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教学之我见
——以《木兰诗》教学为例

2017-03-08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松岗中学潘秀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木兰诗范读诗作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松岗中学 潘秀梅

诗歌是用凝练形象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高度概托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钟嵘的《诗品序》说:“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乎诗。”可见诗歌感人效果之强,教育作用之大。一次成功的诗歌教学,往往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诗歌教学呢?

一、重视范读、反复吟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篇短语精,情深意远,更需要反复诵读才能品其情味。而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这无疑给诵读提供了极好的先决条件。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的方式不外乎有:齐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分读等,但不管如何转换诵读方式,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的范读。过去,人们总认为教学录音带是最佳的范读教具而过分倚重它,但经验却告诉我们:教学录音带往往是“音有余而情不足”。因此,为了使“范读”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还是须下下苦功,练好普通话,以真情去感染学生。当然地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诵读诗歌,让学生在吟诵中品位诗情。

以《木兰诗》一课为例,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齐读课文。通过齐读,我发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朗读诗歌就像和尚念经——多连少断,而且他们对于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须注意的地方以后,自己还带感情地诵育了一遍。学生在叹服之余,也明白了诵读《木兰诗》,节奏的快慢和语气的轻重都须与全诗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如朗读“木兰征战”部分节奏应稍快,且语气应加重;朗读“木兰还家”部分,节奏和语气则都应是轻快的……。而诵读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应是“叹(离家)——忧(念家)——苦(征战)——乐(还家)”。经过这番点拨和反复诵读练习,学生不仅在朗读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而且对课文也有了相当的了解,这无疑为后面的课文分析和课文背诵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联想想象,引入意境

诗歌讲究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须借助联想和想象,而教导学生阅读欣赏诗歌,捕捉意境,是对诗歌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它同样离不开师生的联想和想象。

当然,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不同体裁的诗歌可以试用不同的方法。如在《木兰诗》的教学中,根据它是一首叙事诗的特点,我运用了故事复述法和画面创设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先让几个同学以故事的形式分段复述课文内容,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不同的复述内容去想象、创设出一幅幅画面,于是就有了“木兰窗前织布图”“木兰马上英姿图”“木兰还家女装图”等。我接着问:“为什么我们会得到这么多不同的图象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是因为各人所复述的内容各有侧重。我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其中哪些内容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呢?”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备战、征程以及还家这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我再次引发学生想象:“猜想一下在不同时候木兰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由忧到喜。”“那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这三部分呢,这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联系呢?”通过一番思考和讨论,最后同学们明确了:诗人是想借助这些内容来表现木兰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精神,并带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

这样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既对诗歌的情节内容及其详略安排有了进一步了解,又对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意境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纵横比较,示同辨异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数之不尽的优美诗作,而被收录于语文教材的也不下三百首,如何避免学生“学一首忘一道”,又或者“张冠李戴”呢?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纵横比较,找出所学诗歌的特色所有。

所谓纵比,是指诗人同一时期不同体裁诗作的比较,又或是诗人在不同时期诗作之间的比较。而横比则是指同一时期不同诗人诗作的对比。通过比较异同,使学生既能融会贯通地学习诗歌,又能明确新学诗作的特色所在。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在教学中我就试着采用了横比教学,把它与南朝的民歌作比较。我在小黑板列举了两首南朝民歌: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欢唤声,虚应窗中诺。”(《子夜歌》)

“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字。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读曲歌》)在我对这两首诗稍作解释后,很快就有学生发现我所举的南朝民歌都与男女爱情有关,而且诗句表达都很含蓄;而新学的《木兰诗》反映的则是战争时期的生活,诗句直接易懂。于是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我再作明确:以《木兰诗》为代表的北朝民歌大都以战争为题材,诗风豪迈;而南朝民歌则大多以爱情为题材,诗风婉约。

经过这样一番比较,学生不仅明确了《木兰诗》的诗作风格,而且还了解了一些有关民歌的文学常识,进而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当然,诗歌教学还有很多方法和值得注意的地方,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见而已。

猜你喜欢

木兰诗范读诗作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