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变化及影响研讨

2017-03-08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图书文献

冯 岩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变化及影响研讨

冯 岩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对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体系和现代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分别进行说明和对比,阐述了各自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变化,旨在为公共图书馆的后续深化发展提供研究方向。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影响变化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社会组织的事业活动,还是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已在悄然发生改变,充斥着“信息化”的标签,它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公共图书馆建立的本质是为市民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服务对象为所有的普通居民。包括老中青少幼所有年龄段及社会所有行业的人群,提供相对专业及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等相关服务[1]。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职能部门,起着教育、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而如何使公共图书馆的这种职能作用在当下的社会潮流中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信息化技术的加入使用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发展手段。

1 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服务体系

根据1975年国际图联的提法,公共图书馆含有4项社会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第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这是公共图书馆最为古老的一项职能[2]。第二,开展社会教育,其职能的主要作用是为读者提供学习条件和方法条件,让读者获得所需的文献资源和必需的社会生活技能。第三,传递科学情报。随着时代变迁,它成为了公共图书馆的首要职能,使读者迅速、准确获得所需的科学情报。第四,开发智力资源,这是公共图书馆实现其他各种职能的基础。

另外,公共图书馆最主要的特点是公益无偿性,经费的主要来源大部分是国家政府财政拨款或税收,这导致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公共图书馆只能维持基本的服务职能,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实现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传统的服务体系。

在此服务体系中,由于信息互通的不发达及经费等原因,使得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方式只能围绕着本馆的文献资源藏书量展开,来源较为单一,无法横向比较。由于是根据一馆的馆藏量而进行的读者服务,这就造成了读者服务的水平、价值和范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只能满足读者最为基本的简单的查询借阅服务,不会产生任何增值服务。体系中所呈现的关系逐渐变成了藏书为主,读者为次,使得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智力资源无从发挥,作用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读者在时空上也有很大的限制,只能到馆才能获得相应的服务,而在时间上,读者服务也有一定的限制,只有在开馆的这段时间内才能获得所需的文献资源,其整个服务体系都充满了约束,较为被动。在这种服务体系下,服务效率、效果都不理想,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变得低下。自身要发展,就要改变和创新,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加入,成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2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是指以网络、数据库等技术为基础,将研究的各部分要素汇总至相对应的数据库,供普通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在使用技术后,可以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推动事物更好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为了推动自身发展,充分实现各种职能作用,也采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衍生出了许多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服务效率。

2.1 图书信息系统

图书信息系统,目前在公共图书馆中承担着图书文献采编加工工作的可称之为“图书采编加工系统”,这是公共图书馆最为重要的一个功能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图书信息的管理,分为图书采访和图书编目两部分。第一,图书采访,包括以下功能:订购管理,即馆藏与正在订购图书的查重、登记、编辑订单、订购目录及过期订单的处理、催询未到图书或撤销预先订单等工作[3]。验收,为到书验收、赠书登记等工作。经费管理,即费用使用报告、发票登记等工作。第二,图书编目,其功能为:新书查重,核查新购图书是新书、复本,还是多卷书。着录,对新购图书抽取主题词,产生分类号、索书号等,并将编写的数据录入公共图书馆的相应的数据库中。典藏处理,即打印书标,并将书籍文献入馆,进入流通或阅览。除此之外,由于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图书文献的基本分类信息已实现跨地域的交流分享。

2.2 读者信息管理

读者信息系统,其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对每个读者建立一个相应的读者档案。此档案以读者用户的身份证或有效证件作为依据,记录每名读者用户的姓名、借书证编号、借还书情况等内容。这个系统起着一种监督提醒的作用,甚至能够看作是现代社会一种另类的“诚信档案”,除了记载着读者的基本信息,还会将读者于借还书过程中出现的过期、污损、丢失等情况如实记录显示出来,直至读者交纳罚款或采取其他一些补救措施后,才会在读者档案中清除相关记录,不再影响后续的图书文献借阅或查询行为活动。

2.3 查询信息系统

查询信息系统包括两部分:图书文献资料的查询和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系统既可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操作,也可以由读者自行处理。读者可以在系统中依据图书文献提供的主题关键词,查询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的详细情况,包括图书文献的具体出版社、作者姓名、出书年份、文献摘要及图书所在的具体区域和书架号、借出归还情况等内容。读者信息的查询,主要作用于读者借还书情况这一方面,查询自己所借图书文献的具体数量及还书日期期限等情况,还有一些预约预留查询服务,这项功能使读者能够得到即时的图书文献信息。

2.4 借/还书系统

借/还书系统,相较于过去的全人工操作模式,现在已经全面发展成全自动系统。读者可以凭借借书证,从公共图书馆中借阅到自己所需的图书文献资料,并打印出相应凭条。在进行借书操作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到读者是否有权限借书,只有当借书历史中没有超期未还的现象[4],其所借图书文献数量未超出最大限额时才可借出,否则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系统都会提示出错,无法借出。系统在自动还书的过程中,也会自动检测此次还书是否超过还书期限,若超期,则锁定该读者,提示寻找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操作。

2.5 安全/维护信息系统

安全/维护信息系统,此系统一般有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负责,专人专责,不允许出现重大失误。安全信息系统包括图书文献安检系统,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文献一般都贴有电子标签,起到安全防盗的作用,避免图书丢失。读者与场所的安监系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保证图书馆正常安全的运行。信息维护系统,由专人对公共图书馆内所有的数据库系统信息进行定时的维护检测,包括图书基本信息、馆藏信息、借还书流通信息、读者信息等,并根据其所反馈的具体信息进行相应的后续操作处理,尽最大努力做到无失误、不出错,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2.6 网上图书馆系统

