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制度影响失地农民的福利感受吗

2017-03-09刘翔宇陈曦

时代金融 2017年3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

刘翔宇++陈曦

【摘要】基于对三亚三个村庄失地农民收入水平、福利感受以及失地社区个体自我意识、正义感、领导人期望、政治参与、民主监督这五个组织制度维度的调查,揭示了,组织制度正向影响福利感受的关系,提出了构建失地社区组织的原则。

【关键词】组织制度 失地农民 福利感受

一、引言

当前我国是一种城乡二元相结合的社会结构,农民进入城市不外乎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所造成的农民进城打工的“民工潮”;第二种是政府强制征用土地所导致的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从个体的意识角度观察,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非自愿的;从个体的流动方向来看,前者可以继续回到农村,而后者不能;从逻辑层面分析,前者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后者是政府安排而非自愿。因此“民工潮”中的农民与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化生活方面有很大不同。“失地农民”在这场走向城市化生活的过程中,处于非自愿选择的状态,是自上而下的制度选择的结果,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其所在乡村组织协助进行的。本文基于对处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的三亚的三个H村、L村、Z村的失地农民调查及对比分析,旨在了解他们所处的乡村组织制度与个体的互动及其结果,并讨论组织制度是否影响了失地个体的福利感受。

二、失地农民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类似中国现阶段“失地农民”的直接研究较少。从相关文献看,其中有三个方向的研究可为借鉴。一个方向是集中于土地、农民与城市生活关系方向的讨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土地之于农民的意义;二是城市之于农民的意义。另一个方向是来自移民研究的相关讨论。如从类型学、社会结构变迁与行为分析等视角,探讨移民迁移的动力、模式、安置政策,移民心理以及其社会适应等问题。第三个方向是关于城市社区发展实态的研究,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和谐社区建设与城市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关系上。本课题申请人在日本学习期间,曾经有目的地收集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献和资料。

国内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近年来比较多,其中大多数集中于拆迁安置、土地补偿、权益保护、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问题:例如失地农民就业差,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障,非农化意愿不强烈,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未来生活预期不明朗等等。综合来看,目前的分析还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1.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仅仅是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严峻现实、保护其权益不受损害的迫切性,以及失地农民非农化的转移方向与可能性。至今为止,基于切实的田野调查,对于失地农民如何适应城市的内在途径与过程的研究,还不多见。2.到目前为止,多数的研究还是局限于在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寻求问题的预设答案和解决途径;没有能够很好的在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如何促进失地农民主动适应城市社会进行深入地探讨。其中对于如何改造原有乡村组织、构建现代社区,使其成为失地农民城市化之路的安全载体,从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研究,基本还是空白。3.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意味着失地农民在失地和进城的社会情境中,面临重新找回“自我”的社会位置问题。而现有的一些研究集中于以城市化及现代性适应为视界的行为选择问题,对失地农民依靠怎样的社会系统(包括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参照系统)及其互动结果则少有经验研究。4.从总体上看,对于大多数国内研究者而言,其讨论的焦点是迅速扩张的城市圈所带来的现实问题,首先重视和关注的是问题本身的解决。因此很多研究还停留在一般的对策性分析上,而对理论问题的探讨通常只是作为主流研究的一种背景,显然,这会带来很大的遗憾:由于不注重经常性的理论上的反思与提炼,使我们不能在大量实际研究基础上,较好地进行知识上的有效积累,同时这也影响了我们对城市化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三、调查设计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设计

调查设置了两个问题了解失地农民的福利感受:

F1 您全家一个月的总收入大约多少元:______

A1500元以下 B1500~2500元 C2500~3500元 D3500~5000元 E5000元以上

F2 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很不满意

调查设置了9个问题了解失地社区的组织制度

Z1 当您遇到社区干部对您不公正的待遇时,您会怎样解决?

A当面提出不满 B私下找干部沟通 C在家里发牢骚 D上访或检举报告 E找社区居民代表 F不知道如何是好 G报复 H现在还不知道

Z2 当您遇到社区干部的违法行为,您一般采取什么态度?

A找上级部门 B找社区居民代表 C联合其他居民上访 D私了 E假装不知道 F现在还不知道

Z3 您对社区领导的最大期望是什么?

A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B办事公道、不贪不占,清正廉洁 C敢于抵制上级不合理的任务D真正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E我没有想过

Z4 您觉得您对社区的重大事务有决策参与权吗?

A很大 B较大 C一般 D较小 E极小 F不知道

Z5 您觉得社区群众对社区干部的监督效果如何?

