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深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中的应用

2017-03-07唐月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1期
关键词:置管品管圈输液

唐月红,杨 琴,韩 荟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也叫做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是由几个工作性质具有一定共同点或者工作性质互补的工作人员组成,在这个小组内所有成员一起合作,共同解决工作中管理以及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国内研究数据显示,90%以上的住院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2]。我院西区外科病房以手术患者居多,深静脉置管及留置针应用广泛,因此如何降低导管留置过程中非计划性拔管,保证其留置过程中的规范、有效固定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2016年的4月到9月期间开展了主题为“提高深静脉置管及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材于2016年4月13日外科9个病区住院患者深静脉置管及静脉留置针308例为QCC活动前对象,2016年8月20日外科9个病区住院患者深静脉置管及静脉留置针346例为QCC活动后对象,2016年9月15日外科9个病区住院患者深静脉置管及静脉留置针332例为QCC活动后效果维持对象,并调查三组研究对象的深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情况。

2 方 法

2.1 成立QCC小组

QCC小组的成立遵循自发自愿的原则,最后选择八名成员参加,组织所有成员召开QCC会议,选取一人担任圈长,一人担任辅导员,剩余六人为圈员,圈长以及辅导员的选取均使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择,并确定“畅滴圈”为圈名,其寓意为通过设立QCC活动确保静脉点滴通畅,保障输液治疗护理安全。圈员根据外科静脉输液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出待选的主题,然后所有成员结合上级领导对问题的重视情况、急迫性以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打分,打分包括5、3、1三个等级,得到最高的作为本次品管圈的主题[3]。最后所确定的主题为护理规范固定深静脉以及外周留置针正确率。对圈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QCC活动的原则、方法以及所需资料,并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法进行学习交流。

2.2 现状把握及目标值设定

调查2016年4月13日308例次住院患者深静脉置管及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情况,导管及敷贴规范固定112例(36.4%),不规范固定196例(63.6%)。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关处理措施,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重点设立本次品管圈的活动目标,并根据品管圈的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将统计所得数据带入其中得:目标值=36.4%+[(1-36.4.2%)×82.61%×52%]=63.7%。

2.3 原因分析

QCC小组成员对现况调查结果汇总,从人、料、法、环4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深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有: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护士缺乏静疗相关知识;贴膜卷边、胶布使用不当;患者对导管留置知识掌握不全、重视不足。

2.4 对策拟定与实施

组织外科护士学习静疗相关理论知识;完善深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步骤并现场操作演示:消毒待干后单手持膜,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贴膜,塑形后双手大鱼际按压贴膜20S,撕除边框,边撕边按住敷贴,并记录时间以及签名在针尾以及延长管位置,使用U型固定方法将留置针以及深静脉置管延长管进行固定使肝素帽位置高于穿刺点;应用品管圈规范留置针及深静脉置管使用实践;根据医院自制的深静脉置管维护包制定深静脉置管标准维护流程,并制作图文并茂的图片发放到科室供护士学习;制作留置针及深静脉置管健康宣教单,指导患者及家属阅读,强化其主动维护意识;有效落实护士交接班制度,发现导管及敷贴异常及时处理;各QCC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科室的检查、考核,监测与评价。

2.5 效果评价

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调查2016年8月20日346例次住院患者深静脉置管及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情况,导管及敷贴规范固定208例(60.1%),不规范固定例138例(39.9%)。

2.6 效果维持-标准化

为了保障改善后的效果,将改善措施进行标准化处理,而且通过定期进行人员培训的方法来巩固,并设立考核机构,通过考核找到人员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使质量持续改进。现况调查2016年9月15日332例次住院患者深静脉置管及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情况,导管及敷贴规范固定220例(66.3%),不规范固定例112例(33.7%)。

2 结 果

结果显示开展QCC活动后,外科住院静脉输液患者深静脉置管及外周留置针不规范固定的现象较前减少。见表1。

3 结 论

3.1 有形成果

QCC成员均为外科临床科室护理带教老师,共同讨论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培训考核有效、可行,及时发现流程中的不足并进行持续改进,规范护士行为及相关技术操作,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

3.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加,小组成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增强,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参加到质量管理工作中。圈员在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与活动前比较,无形成果显著。

4 讨 论

将“品管圈”这一管理理念应用于输液治疗护理工作中,通过圈员间的相互协作,依据PDCA循环的程序开展工作,找出输液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问题发生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与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等,从而推进输液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明显减少,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情况也显著提高;提高护理人员自我管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1] 刘庭芳,刘 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s].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0-144.

[2] 金静芬,王惠琴,赵锐伟.医院专业化静脉输液团队的建设和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65-68.

[3] 陈 斐,熊 宇,张小昊,等.品管圈在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技术操作标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0):51-55.

猜你喜欢

置管品管圈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