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08天津市红桥区佳宁里小学胡翠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敏感期体能训练功能性

天津市红桥区佳宁里小学 胡翠娟

一、研究目的

本文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发挥功能性体能训练多关节、多运动面、多肌肉群的特点,结合学生身体发展的敏感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体能。

二、研究方法

(一)测试法

依据三年级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设计本次实验测试指标及测试目的。实验前对两个班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指标进行测量, P>0.05,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实验分组成立,可以进行实验。实验对象的身体形态基本情况,体能素质情况。

1.教学实验法

本文选取天津市红桥区佳宁里小学三年级两个班级50名8~9岁的学生(每班2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第一,实验方案。两个班级按照体育与健康标准以相同的教学进度开展教学,其中一班为实验组,在教学中融入功能性体能训练加以干预,另一班级为对照组,正常开展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身体发展的敏感期以及三年级学生体质健康考核标准,制定本实验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第二,实验时间:2016年3月1日——2015年5月20日,共计12周,每周3次课,每次干预时间20min。第三,实验地点:天津市红桥区佳宁里小学田径场。第四,实验器材:塑料体操棒、体操垫、瑞士球、软式排球等。

2.结果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由研究调查可以看出,1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50米跑、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仰卧起坐、小垒球掷远等身体素质方面都有提高,但是实验组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而言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干预前后纵向对照:实验组在50米跑、1'分钟跳绳、1'仰卧起坐、小垒球掷远等体质达标的及格率分别提升了36%、20%、4%、24%,而对照组同期提高了8%、4%、8%、4%,除1'仰卧起坐外,其他几项及格率提高的幅度明显慢于实验组;纵向对照两组的优秀率,除1'分钟跳绳外,实验组的优秀率分别高于对照组20%、4%、24%、12%,说明功能性体能训练能在有效提高学生及格率的基础上提升了优秀学生的人数,发展学生的下肢速度、身体柔韧能力、上肢力量、躯干核心力量、及协调等身体素质。

(一)讨论与分析

1.功能性体能训练弥补了当下教学模式的不足

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班级的学习兴趣与练习氛围明显高于按照传统教学的对照班级,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功能性体能训练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手段克服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与枯燥性,尤其是体育器材的开发与利用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尤其是仰卧起坐+抛接软排、体前持体操棒弓箭步转体、功能性渐进折返跑等训练内容最受学生欢迎。

2.功能性体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由表6、表7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各项素质的提高速度与整体的及格率、优秀率都高于对照组,说明12周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学生成绩的干预是明显、有效的。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功能性体能训练内容的选择,统一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统一于当下体育教学的进度与测评标准;统一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功能性。

(1)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由表4学生身体发展的敏感期可知,8~9岁的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灵敏、柔韧、速度以及腰腹力量发展的敏感期。本实验的在功能性体能训练内容的选择于设计上也科学的集中于体前持体操棒弓箭步转体、软梯频率练习、功能性渐进折返跑、仰卧起坐+抛接软排、软垫深蹲等训练项目上,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腰腹力量、速度、身体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内,有效的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是本次实验干预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2)当下体育的教学进度与测评标准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容在选择上紧跟实验对象的体育教学进度与测评标准,有效的使训练形式与内容达成统一,使得评价有客观标准,内容干预有针对性、有目标,避免了一味追求体能训练的形式而忽视学生学习的内容、进度与测评标准,这次本次实验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

(3)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功能性

结构决定功能,上肢的功能表现为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手段要严格遵循功能性原则,即上肢的功能体现在推、拉、举、伸够;躯干的功能体现在桥、扭转、屈伸以及稳定;下肢的功能体现在弓箭步、蹲起、迈步、蹬伸。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上大幅度优于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尤其是在提高学生肢体功能方面。此外在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同时,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契合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与同步体育教学进度与评价标准,最大幅度发挥其功能性,发展了学生速度、力量、柔韧与灵敏等体能素质。

(二)建议

第一,有效设计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内容与标准、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综合现阶段学生身体发展的敏感期,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

第二, 由于研究工作量比较大,时间比较紧迫,本次研究的实验周期比较短,只有12周,在阶段性的监测学生的干预效果上,存在盲点。建议后续研究者可以延长干预周期,以半月为周期做出干预曲线图,分阶段监测并调整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

猜你喜欢

敏感期体能训练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下)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上)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