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2017-03-08费洪新李宝龙仲丽丽张英博周忠光

黑龙江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痹证牛膝中医学

杨 健,费洪新,刘 旭,罗 曼,李宝龙,仲丽丽,张英博,周忠光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2.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杨 健1,费洪新2,刘 旭1,罗 曼1,李宝龙1,仲丽丽1,张英博2,周忠光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2.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对运用中药及针灸疗法治疗高尿酸血症,并对高尿酸血症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对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概述和展望,为运用医学方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理清了方向。

高尿酸血症;中医;临床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诸多因素的改变导致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和所有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全因死亡[1]、糖尿病(diabetes)、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代谢综合征及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危险因素,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随着我国中医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事业的发展,应用中医药治疗现代疾病已得到普及。经证实,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已成为临床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手段。

1 传统中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传统中医学没有高尿酸血症的相关记载,但高尿酸血症所引起的痛风症状与中医痹证类似。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中列举出了关于痹证的专论,其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强调痹证是由于风寒湿三种邪气在人体抵抗能力不足时侵犯肌肉关节,根据三种邪气的偏胜程度,从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分。

到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历节病是痹症的一种,其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黄汁出,故曰历节,说明历节病是因肝肾亏虚加之外来寒湿之邪侵袭人体导致邪气痹阻筋肉关节引起疼痛。

在东汉时期的《中藏经》中第一次提出了七情致痹学说,指出由于怒、喜、思、悲、恐、惊等情志因素亦可导致人体正气亏虚无力对抗外邪,从而引发痹症。至隋唐时期,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对痹症的症状有新的认识,指出痹证可导致短气、自汗。

直至清代兴起的温病学派认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常年累月导致邪气久居,损伤气血。传统中医对于痹证的认识,都是在《内经》和《金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进而发挥的。

2 现代中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现代中医对高尿酸血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人体内嘌呤及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自身代谢水平所导致的疾病。现代中医学认为高尿酸血症与历代中医文献记载的广义上的痹证存在差别。

现代中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湿浊瘀滞内阻,由于体内尿酸生成过多,人体难以排泄,日久形成了湿浊之邪,湿浊之邪性黏腻而停滞,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尤以痛风最为常见。

研究者[3]认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发作时可表现有关节红肿疼痛的症状,故可将高尿酸血症在中医学中定名为浊瘀痹,认为高尿酸血症属湿浊瘀毒,滞留血中,阻滞气机,不通则痛,表现为关节疼痛不可屈伸[4],脾肾亏虚,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肾失气化则排泄不及[5],用中医的观点解释了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尿酸代谢障碍的原因,或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嗜食肥甘,肥甘厚味之品性属湿热,摄入过多则导致湿热内蕴,日久化毒,闭阻经络,气血不通,失于排泄,最终导致机体出现高尿酸血症。

另外研究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与饮食有密切关系[6],饮酒过度或偏食膏粱厚味,使脾运失健,助湿生痰,痰湿流注肌体,形成肥胖,使患者容易患高尿酸血症。综上所述,现代中医学在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上,不同医家有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先天和(或)后天的因素导致痰饮、浊毒等有形实邪滞留人体所导致。

3 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高尿酸血症

现代中医学证实了中药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例如:牛膝和萆薢在临床上可用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临床研究证实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单味药对高尿酸血症的作用不大,但牛膝与萆薢合用不仅可以使抗炎作用增强,还可起到降低尿酸(Uric acid)水平的作用[7];苍术性温散,能健脾燥湿,亦能发汗使湿邪由体内排出,薏苡仁能够除湿、利水、祛风,与苍术同用可以有效去除体内湿浊,从而达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四妙丸是由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组成,黄柏苦寒燥湿;牛膝通经活血,四药合用具有调节嘌呤代谢、抑制尿酸形成、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临床观察[8]证实了四妙丸(Four wonderful pill)治疗痛风具有显著的疗效,中医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积极作用,目前已越来越多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以此降低机体血尿酸水平。

针灸疗法治疗高尿酸血症在辩证论治(Dialectical governance)的基础上,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方法,选取相应穴位进行治疗。对于实证的患者,常用刺络泻血法(Prickly leaking blood),即针刺穴位激发人体正气抗邪(Righteousness against evil),同时使身体排出一定量血液缓解症状。

运用刺络泄血疗法(Spit blood therapy)治疗高尿酸血症,将65例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通过对委中、委阳、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丰隆5个穴位进行刺络泄血,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可以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而对于虚症的患者常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运用火针加温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其中以血尿酸作为疗效参考指标,结果显示痊4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其中总有效率96.7%[9]。

4 结语

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在临床上应用中医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有了很大的进展,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势。但现代中医对于高尿酸血症在病因病机上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由此,在中医药疗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具体作用机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 Hu DY,Ding RC.The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 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Chin Gen Pract,2010,13(4B):1145-1149.

[2] 邱晓堂. 张永杰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301.

[3] 朱婉华,顾冬梅,蒋恬.浊瘀痹-痛风中医病名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17):1521-1522.

[4] 张永生.姜良铎教授治疗痛风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02):61-62.

[5] 韦少玲.痛风病的中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6):1187-1188.

[6] 吴深涛.论浊与湿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9):1931-1933.

[7] 潘志,段富津,王颖航,等.黄柏与苍术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12-113.

[8] 李幼玲.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64 例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2):113-114.

[9] 谢新群,曹耀兴,李丰,等.围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375-377.

General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G Jian1, FEI Hong-xin2, LIU Xu1, LUO Man1, LI Bao-long1, ZHONG Li-li1, ZHANG Ying-bo2, ZHOU Zhong-guang1

(1.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2.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161006, China)

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was carried out. The mechanism of hyperuricemia in Chinese medicine was discussed and studied. The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expounded, which clears the direc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with medical methods.

Hyperuricem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reatment

2017-01-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3576,81373777);国家高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No.2013232711001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内科研博士专项基金(No.QY2016B-26,QY2016B-21)

杨健(1991-),男,学士,在读硕士。

周忠光(1957-),男,博士,教授,博导,e-mail:feihongxin2008@163.com。

R589

A

1674-8646(2017)08-0086-02

猜你喜欢

痹证牛膝中医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牛膝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牛膝化学成分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牛膝配方颗粒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