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疾致急性肾损伤1例

2017-03-07卢愈新蒙靖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抗疟疟原虫疟疾

卢愈新,蒙靖芹

(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500)

非洲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疾致急性肾损伤1例

卢愈新,蒙靖芹

(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500)

本文对我院1例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疾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根据经验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对于该病,应做到及早确诊,避免误诊,除了要进行抗疟治疗,还要在掌握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免患者病情恶化,给其带来严重的影响。

急性肾损伤;恶性疟疾;恶性疟疾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人口流动频繁,尤其是援助非洲的恶性疟流行区国家的增多,输入性恶性疟发病率明显上升,且以恶性疟疾为主。给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带来严重的威胁[1]。输入性恶性疟疾可引起急性肾损伤等严重表现。现收集我院1例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疾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劳务输出人员,因“被发现神志不清约3小时”于2015年12月30日19时55分入院。患者于2014年4月始外出非洲喀麦隆淘金,居住野外,防蚊设施差,期间有多次“疟疾”病史。入院后急诊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肾脏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史,否认输血史。入院查体:T:36.1℃;P:123次/min;R:25次/min;BP:120/82mmHg;神志不清,呼之可睁眼,但无应答,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水肿,无皮疹、皮下结节及皮下出血点,肢体冰凉,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颈软,两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23次/分,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肌张力弱,肌力检查不合作。双下肢无水肿。克氏征阴性,巴宾斯基征阴性。

1.2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7.73×109/L、RBC5.71×109/L、HGB123g/L、HCT35.1%、MCV61.5fL、MCH21.5pL、PLT25×109/L、N0.689 L0.233。尿常规:尿胆原1+、胆红素1+、酮体-、潜血3+、蛋白质2+、亚硝酸盐-、白细胞+-、葡萄糖-、比重1.020、PH5.0、管型-。生化检查:BUN29.81 mmol/L、Scr204.9 umol/L、UA477.0 mmol/L、GLU5.75 mmol/L、CK-MB23U/L、CK1056U/L、LDH687U/ L、CRP300.60 mg/L、InI1.54 ug/L、Mb893 ng/ml。血涂片结果报告:找到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厚血片每视野>600个。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

1.3 诊断及治疗

诊断:(1)重症恶性疟疾;(2)急性肾损伤。治疗经过(1)抗疟治疗:予青蒿琥酯首剂120 mg,4 h后青蒿琥酯60 mg每6小时重复一次,患者清醒后改为口服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一个疗程预防复燃。(2)控制脑水肿:患者入院后经抗疟治疗,疟原虫很快减少,但昏迷逐渐加深,GLS 5分,出现呼吸浅表无力,给予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人工通气。腰穿术脑压200 mmH2O,给予人血白蛋白(10g ivdrip q8h,连用3天,病情好转后改为q12h)与呋塞米交替使用。(3)保护肾脏:保证足够的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肾脏血流量,保证足够尿量,使用肾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和红细胞破坏,减少肾脏损伤。(4)纠正贫血:随着病情进展,红细胞破坏增多,血红蛋白下降最低至51 g/L,给予少量多次输血治疗(共输血3次,每次输2u),以纠正贫血。(5)维持重要脏器功能。患者除合并肾损伤外,还合并有心肝肺功能损害,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经努力抢救治疗,疟原虫于13 h开始减少,38 h消失,病人于第四天开始逐渐清醒,第14天出院时心肺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渐恢复接近正常,出院后随访6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无疟疾复发。

2 讨 论

恶性疟疾起病往往不典型,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肝肾功能异常最为常见,容易被误诊为血液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肝衰竭等[2]。本例发病虽不典型,也有血小板减少和肝肾功能异常,但因医师警惕性高,有输入性疟疾诊疗经验,根据患者有流行病学史,首先考虑重症疟疾,及早用药抗疟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避免误诊及导致严重后果。

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表面表达有蛋白质分子,介导受感染的红细胞粘附在脏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不循环至脾脏而不被清除,这种在微循环内的粘附是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同时也因此造成毛细血管循环障碍,是导致恶性疟疾严重临床症状发生的主因,如脑型疟、急性肾损伤等。高原虫血症、受感染红细胞互相粘附成团及其表面吸附血小板,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微血栓,使血液粘滞性增高,又加重了微循环障碍。恶性高疟原虫血症可造成微血管堵塞,加上溶血对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肾功能衰竭[2]。本病例入院时血检厚血片每视野疟原虫高达600个以上,肾损伤持续时间较长。疟疾引起肾损害的治疗应以抗疟为主,在抗疟的同时,积极主动治疗肾衰竭。由于患者还并存不同程度的多器官损害,应酌情给予相应治疗。

研究表明,血液透析对疟疾引起的少尿、无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在疾病早期。本例未出现少尿和无尿,肾损害未出现持续恶化,故未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 王忠磊,王玉茹,等.非洲输入性恶性疟91例临床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3):324-325.

[2] 李侗曾,姜太一,梁春连.恶性疟疾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征1例[J].北京医学,2013,35(3):216,220.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31.3

B

ISSN.2095-8242.2017.22.4322.02

猜你喜欢

抗疟疟原虫疟疾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青蒿素及其类似物抗疟构效关系的DFT研究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抗疟”卫士:勇越生死线 丹心铸科研
——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潘卫庆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THE 1,500 YEAR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