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论儒家文化

2017-03-08马大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义宗教信仰儒家文化

王 敏,马大勇

(吉林大学 文学院,长春 130012)

·哲学问题研究·

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论儒家文化

王 敏,马大勇

(吉林大学 文学院,长春 130012)

中国是世界上极为少数的信仰自由的国家,中国人讲求的是伦理道德,也就是传统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之于中国就相当于宗教信仰之于西方,两者之间的异同已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从宗教信仰的概念、要素和特点三个方面来论述两者的不同,可以对国内的宗教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儒家文化虽然在特点、对社会的作用等方面和宗教有相似之处,但总体上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因此,儒家文化不可以归类为宗教的一种。

宗教信仰;儒家文化;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是一种哲学范畴,是人的一种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世界上70多亿人口中有超过90%的人都有宗教信仰,他们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而剩下的10%就是以中国为首,包括日本、朝鲜、越南这四个国家的民众,他们遵循的是伦理道德,也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那么,儒家文化究竟算不算是宗教,儒家文化和宗教信仰又有哪些异同?本文就从宗教信仰的概念、要素、特点三个方面来分析儒家文化。

一、宗教概念与儒家文化

宗教产生于原始人对自然的崇敬,当时的人们尚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没有办法解释昼夜交替、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因此神灵产生了。人们认为万物有灵,把没有办法解释的现象都视为神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万物有灵的观念一点点变成了“拜物教”“多神教”“神学宗教”,最终变成了有对象、有组织、有教义的宗教。时至今日,宗教已经不单单是神灵庇佑这么简单了,对它的理解要考虑到多个层面,这里也将从宗教的这些层面来与儒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1.人类学层面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各种发展程度中的文化的科学。”这可以理解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生理和文化两个方面,那么,宗教自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学的角度,宗教是超自然的一种神力存在的信仰,这种理解比较符合宗教起源时的情况,当时的人们对祖先崇拜,对图腾崇拜,把自然物人格化成神。每一个宗教都有其崇拜、信仰的人物,基督教相信上帝也就是耶稣,佛教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伊斯兰教崇尚的是安拉,这些都属于神灵的范畴,而神灵是唯一的、无形象的、全能的、至善的、纯精神的,是人们意识化的结果。

再来看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这是历史上真真正正存在的人物,他一生周游列国宣讲自己“仁爱”的思想,是最为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影响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十分深远的,被尊奉为“天纵之圣”“至圣先师”等,对他的祭祀也是同上帝、祖先同级别的“大祀”,但人们终究没有把其神化,只是遵从他的思想,崇敬他的智伟而已。从这一点上看,孔子完全不符合“唯一的”“无形象的”“全能的”“至善的”“纯精神的”中的任何一种特性,因此,儒家文化和宗教信仰是有很大差别的。

2.心理学层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宗教,宗教是人在恐惧、困难、无助的情况下的一种心理需求,一种心理的慰藉。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对宗教持有一种同情态度,他认为:“所谓宗教,是一种人的心理的奇特的态度,这种态度具有最高的和最重大的价值。”[1]这里有关宗教的“最高”和“最重大”是人的价值赋予,宗教本身未必有如此的价值,人们对宗教越是敬畏,赋予它的价值量也就越大,它的位置也就越来越高,最后宗教衍生出了神,神能创造主宰一切。

荣格还说:“所谓宗教,是一种必要的有治疗作用的心理功能,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益处。”宗教之于人的作用是一种寄托作用,人在苦难的时候会请求神的帮助,人在无法抉择的时候会恳请神的指引,人在未来事物上会希望得到神的助力等等。当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后会感谢神迹的发生,如若结果不满意的话会想这是神的安排,这种诸事依赖于神的行为就是神灵治愈能力的最大体现方式。

综合上述的两点较之以儒家文化,人们不但没有赋予孔孟之道“最高”“最重大”的价值,甚至曾经一度还有过“焚书坑儒”“科场案”等事情的发生,古代社会儒家文化只是人们谋取功名利禄的一个工具,反之,儒家文化对于人来说也并没有治愈作用,它只是一个人行为的价值导向,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该怎样去做。由此来看,儒家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3.社会学层面

宗教对于社会学来说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稳定的机制,其中涉及“宗教世俗化”的问题。伯格认为:“我们所说的宗教世俗化,意指这样一种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社会和文化的一些部分摆脱了宗教制度和宗教象征的控制。”[2]这对于宗教来说是权利的削弱,但对于社会来说这意味着人类和社会的解放,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治理。上文提到宗教是人的一种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假使社会中有30%的人信仰同样的宗教,那么这30%的人的价值意识就是相同的,假如信仰同样宗教的人有60%或者90%呢,甚或全社会的人都信仰同一种宗教呢?那么全社会的人的价值意识都是相同的,整个社会的价值意识就是统一的,这就是宗教是社会稳定机制的关键所在。

