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双岗创优”

2017-03-07严炳洲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参政党精神

严炳洲

(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湖北 武汉 430060)

参政党理论研究

试论“双岗创优”

严炳洲

(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湖北 武汉 430060)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双岗创优”,指出应以造就创优人格、培养创优思维、提高创优能力、勇于创优担当、建立创优制度、培育创优文化的方式实现“双岗创优”。

民主党派 双岗创优 参政党建设

2017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强调:“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言之殷殷,情之切切,对于包括参政党成员在内的知识分子如何进一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更好地把实现人生价值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机融合起来寄予厚望。参政党成员力求“双岗创优”,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寄望是内在契合的。

民主党派在一些地方组织中,有些成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不撞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本职工作和党员职责顾此失彼。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大力倡导“双岗创优”,鼓励成员在本职工作岗位和党员职责两个方面创造优良业绩。“双岗创优”,既是我们党派成员不忘合作初心、认真履行职责的内在需要,也是每一个平凡个体统筹把握好本职岗位创优和党派岗位创优协同互促关系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从严从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的内在需要,还是我们助力湖北扎实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们以积极进取之姿投身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时代的光荣使命。践行“双岗创优”,可以成为实施“人才强党”战略的有效实践形式。

一、什么是“双岗创优”

什么是“双岗创优”呢?“双岗创优”就是参政党成员努力在本职岗位和党员岗位上创优良业绩,是参政党成员态度、实践、认识、规范、追求、精神的一个系统综合。

首先,“双岗创优”是关乎生存的态度理念。“以农为业、以地为岗”,是农民的生存态度,他们从来认为“敬田有谷”,“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人若哄地皮,地难饱肚皮”。这些朴实而隽永的道理体现着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生存之道就是要脚踏实地、坚守底线、常思忧患、心存敬畏。就是要从骨子里造就待人、处世、学习、工作的基本态度,即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态度(务实的、正面的、肯定的、积极的、自觉的、担当的、进取的、向上的、自强的、向前的、向善的、求优的;概言之,是勤于想事、俭于办事、乐于干事、廉于行事、诚于共事、善于成事的一种态度、状况。如“稳中求进”之进)。“态”(態)的繁体字是“能”和“心”的组合,只有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自强向上,才能在岗上业上趋于智无不及、能无不及的状态。2016年8月10日,在里约奥运会射击男子飞碟双多向决赛中,49岁的奥林匹克独立运动员阿尔迪哈尼夺冠后说:“我总是喜欢看即便是负面东西的积极一面。”令人感动,值得深思。“双岗创优”作为态度,就是要从心开始,正心诚意。“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个体及组织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心不正、意不诚、志不立,则无法真正胜任任何一个岗位,更不要奢谈创优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迷失方向,无忧无患,终将迷失自我、失却岗业、酿成大患,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在习以为常的“舒适环境”中丧失进取的动力,直至丧失生存能力。

其次,“双岗创优”是一种实践,一种行动。贵在优,重在创,重在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列宁讲:“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开国第一大将粟裕既没上过军校也未曾出国留学,一步步由士兵成长为常胜将军,靠的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实践中积累才干。郑渊洁只上过小学四年级,但却在艰辛的写作实践中成长为著名的童话大王。他们都是力行(“力行近乎仁”)而成的典范。在担当中成长,靠的是行动。陶行知曾言:“行动是老子。”《道德经》有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晏子春秋》中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也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看到,有“法学名家、参政达人”之称的吕忠梅教授为我们践行“双岗创优”树立了标杆,在基层也涌现出一批在“双岗创优”方面表现出色的同志,其共同特征,就是务实重行,勤于在实践中统筹处理好本职工作和党派工作的关系。

第三,“双岗创优”是对岗位、对工作实践和对工作成效的一种认识。双岗是事业平台,参政党成员的角色定位和政党意识是岗位内涵的延展与深化。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依规治党,已经成为全国各界人士的共识。参政党成员也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于“双岗创优”中完成政治使命。一方面必须凝聚共识,心往一处想;另一方面必须凝聚力量、统一行动,劲往一处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在实践中解决好如何团结一致、共同发力、改造世界的问题,在理想目标上解决好如何达成共识、统一意志、认识世界的问题,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把握投身社会实践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要自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中共中央权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认真履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基本职能,坚持效果导向,提高工作实效。“创”是行动,“优”是愿望、目标和标准,“双岗创优”是知行合一——创优的理念、创优的结果与创优过程、创优状态的统一。优良的业绩是优秀的人创造的,所以,创优也是创造佳绩、造就品牌(如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创办的“同心建支点论坛”)与造就人才的统一。

