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对“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要求研究

2017-03-08

辽宁丝绸 2017年4期
关键词: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李 钢

(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辽宁丹东118000)

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对“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要求研究

李 钢

(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辽宁丹东118000)

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基本保障。通过对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内涵的分析,发现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即为一是理论结合应用的教学能力,二是专业技术能力,三是指导实践的能力,四是职业引导能力。研究为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评价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工作室制;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体系

本研究主要针对在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育中“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能力要求研究,提出在“工作室制”教育体制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能力要求。研究成果可以为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内涵

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实行工作室制教学和工作室导师负责制,配备相关的专业教师组成工作室教学团队。由工作室导师组织教学团队,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工作室的具体研究方向和特点,策划本工作室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建立“教学工作室——工作车间——实习基地”的教学链条及相应的专业教学体系。

工作室制教学体系要求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坚持立体式开发服务,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服务于企业,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综合技能实践与应用能力提高相结合,体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我国当前的应用型教育要求相符。

工作室制教学体系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根据“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院校要设计一种既不是教室又不是实训室,具有“学做合一”功能的教学场所,不同专业的教学场所的形态可以不相同。

二、“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分析

根据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基本内涵,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中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首先应该拥有与应用型教学相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双师双能型”教师还必须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相关职业领域里的工作过程中的实际知识。其次是具备把专业知识融入教育教学的能力,通过应用导向的教学实现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的目标;最后是具有创新能力,具备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的能力。针对“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双师双能型教师应具备四种教育教学能力:一是理论结合实践的理论教学能力;二是专业技术能力;三是实践引导能力;四是职业引导能力。

第一是理论结合应用的教学能力,即“双师双能型”教师应具备讲授理论结合应用的理论教学能力。传统教学方式是专业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室制应用教学的要求,专业教师应该对自己专业理论教学能力提出更新的要求,整合应用特点,结合应用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

在教学主要理论方面,“双师双能型”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专业应用理论知识,并具有把专业应用理论知识融入到理论教学的能力,“双师双能型”教师必须掌握当前时代背景下本专业知识内容的发展变化,构建其自身的应用型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及时吸纳本专业及职业领域最新出现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科专业知识实施难度降低与表述简化,以满足实施高质量的应用型教育教学的要求。

教学方法方面指“双师双能型”教师对学生可采取短期或长期脱产或在职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由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转向仿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作室教学法等。

第二是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专业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中专业创新能力是指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理论功底,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的能力,掌握与工作过程、技术和职业发展相关的创新能力的知识。这样双师双能型教师可以把在生产中应用的各种新方法和新需求的创新原理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实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有利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构建相应专业创新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是指双师双能型教师具备设计实践能力、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具备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是指导实践的能力,指导实践能力是指基于职业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双师双能型应具备专业职业工作过程的能力,包括专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教学能力。

专业创新能力是指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理论功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构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

创新教学能力是指双师双能型”教师具有创新导向、应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在教学中掌握创新的一般机理,能够超前思考和多维思考,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地探索新的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四是职业引导能力,“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该具有职业引导能力,具有对行业发展预测能力,能通过专业化的知觉能力及思维方式预测行业可能的发展方向,并不断跟踪技术的变革从而对教学内容做出适时的调整和补充。对行业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新岗位、新工艺、新职业、新技术中所产生的高新技术和新技能等对应用型教育产生的新需求,及时选取相关的新的专业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使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应用性和超前性。因此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该具有职业引导能力,职业引导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具有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具有指导学生择业创业能力、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

双师双能型教师指导学生在专业工作中把专业的理论学习结合工作岗位及工作过程转换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工作任务及学习情境,把教学实践与不断变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实践相适应。

三、总结

随着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不断深化,在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要求方面,由于教学要求和目标的不同,工作室制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教学能力体系与普通的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不同,工作室制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比普通的教师的能力要求更多且更复杂。

因此要对工作室制的“双师双能”教师的能力要求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有指标、有组织、有制度地开展培养工作室制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逐渐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完成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孙华峰,李清芳.美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研究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74~78.

[2]曾全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协同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3):78~80.

[3]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06):49~50.

[4]朱旗.转型高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构建[J].《教育评论》,2016(08):107~109.

[5]柏育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建设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8(04):57~61.

B

1671-3389(2017)04-52-02

猜你喜欢

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中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模式对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