再来分析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讲求的是伦理道德,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也是华夏子孙以及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其他地区的人们一直以来所奉行的行为准则,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全社会人的思想意识的根本都是儒家文化,都是“仁爱”思想,那么就可以说儒家文化也是稳定中国社会的一种机制,因此从社会学上来看,儒家文化和宗教信仰是具有相同效力的。

4.文化学层面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总的看法都是文化是人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古代人用文化来谋求官职,现代人利用古代人留下的文化精华教养自己、教养后代,文化是服务于人的。宗教也是由人创造的,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但这个现象是一种异化的现象。文化的本身是服务于人的,可在宗教文化里人是要听从、遵循神的,也就是神反过来加持在人的身上,这违背了文化的概念,因此说宗教是一种异化了的文化现象。

儒家文化是否异化呢?儒家文化是根植在中华民族根里的东西,凡是中国人都是遵循着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这是否是对人的一种加持呢?显然不是,前文说文化有教化人的作用,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这种影响就属于教化作用,它只是在告诉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并没有要求人们去信奉,这也是儒家文化与宗教的一点区别之处。

由以上论述可知,从相关概念的角度,儒家文化虽有与宗教信仰相似的地方,但绝大多数还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异的。

二、宗教要素与儒家文化

谈到宗教要素,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种说法,一种是四要素,即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体验和宗教体制;另外一种是五要素,分别为:崇拜对象、教义、仪礼、教团组织和宗教体验。不论到底是四要素还是五要素,一定存在的是一个崇拜信奉的对象、一本或一套教义、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和有信仰产生的相关行为,以下就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一下儒家文化。

1.信奉对象

前文对宗教信奉的对象已经有了一些涉及,基督教信奉的是耶稣,伊斯兰教崇拜的是安拉,佛教供奉的是释迦牟尼,这些宗教信仰的对象都是“神”一级别的存在,神具体是怎样的形象,又有怎样的能力呢?首先,神是万能的。在很多宗教里的信奉对象都是创世神,世界都是由他们个人主观创造出来的,他们是无所不能的。其次,神是至善的。人们信仰的神一定是无比的善良,神不仅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还把这些告诉世人,让大家都像他一样从来不去做坏的事情,营造一个美丽的世界。第三,神是至高无上的。在每一种宗教里所信奉的对象,也就是那个神是掌握所有话语权的一个存在,他无论说什么都是真理,因为神不会犯错,不会说不对的话,宗教里除了神一个人以外,剩下的所有人都只能听从于他,不可以和他有观点上的不一致,因此可以说神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且不可撼动。

分析了宗教信奉对象的特点后再来看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是否符合神所具备的三个特点呢?答案是完全否定的,他们不是万能的,孔子当年为谋个一官半职辗转七国宣讲自己的治国理念,博取统治者的青睐;他们也不是至善的,虽然他们都是至圣先师,但怎么可能从来没有犯过错,古语总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其实也有问题,谁说圣贤就不会犯错呢;他们更不能是至高无上的,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亲传弟子,大家总是坐在一起探讨问题,“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孔子也会从他的学生身上学到一些东西。综合这三点,仅就信奉对象这一方面,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2.教义

每一个宗教都会有一本或者一套教义,记录着这个宗教的起源、有关故事、主要思想等内容。基督教的教义是《圣经》,它还分为《新约》和《旧约》。伊斯兰教的教义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基本信仰,二是宗教义务,三是公益与善行,穆斯林们从思想到行为都践行着这套教义中的理论。佛教的教义是一些佛经,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的就是唐僧师徒三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所要取的“经”就是一些佛教的经典经文,包括《大藏经》《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心经》等。分析这些教义经文,主要内容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讲述本教的起源、代表人物以及他的故事,另一部分就是讲教徒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不同宗教的教义都是特有的,具有该教的特性,例如伊斯兰教徒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基督徒有十诫,受难节要禁食;佛教持五戒十善,可以看出,每个宗教的教义都有十分突出的个性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儒家文化最为经典的著作就是《论语》,它是孔子的弟子在其过世之后把他所说的话整编成册,流传后世的。它的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九个字。这几个字可能有些从字面上看不出其内在含义,这些字都是在讲一个人存于人世间应该怀抱怎样的心理,依照怎样的行为准则。例如,“仁”就是要有仁爱之心,“恕”就是要学会宽恕别人,“悌”就是要懂得长幼尊卑。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就是孟子,其著有《孟子》一书,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也是孟子的弟子在后世整理成册的。在《孟子》这本书中主要讲的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就是君主应该多多爱护子民,应该爱民如子,把民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可以理解为对君主、王权行为的一种规定。分析以上列举的儒家文化经典著作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内容在当时是为了规定社会的伦理纲常,对于后世也就是现在,其作用是教化,后世人将这些论著中精华的内容加以利用,用来教育、影响人,也就是说《论语》《孟子》这些书对人们只是告诫作用,并没有像教义那样的强制作用,因此《论语》《孟子》也谈不上是教义,我们称它们为论著、国学经典等。