第四,“双岗创优”是一种规范,是一种要求、责任和任务。如《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第五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基层组织的任务是“配合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围绕大局建言立论”,这要求农工党成员要在履行参政党基本职能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勤谋、善言、会写、能干。担任政协委员的农工党党员要努力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守底线,做示范。“双岗创优”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如“敬业”)。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发挥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调:“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广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德善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源泉。”参政党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参政党广大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双岗创优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作为规范的双岗创优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规定是契合的,对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强化目标责任制、优化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双岗创优应当成为参政党成员履职尽责的制度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制,为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质效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双岗创优”也是一种追求,是追求敬业为民的内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求其上”,现代管理中强调期望效应、标杆管理,这对创优都有重要的启示。双岗创优体现了“进步性”的要求,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在岗位上争先,在服务中创优,不仅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境界和素质(不是自甘平庸、不是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而且有利于提高我们以为立位的质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成员,我们追求的目标具有进步性,我们要用目标来唤醒创优的热情,激活一颗“能”的“心”(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是执政党的初心所在,也是参政党进步性的集中体现,为民是我们修身、立德、立业、立言、参政议政的根本,为民是参政党成员把个人融入社会,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创优人生,是一种适应——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存发展环境;是一种信仰——信仰积极向上进取的力量;是一种境界——不止于“还行”、过得去,更讲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使我们的潜能与美德得到充分的开发;是一种追求——在有限人生中对社会价值永恒追求。有诗云“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常伴屈原生”,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中,用不懈的努力去践行党派的初衷、去实现为民的理想。

第六,“双岗创优”更是一种精神。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还积累了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安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更快、更强、更高)等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充分体现在复兴中华的伟大征程中。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践行“双岗创优”,提振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软实力,事关全局,刻不容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创造辉煌的集体记忆。它对于商潮滚滚、物欲横流的当下是清醒剂,也是激励我们进一步“双岗创优”的催化剂。还有“工匠精神”“赖子精神”“溪流精神”等都是践行“双岗创优”所亟需的。苏轼说“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专一、专注、专业、专长、专精、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和专业态度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又如“赖子精神”,其特点在于:赖子从来不僭越大小王,且适应性强,团结协作精神强,总是追求最大效益——争取更大胜利!双岗创优,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精神,使之转变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怎么样“双岗创优”

怎么样“双岗创优”呢?重点要造就创优人格、培养创优思维、提高创优能力、勇于创优担当(实践)、建立创优制度、培育创优文化。

“双岗创优”首先是要造就创优人格。培养创优人格,立人在前,坚持把岗位工作当信念坚守、当事业追求、当学问研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辈人生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需要铸就在我们的人格、族格、国格之中。

第二,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培养创优思维,创优思维不是无源之水,唯有脚踏实地才能创优争优。守住底线——先为不败、立于不败之地,不做不能做的事,不犯不能改正的错误。努力做到“风险最小化”。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唱高调,让守心守底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在此基础上,努力求真、向善、尚美、创优,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第三,提高创优能力。提高创优能力的不二法门就是学习(注重构建学习型组织,使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成为风尚。当然,强身健体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学习的努力在前,才有创优的成果在后。我们要依靠学习,传承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第四,勇于创优担当。创优要有大胸怀、大智慧,敢于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慵懒思想,挑战自我、挑战标杆,大胆尝试、不惧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当然也孕育创优)。创优担当,成就事业,离不开团结合作。古语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第五,建立创优制度。制度是执行的保证,克服因为制度缺失而出现的“三个和尚没水吃”、“劣币驱良币”、“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等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还需制顺。”必须依靠制度推动“双岗创优”,建立起长效机制、内化动力、稳定预期,形成可持续的规范保障。

第六,培育创优文化。创优文化包括创优的一般观念及相关制度设置两个层次。 观念文化表现为人们对创优活动的认识态度,制度文化则指对创优活动发生作用的制度安排。观念是创优文化的核心,制度是创优文化的保障。它们共同支配着创优主体的行为,决定着创优的模式、效率和氛围。注重宣传引导,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如有的民主党派省委会机关注重营造“不学习站不住、不思考坐不住、不干活呆不住”的工作氛围;树立“人人关乎环境”的理念,注重提升党派每一名成员对环境优化的贡献度。让“同事同心同行,敬业有为创优”深入人心,形成共识,以文化人,自觉践行。

溪流从万山群壑之中一路走来,它不封闭、不僵化,更不是一潭死水;它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终归大海作波涛。“溪流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前行中可变的是它奔向目标的方式、方法、路径和步骤,永远不变的是它所追求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行动。在双岗创优过程中,“创”就是行动,“优”就是目标,“溪流精神”是“双岗创优”的镜鉴。尽管个体微不足道,但如果有了“溪流精神”,那么我们就可以汇流成事业创优的汪洋大海,展示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

2017-08-09

严炳洲(1964—),男,湖北孝感人,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

D665

A

1671-2803(2017)05-0003-04

责任编辑:王相红

猜你喜欢

参政党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提升参政党地方组织的履职能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