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朗读训练的艺术评价

2017-03-09广东省恩平市恩城西安小学梁小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流利小班化感情

广东省恩平市恩城西安小学 梁小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之目的在于弱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课堂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给一声喝采,都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潜能、个性的发挥。为了"阳光普照,确保每个孩子受到关爱;同教异学,确保每个孩子差异发展;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孩子都不掉队。"在小班的情形下,如何实施“小班化”朗读训练呢?经过几年来的小班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恰当评价学生的价值,同时也积累了点滴经验。

一、评价要体现指导性,打造全面发展的基石

朗读评价要具有指导性,首先,评价者必须把握正确、客观的评价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既是朗读教学的总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朗读评价的标准。朗读时应注意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美读”方法。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理论文和说明文,逻辑地读。抒情文和诗歌,感情地读。记叙文要读出事情的经过。”学生还不知道各类文章的读法,教师就要牵线式指导,让学生明白各类文章的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要求逐步上升,我们在朗读训练的各个阶段要把握不同的评价标准,分层评价。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采用“读得好,读得不错”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应根据学生实际的朗读水平,采用“读得很准确,没有多字掉字”“读得很流利,声音很响亮”“读得真有感情,我们都被你感动了”这一类指导性的评价语。“小班化“教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分层教学,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素质进行分层训练。比如学困生,侧重于评价学生是否把书读正确、流利;而优秀生,则侧重评价是否达到 “美读”的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按“初读——正确、流利”“精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标准进行评价。为了达到“少一倍学生,多几倍关爱”的小班教育理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评价对该生的朗读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然后让他加以运用,再次朗读,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这样,形成“评价—指导—练习—提高”“再评价—再指导—再练习—再提高”良性循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要突出激励性,构建安全的心理空间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这样说过:“教育,就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学艺术就是激励的艺术。”学生在前进的路上遇到的成功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武器,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突出激励性。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如我在教学《向往奥运》一文,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文时,有位学生把“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这句话的停顿读错了。我耐心地说:“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谁知这位学生第二遍又读错了。我经过指导后,接着让他读了几遍还没读对。读第八遍前,我抚摸着她的肩,鼓励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连贯的字词和应该停顿的地方读出来。”果然,她成功了,我又和同学们一起鼓掌祝贺,并送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记住,爱心献给别人,信心留给自己。”这一教例中,我运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断激励这位学生,点燃了她的希望之火,扶植了她的自信之树,让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激励性评价的魅力,它能使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三、评价要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因材施教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在重视学生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更应因材施教,注重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发展个性必须贯穿朗读训练的评价环节之中,朗读评价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样的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的人读时想象到秋风吹起红树叶漫天飞舞的美景,领悟到落红的壮举,读起来是欢快雄壮的;有的人则从中感悟到秋风萧萧,落红无奈,读起来是苍凉悲壮的。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朗读时,就不能搞标准化,不能把感情朗读变性为“感情+朗读”,即统一要求学生带着什么感情或用什么语气去读课文。更不能搞“家长制”,把教师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那样做只能是把学生变成“人形鹦鹉”,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都是毫无裨益的。

四、评价要弘扬人文关怀,凸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渐进、复杂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评价就是其中之一。学生的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都不同,不能“千人一词,简单划一”地评价。因此,在评价时要实行分层评价,在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制定“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此外,教师还要欣赏学生朗读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快乐。我曾经在新接一个班时,叫一个没有举过手的女同学读一段课文,她读不准一些音。我亲自纠正了几次。她总是读不准。她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读准,而是我一出生舌头就有问题,不能发一些音。”我惊呆了,迅速想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于是我温和地说:“没关系,你虽然先天不足,但你有勇气站起来读书,已经很了不起了,你朗读时的表情很适合本段的朗读要求,感情也流露得自然呀!”我刚说完,全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她受到了老师的人文关怀,开始尝试在学习小组同学面前不畏忌自己的缺点读书,逐渐发展到在全部同学面前正确朗读了。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如果人文关怀般的评价能成为一个支点,如果评价能使朗读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必然促进学生在人文关怀的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获得相应的读书技巧。

总之,评价是朗读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评价时,要注意以正确观念为评价准绳,以客观事实为评价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为最终评价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达到“无一人掉队”的“小班化”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流利小班化感情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感情强烈的叹号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流利口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