3.组织

每一个宗教都必然会有其相应的组织机构,因为有了组织才能够更好地传递宗教思想,管理宗教内的相应事务。一般的宗教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教和管理两个方面。传教负责人主要负责日常对该教教义学习和传播等工作,管理者的工作比较复杂,包括人员、财务、事务的管理等。有了完善的组织也就一定会有其组织场所,像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寺庙、道教的道观等。以下将对基督教和佛教两大教派的组织结构进行详细地分析。

基督教的组织被称为“教会”“教会”这个词在基督教中原指几个基督徒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组织的意思,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地把这个词附上了组织的含义[3]。一般教会的组织结构都是由牧师、执事等组成堂委会,堂委会拥有整个教会的最高权力,负责教会中重大事务的决策。堂委会的下设部门有唱诗组、乐队组、祷告组等事工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除了教牧事务外还有一些与其他教会之间的活动策划等。这是人员上大体的配备,细化到每个人身上的分工还是有所不同,牧师的职责在于礼拜的安排和主持,执事的职责为召开会议商讨工作,祷告组去生病的信徒家探望祷告。从组织的职位和职责划分可以看出其明确性。

相比较基督教的组织来说,佛教的组织相对简单。在一个寺庙里最高的负责人称为方丈,寺内总管称主持或监院,这两个位置是寺内最高权力归属,管理庙内的重大事务。下设还有知客、维那、库头、知堂等位置。知客就是迎来送往、接待宾客的角色,维那是纲领职事,掌管众僧的进退威仪,库头就是现在说的出纳。这些高低职位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打理寺庙中的一切事务。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并没有专门成立的组织来宣传弘扬其文化精华,只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推崇儒家文化,这种文化“反古”现象的风潮使得当下国学热兴起,随之也成立了很多的组织,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地去强调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宣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并且这些组织并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机构、人员的分工要求,因此也谈不上是“组织”,只能说是一些团体,这一点较之宗教组织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4.行为

宗教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宗教行为,这种行为主要还是人的行为,信徒的行为,信徒在宗教组织中,在教义的感召下所产生的行为就是宗教行为。任何一个宗教都不是嘴上说相信它就可以的,都是要有一定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虔诚的。在这个实际行动上每种宗教的形式其实大同小异,概括起来就是“祈求”和“捐钱”这两种,具体到每个宗教中会在方式和名称上有一些变化。

例如,基督教和佛教宗教行为的对比。首先,在“祈求”方面。人总是会祈求神灵,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在基督教中这种“祈求”称之为“祷告”,圣经中讲“无论什么姿势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自由地跟上帝说话”,也就是只要有一颗虔诚敬畏的心,形式不重要。但在佛教中却不一样,佛教中这种“祈求”称为“礼佛”,拜佛的时候一般都要跪拜,最恭敬的行礼方式要做到五体投地,即双手、双膝和头一起着地,因为这种是拜佛的最高敬礼,因此被称为“顶礼”。其次,在“捐钱”方面。两种宗教都需要信徒在金钱上有一定的贡献,一是表示自己的诚心,二是可以帮助其他人。在基督教中这种捐钱的行为叫“捐献”,基督徒通过“捐献”向神表达感恩和赞美的心意,是蒙神悦纳的,具体的捐献金额没有要求,但一定要甘心乐意和量力而行[4]。在佛教中称别人捐来的钱叫“香火钱”,捐多捐少或者不捐也都是看个人的情况,没有具体要求。还有一点就是宗教都需要去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教义,这种讲义的行为基督教称为“布道”,佛教称为“讲佛”。以上都是一些比较日常的宗教行为,那这样的行为是否存在于儒家文化中呢?

