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终追远

2017-03-09

醒狮国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祭祖族人宗祠

把别的宗教之拜神变成祭祖,这样郑重地去做,使轻浮虚飘的人生,凭空添了千均的重量,意味绵绵,维系得十分牢韧!凡宗教效用,他无不具有,而一般宗教荒谬不通种种毛病,他都没有,此其高明过人远矣。

提及“祠堂”,我们今天更多会想到某个旅游景点,丝毫不会意识到它曾经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殿堂。

仅从名称上去探究,“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都建于墓所,称墓祠;如果把视角放到历史更深处,则是周朝的宗族制度决定了传统中国宗族社会的原初基因。按照当时的礼制,能建庙祭祖的多是天子、诸侯、大夫等特权阶层,当时被称为宗庙制。

隋唐时期,官员祭祖的家庙仍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官位不高的或普通百姓只能在居住的房子里进行,不能单独建庙祭祖。至宋代,大儒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从此称家庙为祠堂。明清两代,政府的提倡使得各地营造祠堂之风更盛,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祠堂几乎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达到顶峰。

传统中国,家祠是家人祭祀祖先之所,几乎家家有家祠,或在厅堂或在家中其他地方制神龛,供奉曾祖以下的祖宗牌位,一般是五代以内的祖先。

除家祠外,宗族社會人们的生活中还少不了宗祠。宗祠是一族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也是宗族议事和宗族教化的中心,它记录和见证着家族的浮沉荣辱,是家族的圣殿。

每个宗族所建的祠堂数量不同,传承久远、人丁兴旺的宗族所建祠堂就多,相反就会少一些。一般而言,宗祠尤其是名门望族的宗祠往往是一族聚居区内规模最宏伟的建筑,比普通民宅质量好,有高大的牌头和精美的屋檐棱角,以及古朴的装饰,祠堂内匾额的规格和数量往往是族人显耀的资本。祠堂建筑在整体风格和价值理念上也都融入了对族人的期许。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家园,祠堂深藏着人们对先祖的崇敬与怀念,尽管人们可能会辗转迁徙,可无论走到哪,定居后都会兴建祠堂供奉祖先。

一座祠堂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婚、丧、寿、喜都在祠堂里举行。如果有人违背了族规,祠堂就成了家族的法庭。犯了错的人会在祠堂里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有些地方,若有穷人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就会被送进祠堂,每住一段时间,就会被抬到其他祠堂。每个祠堂里都有人轮流照顾这些人。越照顾得好,越显得族人乐善好施,这个家族才有面子。所以那时候做善事的多,做坏事惧怕家法处置,不敢为所欲为。

建国后,宗祠命运斗转,尊严不再。大部分宗祠被改成贫民住房、供销社、学校、仓库等等,宗祠的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文革”期间,宗祠作为“四旧”被大量损毁,祠堂内的楹联、匾额、雕塑等珍贵文物都被大量销毁。

近30年,尽管没有再发生“文革”那样激烈的人为破坏,但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和道德伦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宗祠,正在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传统社会,宗祠、家祠是时间、血缘和信仰织就的一张大网,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大网之中,从未逃离。今天,祠堂逐渐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道正在淡去的风景,我们似乎逃出了那张网,逃出了故乡,但却同时感到了毫无方向感的迷茫。

猜你喜欢

祭祖族人宗祠
不受欢迎的人
不受欢迎的人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21)新航线
CLOSE TOHEAVEN
洪洞祭祖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祭祖
慷慨宗祠祭先贤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