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017-03-09杨波孙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预防接种知晓率

杨波,孙斌

1.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大庆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21;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务处,江苏苏州215025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杨波1,孙斌2

1.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大庆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21;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务处,江苏苏州21502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该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观察组)和同期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对照组),各200名。对比两组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满意度以及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后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优于实施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其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重视度提高,有利于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质量的提升。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儿童家长缺乏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导致预防接种率和儿童保健的积极性较低[1],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研究表明[1],积极的健康教育能够使儿童的免疫力提高,有利于预防及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该文旨在研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在社区服务中心接受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200名(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20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80名,女性120名;年龄24~64岁,平均(34.52±2.05)岁;文化程度:40名初中及以下,60名高中及中专,100名大专及以上。观察组:男性86名,女性114名;年龄24~63岁,平均(34.61± 2.01)岁;文化程度:50名初中及以下,65名高中及中专,85名大专及以上。对照组和观察组儿童家长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仅按照正常工作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不特意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如下:①上门随访:在新生儿出院后进行上门随访和健康体检,在体检过程中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将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及技术、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疾病的预防和辅食添加、预防接种流程及注意事项等详细的向儿童家长进行讲解,使儿童家长认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将处理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告知儿童家长,减轻儿童家长的担忧和顾虑,提高其参与疫苗接种的配合度。将近期预防接种的内容和流程向儿童家长说明,提醒其在新生儿满月后到医院进行接种。②面对面健康教育:评估到该院门诊进行疫苗接种儿童的健康状况,将国家免疫规划一、二类疫苗免疫程序、不同种类疫苗接种的意义、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等详细告知儿童家长,将下次接种疫苗的时间和注意事项告知儿童家长。③社区健康教育:在取得幼儿园、居委会以及学校的支持和合作后将预防接种工作深入到社区中。在社区中定期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根据儿童家长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恰当的方式实施健康教育,耐心回答儿童家长的疑问。④良好接种环境的创造:接种室内应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清新以及温湿度适宜。在接种室内的墙面张贴儿童保健、疫苗接种的流程、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等,使儿童家长能够一目了然、直观地阅读和学习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知识。接种室内可播放儿童喜欢的音乐以及悬挂玩具,在转移儿童注意力的同时减轻儿童的不良情绪,提高儿童的接种配合度。在接种时指导儿童家长安抚儿童,接种完毕后及时帮助儿童穿好衣物,在观察0.5 h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让儿童离开接种室。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使用该社区服务中心自制的调查表对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统计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同时了解观察组儿童家长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以及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满意度调查表的内容包括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用(%)表示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使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90.00%)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95.00%)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n(%)]

观察组在实施健康教育后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明显比实施健康教育前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n(%)]

通过调查儿童家长的满意度得知,观察组儿童家长各方面满意度同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n(%)]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传播卫生知识的有效途径[2],能够促进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提高[3]。在儿童时期,由于儿童机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机体免疫力差,出现感染的风险较大,因此在此阶段的疾病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进行有系统、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进而使儿童能健康成长,促进儿童免疫水平、家长免疫依从性的提高[4],避免传染病的出现。以往健康教育的方式仅限于发放宣传资料、海报以及宣传栏[5],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和单一性,儿童家长的接受度并不高,起到的效果不如预期,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理解和认识并未得到改变,且受到文化、地区、经济条件、职业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认识不深且存在错误认知,进而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影响。通过上门随访、面对面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和创造良好的接种环境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儿童家长正确认识到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促进其积极性和参与度的提高。积极进行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可使儿童家长掌握国家免疫规划一、二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使儿童疫苗接种率和抗病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儿童保健可分为多个时期(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期以及学龄期等),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在新生儿时期,新生儿出现新生儿疾病的几率极高,且存在起病急、发作时间短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应特别注意新生儿时期的保健。由于新生儿家长极度缺乏新生儿保健知识,包括新生儿的喂养、日常护理等,而健康教育能够弥补儿童家长在这一方面的不足,使其做好新生儿时期的保健工作。

预防接种是国家通过疾病预防控制规划为适合的接种对象实施疫苗接种,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手段[6],能够使人群的免疫水平提高。随着疫苗接种品种的增加,家长们受到错误信息的引导以及对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担心,使儿童家长出现担忧情绪,影响了疫苗接种率,因此应加强对儿童家长在儿童预防接种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正确引导。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后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同健康教育前相比优势更加明显(P<0.05),表明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促进预防接种及时率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丁玲.社区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J].健康必读,2013,12(5中旬刊):62.

[2]张辉.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4):135-136.

[3]万小琴.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16-17.

[4]秦宏.社区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9):190-191.

[5]吕秋勉.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2016,10(7中旬版):32-33.

[6]张俊红.预防接种及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317.

R7

A

1672-5654(2017)01(c)-0034-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3.034

2016-10-25)

杨波(1969.5-),女,四川泸州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保健。

孙斌(1969.11-),男,江苏常熟人,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损伤,E-mail:2810941950@qq.com。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预防接种知晓率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Vaccination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