网上图书馆系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信息系统,随着互联网的大众普及化,无论是笔记本、掌上平板电脑,还是手机,都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职业压力大,很少有空余的时间去阅读书籍、倾听讲座,在这种情况下,网上图书馆和个人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人们在业余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必再去实体的公共图书馆查询借阅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只需要凭借账号、密码和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下载阅览相关的文献资料及视频影像,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与。

2.7 图书工作人员考评教育系统

图书工作人员考评教育系统,这是公共图书馆内部的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记录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状况、学习情况。这个系统包括对工作人员考勤率的统计,平时工作状态和工作业绩的记录评测,继续教育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并依据统计信息反馈的数字化信息,对每名工作人员进行评价,为以后的相关工作保留一定的参考数据资料。除了上述的信息系统以外,公共图书馆还拥有像期刊报纸类的信息系统、网上即时资讯系统、对外宣传培训系统等其他信息化系统。

3 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影响变化

公共图书馆与前些年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与发展,整体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地位与社会评价都在逐渐恢复上升中。究其原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起到了极为主要的作用。其中,数据库技术是各类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系统所呈现出来的易用性、灵活性、拓展性、安全性、整合性[5],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变。

3.1 图书文献资源的多样性合理化,服务对象范围变广

数据库等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得馆藏图书文献资料的基本信息实现了全面的整合分类,呈现出条理化、系统化的状态。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使公共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音频影像、动画视频,甚至网上讲座论坛等方式,都变成了读者获取所需信息资料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馆藏资料收藏层次的提高、收藏领域的扩大,去公共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料查询借阅的读者已不局限于传统的中青年龄段,上至高龄的老年人,下到低幼的儿童群体,都可以在现代公共图书馆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文献,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民阅读”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

3.2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工作服务效率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特点是公益无偿性,经费由政府财政拨款,这导致了公共图书馆需要在有限的财力条件下,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职能。但在传统的工作体系中,无论是在采购新书,记录并打印图书的基本信息清单;在编目新书时,不断重复进行索书号的录取;在与图书上架后,读者进行查询时的耗力检索;还是在借阅还书时,由于人工卡片记录的费时排队,都极大损耗着人工劳动力,造成了不必要的财力、物力损失,工作效率不断下降。现代数据库技术则完全改变了这种情况,这也是信息技术最为明显的优势。现代公共图书馆采用了信息技术处理手段,从采购新书开始,就可以将新书的基本信息录入并显示出来,后续的步骤只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添加并完善信息,直至将书呈现在读者的查询系统中,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且因为有了信息系统的辅助,在查阅、借出、归还图书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及读者都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指令,大大节约了时间,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赢得赞誉[6]。

3.3 摆脱时空的限制,服务方式多元化

信息化技术本身有着不受一般局限、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同样的,当其运用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中,也会呈现这样的特点。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不会有很多的业余时间去图书馆专心寻找自己所需的图书文献资料,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做出创新改变,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实现自己的职能。现代技术快速发展,服务对象年龄在延展,涉及领域在扩大,这使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纸质书籍资料的借阅,网上图书馆和个人特色图书馆,甚至是订制查询服务的出现,使人们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查阅到图书文献资料。而一些往往在书籍中搜索不到的、需要口耳相传的影像声音资料,凭借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也可以轻松获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4 系统的智能化、易用性发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公共图书馆建立的目的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涉及老中青少幼所有年龄段的读者群体。所以,现代的信息系统必须具有易用性的特点。以公共图书馆的自助查询系统、自动借书机和正在逐步实现的通借通还系统来看,都是较为符合现代社会的信息系统模式。数据库技术使所有的读者人群,包括伤残人士等特殊群体,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精准快速查询、借阅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文献,简单方便,极大提高了人们阅读的乐趣,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3.5 促使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提高

无论信息技术和数据系统如何先进发达,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大众,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并进行操作控制,这也促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否则终将会被现代化社会所抛弃。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都得到提高,才能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工作氛围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服务工作循环模式,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社会文明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

4 总结及展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已遍布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最为重要的文化职能部门,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标志——公共图书馆,更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促使公共图书馆从传统的服务体系中走出来,转变成载体多元化,馆藏资源网络化、数字化、共享化,查询借阅手段自动化,服务范围社会化,服务方式智能化的图书馆。当然,任何技术系统都有着继续完善进步的可能性,例如:网上自动续借功能的开发,与高校企业、外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等,都可以作为未来公共图书馆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全民阅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奠定基础。

[1] 苏露芳.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11):96,52.

[2] 李慧子.公共图书馆发展中的非传统性因素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3] 丁杰,李莹,夏英成.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发展[J].现代情报,2007,(12):112-113.

[4] 戴欢.基于B/S模式的中学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 李珊.基于ASP.NET的网络问卷调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6] 胡伟.分析ARM流水线关键技术分析与代码优化[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27(08):73-74,77.

Discussiononthechangeandinfluenceofpubliclibrary’sinformatizationdevelopment

FENG Yan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The traditional service system of public library and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modern service system are described and compared respectivel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ystem are expounded. On this basis, th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y is obtained, which aims to provid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y.

Public library; Informatization; Influencing change

G258.2

A

1674-8646(2017)19-0001-03

2017-08-10

冯岩(1989-),男,学士,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图书文献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图书推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