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7-03-09周维张春梅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

周维 张春梅

摘要:新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空间开放性、信息庞杂化等特点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总结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而提出可行性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人们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重视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我国实力的必然选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其为依托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当代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平台。在大数据时代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现状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基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大学等五所高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情况、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等几方面。通过SPSS Statistics 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问卷有效率为96.6%。从基本情况来看,样本的性别、年级以及专业分布都比较均衡。

二、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状况

1.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时长分析

新媒体作为一个比较全新的概念,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有高达61%的学生会使用,但不是很了解,非常了解的学生比重也才只有36%,不使用和不经常使用的学生只有1%和2%。处于这样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新媒体的需求愈来愈大,作为未来时代的领军人物的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关注度应该得到重视。

在当今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 54%的大学生认为移动新媒体,如手机、电脑对生活的影响最大,有4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对生活的影响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数字新媒体如数字电视、mp4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其对生活有影响。

对本次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非常之久,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时间大于4小时的有179人,占总样本的58%,而每天上网时间少于1小时的有15人,仅占总样本的5%。

通过以上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移动新媒体和网络。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流行词——“低头族”,形容的就是那些高度依赖于新媒体并且长时间使用的人,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2.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动机分析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实现了信息的互动和双向交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带来了国内外种类繁多的信息资源。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动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分别为:查阅资料、沟通交流、休闲娱乐,所选择的样本数量占总样本的百分比分别为79%、61%和46%。

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重要载体,新媒体使各类教育资源共享程度提高,其传播内容丰富多样,将零散的信息整合到一起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多样的信息方便大学生查找并且时刻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构建。高校的教育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单向的通过向大学生传授书本上枯燥乏味的汉字,反而可以利用声画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政治理论话题转化成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语言,有助于其自身价值观的构建和养成。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情况及对新媒体宣传态度分析

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情况及态度分析

为响应党的号召,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程度进行了调查。有5%的大学生非常了解,然而有7%的大学生完全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半数以上的学生知道一些,所占比例达到62%,还有26%的大学生只停留在了知道这一浅显的层面。

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被人民群众普遍认同,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关于大学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我们得出7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而且能够实现,有14%学生认为有必要但是难以实现,模糊不清和认为没有实际意义的大学生仍占有6%和5%的比重。

2. 大学生对新媒体宣传的态度分析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本可以利用这一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但通过调查我们可知,当大学生看到新媒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时,仅仅只有4%的人会仔细阅读;了解详细内容,而有58%的人会选择直接关闭;38%的人会选择性的看一些感兴趣的内容。这表明,大学生会主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我们可以指导利用新媒体并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能够使大学生积极有效地接受相关信息。

(三)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网络新媒体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在接受网络新媒体的过程当中是否会受到其影响,通过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有54%的学生认为网络新媒体对三观有影响但不大,只有8%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受网络新媒体影响很大的学生所占比重达到38%。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突破了传统传播媒介在信息資源共享上的不足,比如网友可以借助新媒体及时收听收看政府工作报告、了解国家大事、掌握国家政策导向,登陆政府网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这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借助新媒体资源共享的特点并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可以充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网络新媒体之所以更加被大学生所接受,主要原因在于其满足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的需求、使大学生与其的社会关系之间有更靈活的互动。有59%的大学生认为这样一种互动锻炼了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有22%的学生认为互动提供了一个发表个人看法和见解的平台,只有13%的学生认为这种互动有利于获得新思想,进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在高校中与外界进行交往,高校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当代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外新闻、观看视频和高清图片,进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网络交往又可以使大学生与交往对象分享原创信息、视频、文字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其对负责多样信息的判断能力。

三、结论及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当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并发现了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1.当代大学生而言,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查阅资料、沟通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2.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比较高,但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3.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但对新媒体的利用程度不高。

在此次调查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信息碎片化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碎片化”

由于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偏好呈现蜂窝状态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其结果就是核心价值观以“碎片化”的形式为大学生们所接受。有些网络上的帖子,大都靠加以修饰的标题来吸引大家眼球,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切实的意义,这就导致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传播开来。

(二)良莠不齐的信息模糊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

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时代最新的内容,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资源,其中难免有大量质量较低的信息,这些都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降低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网络上流传着老人跌倒路人对其视而不见的新闻,这一“道德滑坡”现象引起的深思。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受到冲击

价值权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各项社会活动的终极力量所在,缺乏了势必会导致社会的倒退,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价值权威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让大学生的心灵躁动,容易产生浮躁的状态,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进步。

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健全新媒体监督治理的法律法规

当前时期,网络新媒体向大学生传播各种垃圾信息、不良信息,直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一些有关维护网络环境的公约早就颁布了,但时至今日,对于加强网络新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加强法律监督,净化社会发展的网络环境。

(二)重视对新媒体的引导,加强新媒体信息队伍建设

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社会质疑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起到越来越重的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总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发展的后备力量,其思想动态、价值观念足以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亟需引导新媒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新媒体在运作过程中要加强内容的审核

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使其价值观建设受到消极影响。因此,新媒体在运作过程中要加强对发布内容的审核,并设置随时监督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系统,若出现低俗、虚假信息及时清理,用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阵地,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宣传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方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而且要发现大学生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因材施教着重解决。

(五)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塑造独立人格

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庞杂的时代,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带给大学生各式各样的信息,作为受众群体,对信息的筛选或多或少都呈现被动的趋势。因此,需要大学生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坚决抵制消极、腐败信息,同时自己也不发布低质量的信息,要坚持严于律己,为保持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献出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无形中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同样如此。要正确对待新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利与弊,发挥政府、新媒体、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的作用,趋利避害,最大限度的发掘新媒体的优势并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4-02-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