A很大 B较大 C一般 D较小 E极小 F不知道

Z1、Z2是組织制度的个体基础调查,了解构成组织的个体对自我意识、正义感,Z3旨在了解个体对领导人的期望,Z4、 Z5从个体政治参与、民主监督方面调查组织制度特征。

(二)调查结果

调查基于三亚H村41户、L村21户、Z村19户失地农民。表1显示了三村月收入水平分布:

表1 月收入水平(单位:元)

通过调查三个村子失地农户的收入水平,发现H村收入要低于L村和Z村,然而收入并不能作为福利的度量尺度,因此,引入主观生活水平判断问题,并且把L村和Z村数据合并,与H村数据对比分析。

表2 福利感受对比

显然,生活水平高于平均选项(一般)的比例,L村、Z村(15%)要高于H村(2%),生活水平低于平均选项(一般)的比例,L村、Z村(7.5%)要低于H村(32%)。可以认为,H村和L村、Z村的失地农户对福利的感知存在差异。

对自我意识的对比见表3:

表3 自我意识对比

在F选项上,L村、Z村和H村的差异最大,C选项差异居次,对F选项差异的解释是,从统计学意义上看,L村、Z村居民遇到村干部不公正待遇的概率小于H村居民,对C选项差异的解释是,从统计学意义上看,H居民遇到不公正待遇的反应倾向于忍耐,而L村、Z村居民倾向于维权。综合两方面的差异,推断L村、Z村居民较H村居民有更强的个体自我意识及较高的组织地位。

对正义感的对比见表4:

表4 正义感对比

在E选项上,L村、Z村和H村的差异最大,A选项次之。E、A选项的差异联合显示了一种可能情况——H村居民较L村、Z村居民更具法律意识及道德水准——因为H村被调查者倾向于反制村干部的违法行为,而L村、Z村被调查者倾向于漠视之。Z2的调查结果不能验证笔者对Z1调查结果的推断——不同组织中个体地位高低的差异并非该组织意识形态或者说价值追求的判断标准。

对领导人期望的对比见表5:

表5 领导人期望对比

H村和L村、Z村在领导人期望上D选项差异最大,显示出L村、Z村居民对当我党的宗旨了解较H村居民深;C选项差异次之,由于,H村和L村、Z村归属相同镇级政府管辖,在任务上不会有明显区别,因此,领导人期望上的差异隐含着组织在政策宣传上的差异。

对政治参与的对比见表6:

表6 政治参与对比

政治参与的对比令人迷惑,在两级选项(政治参与最高和政治参与最低),H村都较L村、Z村有较高的比例,且最负面评价H村比L村、Z村高9.6%,位居差异第二位,差异最大选项是次负面评价,然而是L村、Z村比H村高13.20%,笔者做一个大胆的推测,H村政治参与范围较广,但在重大事项上,普通村民的决定权不大,而L村、Z村的个体有较高的参与起点,也形成了较强的政治参与观念,因此他们对政治参与状况的标准更加严苛。

民主监督对比见表7:

表7 民主监督对比

显然,H村的民主监督要好于L村、Z村的民主监督,但程度较小,和Z4的对比相反,在两级选项(民主监督最高和民主监督最低),L村、Z村较H村有较高的比例,差异最大出现在次正面评价。也可做和Z4对比类似的推测,L村、Z村个体具备了较高的民主监督的平均水平,形成了较高的民主监督的标准。

四、组织制度和福利感受的关系

H村失地农民的福利感受要低于L村、中村失地农民。从5个维度上的对比——1、自我意识,2、正义感,3、领导人期望,4政治参与,5、民主监督——推测L村、Z村的个体组织地位、政策宣传、政治参与及民主监督的标准都要高于H村,基于上述推测,失地農民的福利感受受失地社区组织制度的正向影响。社区组织的政治基础决定了社区组织的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进而提高失地农民的福利。

社区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社区组织的干部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社区组织必须保障居民的参政议政权和监督权,将权利暴露于阳光之下;其次,引导居民学法、懂法、守法、敬法;再者,构建学习型社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水平,培育职业技能,以成年人就业保障青少年人就学,以青少年就学夯实社区永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星宇,林茂松,赵伦.失地农民社区治理中自治制度变迁分析[J].农业经济.2009(10).

[2]汪萍.发展视角下聚居型失地农民社区建设问题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3]尹奇,马璐璐,王庆日.基于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0(7).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Hjsk2011-79)、海南省社科联一般项目(HNSK(Z)12-19)、三亚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SYSK14-02)。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
基于推拉理论的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问题研究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大英县人社局多举措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对策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失地农民创业引导:基于生计可持续目标的研究框架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就业是破解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
——评杨盛海《城市化推进中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研究》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