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建筑保护中新型材料的应用

2017-03-08项李波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2期
关键词:甲壳素新型材料保护意识

项李波

杭州风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浅谈古建筑保护中新型材料的应用

项李波

杭州风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古建筑见证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然而古建筑经过长时间的洗礼,不少建筑都出现了问题。本文将从我国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并探讨古建筑保护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古建筑保护质量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古建筑保护;新型材料;应用;分析

1 中国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强

古建筑保护工作顺利开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公众保护意识的影响。然而就目前看来,大多数人们都缺乏古建筑保护意识,责任感薄弱。虽然不少地方整改都逐步加大了保护古建筑文化的措施,但是却没有引起当地居民的重视,认为这与其并无太大关系,从而导致古建筑保护工作无法高效开展。加之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古建筑内的设施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脱节,从而导致了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更为薄弱。

1.2 古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再利用略显表面化

就目前而言,我国不少地方的古建筑保护与改造再利用存在一定表面化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没有重视建筑物自身对保护的需求,往往将工作中重点放在于改造建筑物外观以及周边环境。不少地区为了确保建筑物外观完整与稳固,一味将梁与水泥柱来支撑建筑,导致古建筑物的自身价值流失。

1.2 忽略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不少地方在保护古建筑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防护古建筑物本身,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视而不见,如此一来,必然会这导致古建筑周边历史文化以及环境被遗忘。虽然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会使得古建筑保护范围扩大,然而其却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

1.3 古建筑消防措施不够齐全

木材是古建筑的重要原材料,但是经过长期使用,并且木材自身耐火性较差因此,古建筑具有较大的火灾隐患。不仅如此,一般情况下,古建筑内都装设有不少易燃饰品,如若出现火灾,则必定难以控制灾情。当前,在古建筑物中均设置都报警系统以及消火栓,然而受到有限资金影响,古建筑消防措施仍不够齐全,加上长期闲置,不少设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如若出现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 古建筑保护中新型材料的应用

2.1 FRP材料

FRP材料具有耐久性好、耐腐蚀、自身重量轻、密度低、强度高等优点,其往往运用于加固木结构构架中。在加固过程中其具体思路如下:①抗剪加固。在构建剪跨区域粘贴上该材料,能够发挥出类似箍筋的作用,以将构建抗剪承载能力提升。②抗弯加固。利用该材料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的优势,在木梁受拉区域粘贴上该材料,让它能够和木梁一同分担荷载力,从而提升木梁受弯承载力,以实现加固补强的目的。③抗压加固。将该材料包裹与木柱合适部位来对木柱变径向形起到一个约束的作用,进而将木柱的受压承载力提升。

2.2 BBP以及ACQ材料

当前,在保护古建筑中,BBP与CCA是使用率较高的防腐材料。其中,BBP材料在应用过程中能够维持木材自身颜色,并且能够反复处理利用直到达到实际所需吸药量。而CCA则属于固定型防腐剂,不过采用该材料会导致木材变为蓝绿色,且在木材微酸性环境中,该种材料会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因此往往应用在机械化作业处理情况中。而ACQ是目前大力推广的新型防腐剂,使用该种材料会导致木材变为蓝色,一般适用于不暴露的木构件处。

2.3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表面多孔,且表面积非常大,因此其吸附能力极佳,能够有效提升基体的抗老化、强度、光洁度以及耐腐蚀能力。不仅如此,将纳米颗粒加入到封护材料或是油漆当中则能够让木材能够抵抗紫外线、耐大气,从而使得其防护能力提升。不仅如此,纳米材料还具有广泛变化的光学性能,其光学透射频能够由紫外波段延伸至远红外线波段,因此,该种材料还能够让木材起到防腐抗菌的效果。如改性二氧化硅则是一种良好的抗菌材料。又如,在防虫剂、防腐材料以及涂料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硅酸铝等则能够与有效保护古建筑材料。且部分材料还能够将古建筑中的氨、苯以及甲醛等有害气体去除,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

2.4 负离子材料

负氧离子浓度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浓度在1000-1500个范围内属于清新空气。而特玛粒属于负离子材料,其是一种具有压电以及热点效应的永久性电极晶体材料,且在其周边能够形成电场。当该材料和空气中水分接触时,则能够生产负离子并释放到空气中,因此,以各类水性涂料以及乳胶作为载体,在古建筑的屋顶以及内墙上进行涂刷,则增加室内负离子含量,且具有消臭、防霉、抗菌的功效,长期使用还能够有效清新空气。

2.5 甲壳素

甲壳素又可称之为甲壳质,是一种六碳糖聚合物,与植物纤维相类似,通过研究发现,在自然界中,甲壳素是唯一一种带正电荷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具有杀虫性、抑菌性、成膜性以及保湿性等特点。如若脱去其分子中的乙酰氨基则能够转变为可溶性甲壳素,从而大大改善其溶解性,扩大其应用范围。当前利用甲壳素制成的防腐剂已得到有效应用。将甲壳素添加到古建筑尤其中,能够使其覆涂面积加大,提高了杀虫以及抑菌的效果,并且不会影响到尤其的耐划痕性、耐腐蚀性,并保持油漆自身的光泽。

2.6 主动红外感烟探测器及紫外火焰感光探测器

将主动红外感烟探测器及紫外火焰感光探测器装置在古建筑内部,能够有效感应不正常烟雾情况,从而及时将火灾苗头浇灭。不仅如此,还可以结合具体古建筑结构特点以及高度,将光纤切断式定温探测器安装于古建筑顶部,从而有效防止雷电沿着金属线进入到报警系统中,对烟雾报警系统造成影响。如此一来,便能够全方位提升古建筑的火灾探测预报能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古建筑是我国几千年的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各界必须要对保护古建筑物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在充分了解当前我国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并积极运用先进的新型材料来不断提高保护古建筑的水平,以确保我国优秀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效传承。

[1]何伟俊.古建筑化学保护材料回顾与探讨[C]//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2002.

[2]杜秀举.浅谈古建筑木结构修复中新型材料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3).

[3]李昊翼,陈际洲,史睿超.古代木结构建筑修复中的新型材料应用研究[J].科协论坛,2012(12):5~6.

猜你喜欢

甲壳素新型材料保护意识
微生物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建筑装饰设计中“新型材料”的应用
新型材料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简述
超声辅助改性甲壳素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基于新型材料的短波馈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