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探析

2017-03-07李大勋

关键词:价值观青少年研究

王 爽,李大勋

(黑龙江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0)

时代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探析

王 爽,李大勋

(黑龙江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0)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世界课题,它关乎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是全世界普遍关心的事业,年轻一代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培养也反映着世界各国的家庭和教育的模式,各国均非常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研究一些发达国家价值观教育经验对我国有着深刻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对此论题高度重视。

青少年价值观;内化结构;影响对策

青少年价值观是青少年评判是非、荣耻、优劣的尺度与准则,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实践。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由来已久,翻开一篇2008年发表的文章“青年价值观研究述评”中所言“青年价值观研究这个由不认识其意义到认识,由认识不一致到趋向一致,由被动到自觉,直到被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过程,正是记述了人们首先是研究者们从‘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的过程,反映了研究者自身的价值观的变化过程”[1]。

一、时代变迁进程中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原因

面对社会变迁带来的青年价值观的持续性的挑战,我们试图寻找是什么引导着强少年价值观的方向,从儒家,道家等传统价值观分类到今天思想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研究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比如《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刊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点——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青年价值观”。结合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笔者也在试图探寻时代变迁进程中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原因。

(一)传媒的影响

近年来经历了众多改革和创新,大众传媒丰盈的今天,传媒正如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学习模式和价值观念,同时又给青少年的行为意识、思维模式、业余生活、心理存在等带来了消极影响;现在除了传统媒介比如广播电视报纸,很多新媒体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网络。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教化是日积月累的,不仅使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他还会通过选择和定向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去愉悦,督导和伴随。我们不否认传媒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积极的一面,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对价值观影响的负面效果。

(二)日韩文化的冲击

近年来的韩日音乐文化动漫文学还有附带产业等的冲击,也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更易接受直观的形象,他们更多的不是区分主流意识和分流意识,而是选择轻松愉悦没有压力,甚至可以释放解脱的思想境界,而韩流正是迎合了青少年的个性发展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直观的想象和浅显直接的审美,不给文化扣高帽子,更多的是世俗的观念和平面化的设计,所以相对于高大上的唐诗宋词元曲,青少年会感情化的选择他们愿意接受的,而不是对他们有益的。

(三)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多元化,随意性,消散性,间断性等特点,割裂时间,青少年对于事情的发展,可以有了自主设计的空间和反正统主义自由化的行为意识,颠覆权威,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很多娱乐节目和娱乐行为也呈现出恶搞和无厘头等现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不知觉的就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信息化和全球化在青少年思维意识的一个体现。

二、时代变迁进程中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内化结构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尤其是思想认识的发展成熟。青少年认知过程中的各个内在基本因素和外来因素的交融中,使得青少年能更轻松、快捷、有效的完成各种认知任务。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青少年逐步的运用推理、抽象概念、假设的手段解决问题。概括地说,青少年阶段认知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和感情的承载。青少年的感觉、直觉、知觉、想象各要素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认知的自觉性增强。皮亚杰的运算说,把青少年划为形式运算阶段,这个时间段青少年的认知有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青春期由于形式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它摆脱了儿童时期的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了抽象思维阶段[2]。智商和情商的发展,他们对于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展示,从而引起外界的关注,而这些展示的行为来源除了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之外,便是对外界不同文化,不同认知的融合和消化,结合自身内部的经验,从而达到新的认知。

三、时代变迁进程中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对策分析

研究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正是要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他们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要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解决,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怎样在这个阶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一直以来的重要课题。但以往的研究被传统的方式方法固话,这就使研究者包括笔者自己也在寻找突破性的价值观研究方法和手段。笔者也将借鉴西方比较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的经济文化现状,全面分析树立正确的青少年价值观的方法途径。中国在社会变迁中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心理,社会变迁中中国青少年的心理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对策

美国关于价值观教育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基于学生判断能力和思考的土壤,二是为学生创设真实情景。这两点正是目前中国教育的短板。在美国有三种直接指导方式:一是价值观澄清,二是价值观判断推理,三是两难问题讨论。课堂外的社会生活也是独有特色,包括慈善募捐、社区访问、模拟法庭这些隐性课程。主题明确的课外实践活动是美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美国还推出模拟选举,通过选举来学习的教育计划。

英国已把“英国核心价值观”包括民主、法治、个人自由互相尊重理念这种政治教育,放在与数学、英语教育等主要的地位,在英国对青少年教育方面,比起学校教育,更注重家庭教育。英国教育界认为,学生纪律和价值观同样重要。

近几年德国人比美国人更常把“独立与自主”视为对其子女的教育目标,父母扮演一个“全民发展助手”的角色,提出对技术科学文明中以事业为目标的要求,对外界规定,自身世界观和青少年的需求三者进行协调,学校师生间出现了“伙伴式交流文化”,学校里“秩序和法律”“良好的举止”与“尊重”这些目标意义骤成;而“自身判断力”、“个人独立性”与“自我意识”升值。德国正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生源计划与生活模式等诸多方面去除传统化,向“后物质主义”自我实现的一些价值发展。

日本历来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学生方面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对生命存“敬畏”之念。日本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包括了人与自然、社会、集体、自己的关系的哲学观念。日本的思想政治途径,主要以学校德育,各种教学中的德育,特别教育和学生指导,同时在诚信教育方面设立了隐蔽课程,同时日本的家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社会教育主要课题有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青少年辅导中心、警署与学校建立联络协会。

(二)怎样为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目标

1.职业化教育应尽早开启

思想政治教育在小学的课堂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职业化教育学生的接触很晚,待青少年的价值观成熟在介入职业化教育,达不到其最初的目的,所以,笔者建议,职业化教育应该尽早。青少年应多参加有职业分类的活动,通过自选和分配两种方式,让青少年尽早的制定职业规划,思索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为此目标应当怎样做。只有明确的未来方向和工作目标,才能增加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家庭的极力配合

现代社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外在因素过多,他们可以模仿,甚至短期内失去了判断的能力,迷失了方向,这些都需要家庭的极力配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父母的引导和做法非常重要,青少年的经济无法独立,父母的价值观正是早期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示范,父母对子女的有着足够的权威和支配。家庭方面应多和子女共同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带子女多关注自然环境,增加子女的见识;多参加聚会,增加孩子的交往;多交流心得,增加父母与子女的亲近。父母如果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对子女价值观的教育忽视,缺失,就会使青少年陷入自我封闭,自我保护,只有重视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才能提高孩子的自身修养和自我价值进步。

3.社会加强优良传统的学习环境

青少年阶段是通过习惯和优良传统的学习形式和发展青少年高尚品德的重要时期,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当然,对优良传统的学习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环境,有所选择良好风俗习惯中优秀文化的积淀,提倡发扬号的品德,摒弃不健康的习惯,特别是当代,对风俗习惯的学习应体现时代性,要在继承中创新。

[1]楼静波.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昨文和今天—青年价值观研究综述[J].青年研究,1988,(8).

[2]俞剑贤.浅析中学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J].现代交际,2010,(12).

[责任编辑:曲占峰]

2016-03-10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与影响机制研究”(ZJB1316045)

王爽(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民法、行政法学研究;李大勋(197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刑法、刑事讼诉法学研究。

G641

A

1008-7966(2017)03-0150-02

猜你喜欢

价值观青少年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的价值观
青少年发明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