老敬老的氛围

古人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人却连给老人让座都需要“大力提倡”。很多大学生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面对老年人不懂得丝毫的谦恭礼让。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将越发的冷漠无情,所谓的道德将荡然无存。媒体的一项调查表明,约80%的人认为年轻人给老人让座虽然是美德,但是不让座也是权利。2010年,国家统计局下属调查队曾对公交车让座现象进行过调查,避让座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身体不舒服;工作太累、好不容易坐下;老人看上去身体健壮。调查中公众的普遍心理是:“等别人先让,我再观望看看”,“你要我让,我偏不让”,“花钱买票,让座是美德,不让是权利”……

四、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只有家庭和睦了,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能和谐。由此可见,孝道文化是做人的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相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推动孝道文化的践行,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1.弘扬孝道,构建和睦家庭

家庭是以人们的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家庭和睦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家庭生活所追求的崇高理想。所为孝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奉养父母的准则”,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养亲”和“尊亲”。将孝道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自身与父母、亲人的关系良好,形成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从而使家庭成员学会爱,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最终达到和谐代际关系和邻里关系。

2.弘扬孝道,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的产生继而出现了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来源是

社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体现,所以被称之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知性、情感和践行的孝道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大学生处理的人际关系。加强对大学生的孝道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尊敬老师、爱护同学、帮助他人,培养大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感恩的优秀品德。坚持把孝道教育与促进大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对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3.弘扬孝道,构建和谐国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这两个字,成为了近些年各种媒体和人们日常交往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这说明,中央提出“和谐”的问题是深得民心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直接影响着国家和谐。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较强。在大学生中践行孝道文化,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立场和方向,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

小结:

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我们的中国梦。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来完成。而这些需要有道德、有理想、有信仰的合格人、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来完成。弘扬孝道文化,塑造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最好的贯彻和落实。因为只有学习传统文化,让全体中国人的道德提升,我们每一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我们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1]何子煌.孝经的研究[M].加利福尼亚大学: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2008.

[2]肖群忠.孝与中国国民性[J].哲学研究,2000,,16(5):78-79.

[3]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 18(4):56-78.

[4]丁成际.试论传统“孝道”文化[J].兰州学刊,2006,14(5):221-223.

[5]刘鸿雁.孝道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学院学报,2009,67(5):156-168.

[6]李冰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56(4):156-168.

注明:2017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7053,课题名称:孝道文化在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负责人:张卫彬,课题组成员:杨开红 李丽辉 齐连颖

张卫彬,男,汉族,1979年9月出生,河北省永清县人,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