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称改革是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2017-03-08

领导决策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助推器点睛职称

职称改革是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舆情回放】 1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探索以专利成果、工作总结、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 对通过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网络舆情】

中国经济时报公众号:《意见》的出台必将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步伐,可以预见其将更好地引导“教师进课堂、医生去临床、演员上舞台、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可以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广州日报:相比于过去看论文、看学历,新“标尺”标准更严、更复杂,评价起来工作量更大,更需要科学、严谨的制度设计。而这,有待于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努力摸索。

【决策点睛】新规还只是宏观性的指导,指明了大方向和大原则,具体怎么做,尤其是如何跟行业实际、区域实际结合,需要更多的细节来配套,而这是未来更大的看点。霾也是种敦促。

【网络舆情】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政府发布的数据和公众的亲身感受以及公众的期待之间都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的决心比过去的态度更为重要,行动也比动员更为重要,尤其是应对极端雾霾天气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光明网评:冬季雾霾来势凶猛的景象就在那,容不得回避,也无法拿治霾的“阶段性”“周期性”去淡化问题:重霾围困之下,民众的肺部很难接受雾霾的“历久方能见效”。这也要求治霾不光勾画多少年后的图景,也要急民众眼下的呼吸之急,在解其眼前之急上多下功夫。

【决策点睛】 2013年9月,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安顺代表北京市与中央签订“PM2.5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责任状,并立下“2017年实现不了空气治理就‘提头来见’的‘生死状’”。但现在看,治霾,没有一招制胜的办法。北京等地PM2.5浓度要降到35微克/立方米,也许需要10到15年,要到2025年以后。在这个过程中,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式、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在发展中科学、稳妥、分阶段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与广大市民的参与,全社会的协同至关重要。用蔡奇代市长的话说,“天不帮忙,人更要努力”,让我们一起努力,打好大气污染治理这场攻坚战。

猜你喜欢

助推器点睛职称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跟踪导练(2)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名师点睛(9)
透视奇妙的火箭
让人物“动”起来
画“狮”点睛
“轴对称”复习点睛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