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疏密交错种植技术研究

2017-03-09刘欣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8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玉米

摘要:在玉米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形势下,为保障辽宁省玉米生产的稳定性,提高春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及增加农民收入,特开展玉米疏密交錯种植技术试验研究。阐述玉米疏密交错种植技术定义及模式,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以提高玉米生产作业水平和作业质量,实现玉米增产和农民增收,提升辽宁省玉米生产综合能力。

关键词:玉米;疏密交错;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S2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8-0021-02

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随着国家对玉米生产政策的调整,辽宁省玉米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为保障玉米生产的稳定性,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探索性地开展了玉米疏密交错种植技术试验研究,以期为辽宁省玉米生产提供一种新的种植模式。

1 玉米疏密交错种植技术概述

玉米疏密交错种植是指在不改变玉米种植密度和行距大小(常规等行距和大垄双行均可)的条件下,采用株间疏密、行间交错的方式种植玉米。即:玉米疏株距为40~50 cm、密株距为5~10 cm,行距不变,相邻两行采用交错的方式,交错距离为邻行疏株距和密株距总长度的二分之一,将这两行作为一个循环,播种整块田地。具体种植方式如图1所示。

2 玉米疏密交错种植技术要点

2.1 播前整地

播前整地是玉米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整地采用秋翻或深松,然后旋耕起垄。秋翻或深松深度不小于30 cm,旋耕深度不小于20 cm,垄距60 cm,旋耕后进行镇压。秋翻或深松3 a进行1次。

2.2 品种及种子选择

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选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活秆成熟的优质高产耐密玉米品种。所选玉米种子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的规定。

2.3 种子处理

1) 晒种。播种前连续晒种1~2 d,以降低含水量,增强种子发芽能力。

2) 包衣处理。玉米包衣剂与玉米种子按1∶40(质量比)比例混合进行种子包衣,晾干后备用。

2.4 播种

1) 播种时机。在4月15日—5月10日期间,当土壤耕层5~10 cm最低温度稳定在8 ℃以上,土壤含水量达到15%以上时即可进行播种作业。

2) 播种方式及要求。选用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玉米疏密交错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采用常规等行距或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均可。常规等行距模式垄宽一般为55~65 cm,大垄双行模式垄宽一般为110~130 cm。

3) 播种密度及保苗数。播种前,对玉米疏密交错播种机进行播种密度调整,疏株距为40~50 cm、密株距为5~10 cm,每穴播种1粒,种子与肥料隔离,覆土3~4 cm,适时适度镇压保墒。保苗株数因玉米品种而定,如郑单958、辽单565保苗63 000 株/hm2,良玉系列保苗60 000 株/hm2。

4) 施肥。施用长效复合型肥料[N∶P2O5∶K2O为(24~32)∶(8~12)∶(8~12)] 750~900 kg/hm2或普通型复合肥料(N∶P2O5∶K2O为15∶15∶15) 525 kg/hm2,加ZnSO4 15~30 kg/hm2,肥料深施或测深施7~8 cm。使用普通型复合肥料时,在玉米拔节期施用尿素进行追肥,用量为300~450 kg/hm2。

5) 除草。农药使用按照《GB 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规定执行。播种镇压后喷施玉米专用除草剂,可用90%乙草胺600~900 mL/hm2加38%莠去津1 125~1 500 mL/hm2;如除草效果不理想,可在玉米出苗后早期(玉米1~4叶期)用38%莠去津悬浮剂1 500 mL/hm2加4%烟嘧磺隆悬浮剂1 500 mL/hm2。要严格控制除草剂用药浓度,无秸秆还田耕地喷施兑水后药液不少于450 kg/hm2,秸秆还田耕地喷施兑水后药液不少于675 kg/hm2。

2.5 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①及时补苗。玉米齐苗后,如缺苗率大于等于15%,需进行催芽坐水补种或育苗移栽。补种或移栽玉米苗的同时,肥、水要应供给充足,保障所补玉米苗的有效生长。如若缺苗率小于15%,在缺苗的周围不进行间苗处理。②适时间苗。当玉米4~5期叶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间苗。间苗原则是去除弱小病苗。

2) 拔节期管理。①及时追肥。使用普通型复合肥料的地块,在玉米拔节期施用尿素进行追肥,用量为300~450 kg/hm2,并结合中耕,将尿素深埋于土壤中。②及时去蘖。玉米在拔节期应及时去除分蘖,操作时注意避免损伤玉米植株。③病虫害防治。做好玉米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防治时按照操作规程及标准,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和用药剂量。具体按照《GB/T 23391.1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中的第1部分、第2部分及第3部分进行操作。

3) 灌浆期。①抗旱排涝。应尽量减少极端天气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遇干旱天气,应及时进行浇灌;遇降雨积水,应及时进行排涝。②虫害防治。用40%乐果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450~600 g/hm2兑水3 000倍喷雾防治三代粘虫。

2.6 适时收获

在玉米腊熟末期,灌浆停止,籽粒变硬,皮层光亮,乳线消失,玉米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时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 曹敏建.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M].沈阳:金盾出版社,2007.

[2] 赵永红.辽宁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1-2.

[3] 刘欣.玉米机械化疏密种植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2):37-38.

[4] 史振声,王延波,李凤海,等.密植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成功推廣给我们的启示[J].辽宁农业科学,2010(1):40-42.

[5] 杨贵兰,李新海,李红,等.耐密玉米杂交种密度效应研究[J].玉米科学,2009,17(3):107-112.

[6] 于琳,李艳杰,纪武鹏.栽培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4):101-103.

[7] 徐成忠,孔晓民,王超,等.垄作栽培对夏玉米根系和叶片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J].玉米科学,2008(1):101-103.

[8] 周岚,陈殿元,曹东升.栽培方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种植效益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7,32(2):14-18.

[9] 朱兆良.合理使用化肥 充分利用有机肥发展环境友好的施肥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2):89-93.

[10] 张旭.玉米机械化疏密种植模式增产试验[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6):34-35.

Abstract: I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maize planting structure is changing,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maize produc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increase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of spring maize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maize stagger density planting technology was carried out especially.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definition and mode of maize stagger density planting, and summarized a series of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maize production operation, realize maize yield and farmer's income increasing, as well as improve maize production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 maize; stagger density; planting technology;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