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模式研究

2017-03-07

关键词:教工支部师生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模式研究

李 珺,刘 帷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是基层党支部创新设置的有益尝试。支部共建联动模式开展初期存在党员积极性不高,认识不到位,宣传意识欠缺,经费保障难,缺乏系统的考评机制及维持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后期建设需明确党支部共建联动的目标和基础,争取院系党委支持,配好选优支部支委,丰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重视网络信息化建设,健全支部制度建设,联动效果和实绩计入年终考核等。良好的支部共建联动模式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联动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高校基层党建;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

一、引言

支部共建联动主要指两个或多个党支部根据共同的目标,约定结为帮扶对象,联合开展思想和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激发参与者互动热情,从而达到优化结构、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举措。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主要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约定结为帮扶对象,通过跨支部联合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指导等活动,促使师生共同参与,形成师生之间党建和业务工作互动、学习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高基层支部建设水平的党建工作举措。

高等院校党支部是实现党对高校领导的基层重要环节,有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肩负着推动和监督党委的决定在行政机关和二级院系的具体落实,发挥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国防教育和红色主题教育,宣扬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等作用,承担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院系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工党员具有学历高、专业知识性和稳定性强等特点,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具有政治立场坚定、素质高、学业成绩优良等特点。教工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创新模式,是实现思想引领主导、党委领导主推、党员师生主干,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发展的优良举措。

二、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的途径

高校教工党支部通常以学科专业为标准设立,学生党支部通常以专业或班级为标准设立。学科的相关性和专业的一致性,给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提供了较好基础,其主要途径如下:

(一)共建联动的领导和组织

教工党支部按照系(部)或教研室划分;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人数和结构,通常按照专业或专业内年级进行划分,专业人数较多时可按班级进一步划分党小组。在院系党委统一领导下,相同专业的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组成共建团队,支部间的共建联动融合了教工党支部的稳定性与学生党支部的活跃性,共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拉近师生情感距离,提升思想教育效果,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二)共建联动的目标和形式

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的根本目的是加强院系党建工作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指导,要求教职工育人育己,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院系学科发展有规划,教学管理有章法,学风建设有抓手,学生管理有制度,促使院系在党委领导下内涵发展。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的活动内容可以是上级党组织部署的规定动作,也可以根据支部建设的需要或近期热点主题、系列专题来安排自选动作。共建团队中各支部组织活动在保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参与支部活动联动,有条件的共建团队可邀请民主党派或无党派教师列席,安排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与,营造“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全过程参与”的氛围,扩大支部共建联动影响力,加强党员教育和思想引领实效。

(三)共建联动的内容与方法

共建团队要树立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支部共建联动的互动性。党支部共建联动以学习活动为主,包含主题教育活动和专业教育活动。通过共建联动做实“三会一课”制度,做好“两学一做”活动,做全“四讲四有”学习,做细“两访两创”工作。以中共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党委下属4个教工党支部与两个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为例,创设“以党建促四风——院风、班风、室风、学风”品牌活动,开展双导师制、教授对口指导学生考研、学风建设与养成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参加教工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先进模范事迹教育片观影、学术午餐会、教授研讨会、院政企产学研座谈会等;组织教工党员参加学生支部的党建知识测评、读书会、考研交流会、职业规划大赛、社会实践展示等。

双导师制指将教工党员、学生党员与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进行配对,平均每4-5名学生委派一名党员教师导师和一名党员学生导师,主要解决低年级学生群体对适应大学生活、学业监督、职业规划方面的疑惑。通过支部共建联动,在对新生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导师和学生导师能通过支部共建联动活动中进行充分、平等的经验交流,查摆部分教师枯燥的说教式教育及部分学生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增强了师生间的理解与互信,使师生导师可以从多视角客观全面看待青年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多方位集思广益寻求青年学生问题的疏导和解决途径。教授对口指导学生考研指将正高职称的党员教师与大三、大四基础扎实、成绩优异、决心考研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配对,平均每8-9名考研学生委任一名党员教授进行择校参考和专业辅导助学。通过支部共建联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目标对象,师生交流机会更多,交流内容更深,交流效果更好,便于学院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业水平、备考状态和思想动态。组织师生党员共同观看先进模范事迹教育片,更生动形象,震撼心灵,潜移默化。通过支部共建联动,党员师生结合个人情况讲感受,找差距,树目标,向党员楷模学习,谈以后如何改进。学术午餐会指每周四中午以盒饭或茶歇形式供科研团队、学科群团队、课程组教师研讨学术热点和科研课题;教授座谈会指邀请知名高校、业内著名专家来学院作专题讲学;院政企产学研座谈指与学院有业务合作的企业、政府部门来学院走访、调研、洽谈。通过支部共建联动,使党员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学院具体建设发展过程中,零距离接触科研项目和学术大家,深化专业知识、了解行业动态、扩展社会视野。