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比较流行的时代,作为文人谋取仕途的唯一工具,社会不论哪个阶层学习的方式都是读《四书五经》,人们遵从《论语》里一些伦理道德,社会也用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是全社会的,但是不会做更多的要求,例如像宗教里的跪拜、捐献等。到了现代,儒家文化只是其中教化工具,更没有要求人必须相信,必须产生相应的行动。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是有本质差异的。

以上分别从宗教的四个因素来具体分析儒家文化,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实质区别。

三、宗教特点与儒家文化

一种文化从产生到初具规模再到大幅度的发展需要经过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宗教变得越来越被人推崇,其特点也逐渐形成并展现出来。宗教文化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宗教文化是群众性最强的文化现象,另一个是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文化现象。以下就将详细论述这两个特点并和儒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1.群众性特点

宗教文化是群众性最强的文化现象,前文提到过世界上70多亿的人口中有90%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据不完全统计,基督教是拥有教徒最多的宗教,现有教徒大概22亿,伊斯兰教的教徒数量位于第二位,大概有17亿,这两种算是传播范围比较广泛的宗教。相对的还有一些国教,比如印度教,这是印度这个国家的国教,也就是说印度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少印度教教徒,那么印度教教徒有11亿人。教徒数量再少一些的佛教,佛教发源于印度但后来被印度教所替代,但其传播范围也不小,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其教徒也达到10亿人之多。除了这四大宗教以外还有一些规模、教徒数量都较小的宗教,例如:犹太教、神道教、拜火教等,这些宗教的信徒数量远没有四大宗教的多,但也是证明宗教文化群众性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有宗教信仰的人的基数十分庞大,因此不得不说宗教文化是群众性最强的文化现象。

将群众性这一特点放在儒家文化上来分析,讲求儒家文化的人都有哪些?就是上文提到的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这四个国家的人口分别为14亿、1.3亿、0.25亿、0.9亿,这些人加在一起大约有16.5亿。相比较其他宗教的信徒人数,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影响有点类似于印度教这种国教的影响。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内,人们奉行的行为准则,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受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并不是人在遇到什么事之后相信了神灵的存在转而去相信它,而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选择地受到其影响。可能日后有的人会觉得其他的文化更好转而去相信其他文化,但这种情况属于少数。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是一种以社会为基础的文化,因此其一定是具备群众性的。

2.最长的文化现象

宗教的另一个特点是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文化现象,这要追溯一下宗教的起源,之前已经进行过相关的论述,宗教是源自原始人们在科学条件完全不发达,人们还很愚昧无知的时候,对自然界的自然物产生的崇敬心理,认为万物有灵,进而形成了拜物教,接下来又演化为祖先崇拜、图腾崇拜,最后形成了多神教也就是变成了神学宗教。这是宗教的一个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从原始时期就已经初具萌芽,中间从未间断地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最后形成的。由此可以得出,宗教的存在从原始人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所以宗教文化的确称得上为“最长”的文化现象。

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开创的,后来又经过孟子、荀子、颜子、朱子、王阳明等人的不断加工、补充,历经了几千年的洗练沉淀才逐步形成今天我们讲的“儒家文化”。单究其开创时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但仔细想一下“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那就要再往前追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已经基本完善,所有人的行为都是按照《周礼》上的要求,《周礼》的编写者是周武王的叔叔姬旦,那就是周朝时期的事。朝代例表上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那么,社会阶层划分开来,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行为准则的这个现象从夏朝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追究儒家文化的历时长短,不能仅仅因为孔子生在春秋时期就从那时候算起,要追源溯流,最起码应从夏朝开始算起,至今人们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儒家文化真的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时间,虽然在时间上不能像宗教文化一样称为“最长”,但单比较某一种宗教文化的历时长短,已经算得上十分久远的了。夏朝按公历纪年法是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7世纪初,这样对比之下,儒家文化所历经的时间要比几大宗教都久远,因此也可称之为“最长”的文化现象。

以上从宗教的特点“群众性”和“最长”两个方面对儒家文化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儒家文化在这一点上和宗教文化绝大部分是相似的,但也不能说儒家文化就是宗教文化的一种。

儒家文化是否可以称之为“宗教”,是否可以理解为宗教,本文从宗教的概念、要素和特点三个方面分析儒家文化,论述两者的异同,辩证地分析儒家文化与宗教的关系。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儒家文化虽然在特点、对社会的作用等方面和宗教有相似之处,但总体上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因此,儒家文化不可以归类为宗教的一种。希望本文得出的结论和研究的视角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 荣格.人类及其象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53.

[2] 伯格.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诸要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79.

[3]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9.

[4] 刘茜茜.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经济思想[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6.

B920

A

1007-4937(2017)06-0101-05

2017-09-04

王敏(198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晚清民国诗词研究;马大勇(1972—),男,吉林农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清代诗词研究。

[责任编辑:杨大威]

猜你喜欢

教义宗教信仰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刑事追缴的教义学构造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实行着手中的主观与客观:基于刑法教义学超越论的检讨
刑法适用与刑法教义学的向度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