三、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的问题

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的初衷是加强师生支部互动,进一步激活基层党支部活力,创新创建支部活动模式。但在党支部共建联动具体实施中,发现还存有党员参与积极性不够,支部共建经费调配困难,缺乏长效机制管理等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不够”和三个“不到位”:

(一)师生党员积极性不够,支部书记认识不到位

个别党支部长期以来开展组织生活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存在“宣读文件多,讨论少”;“支部书记发表讲话多,普通党员表达意见少”等问题,导致党员对组织活动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部分支部书记对师生支部共建联动认识有偏差,缺乏整合意识和平等意识,导致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融合度低,党员教师与党员学生对话交流不畅,影响共建联动实际效果。

(二)共建联动机制宣传力度不够,经费支持不到位

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活动效果总体是显著的,但宣传内容主要局限在活动自身的记录和报道,对创建共建团队前后效果的对比、共建团队联动机制的改进还缺乏系统的思考与研究,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举措宣传力度不够。此外,党支部缺乏经费支持,活动项目、活动场所、活动内容都会受到限制,影响支部书记在组织活动时的判断与决策。

(三)共建团队考评机制系统性不够,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

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对其考核评价应有别于单纯的教工党支部或学生党支部考评标准。然而,对共建团队绩效考核的通常做法是在党支部考评中的创新性指标进行评价,这样很难完整、全面体现共建团队在组织活动中的发挥的实际成效。缺乏完整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的效果低于预期,长期推行缺乏后劲,既不能保证共建联动的规范性,也难以形成长效性。

四、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的建议

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尝试,是加强党员教育,丰富组织生活,促进师生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实践。推行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需要院系党委的统一领导,院系行政、学工、团学联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

(一)抓好支部班子建设,统一思想提高水平

支部委员的选配是班子建设的关键。把理想信念坚定、办事公正、作风正派,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推选进入支委会,为支部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负责人和责任人,其态度、能力和经验决定了班子和谐,影响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业务精、能力强、经验足的党员师生中选配好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只有在支部支委的指挥和协调下,做好活动的顶层设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才能做到支部间无缝对接,活动顺利开展。

(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站稳网络阵地扩大宣传

党支部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活动要立足于思想政治学习、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与服务进行,围绕学院发展的中心工作,开展支部共建联动,引导党员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挖掘党员师生关心的理论热点问题,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宣传栏、网页、微信群、QQ群、微博等信息平台加强支部与党员师生的联系。通过多种途径沟通联系,便于共建团队掌握师生的思想以及工作、生活情况,从而充分提升支部活动的时效性,为师生党支部联动定期开展专题交流、教工参与学生预备党员专题教育,党员师生一对一教育等活动做好信息保障,保证支部联动的最终质量。

(三)完善支部工作制度,创新党支部设置

完善支部工作制度,重在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支部共建联动长效机制,首先要结合联动支部的自身实际,规范党员行为准则,党员考核办法,组织生活制度及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融入党支部目标管理体系中,党支部建设工作实绩用业务完成的效果来检验,适当选用量化考核进行评鉴。建立支部共建联动考核评估体系,可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实绩作为考核依据,党员师生参与联动可作为参与支部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特定形式反映到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奖助学金认定、推优评先上;将教工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工作量纳入教学工作量,单列计入年终考评;将学生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工作实绩计入学生综合测评中,优先推优表彰。提升人员积极性,切实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促进支部共建联动活动顺利开展。

五、结语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建设工作,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是最好的创新实践平台。党员教师具有党员和教师双重身份,身肩以身作则和教书育人的责任,参考学生党员的反馈可以修身正己;党员学生可以党员教师为榜样参照对标。教师党员利用学识和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党员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开展的教学科研,客观反映对教学和学工的意见建议,形成良好院风、班风、室风、学风。通过师生党支部共建联动,发挥党员教师课堂内外的政治引领、专业指导、生活帮助作用,展现党员学生思想上进、干事积极、朝气蓬勃的特点。目前,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党委正在推行示范性党支部创建活动,重点强调“班子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重点,支部建设是基础”。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正是按照学校关于争做“真学者,好老师”教师典型示范目标和“三有三实——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实践、实用、实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基层党建为抓手,联动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1]张雯娟.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动共建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34-35.

[2]刘永生,章可.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4,(4):10-11.

[3]林凌.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的研究与时效性评价[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5):456-457.

[4]王冬,吴一凡.互联网在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6):20-21.

李珺(1983- ),女,湖北神农架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帷(1983- ),男,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工支部师生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支部联建润“甘泉”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麻辣师生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