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医疗改革问题之我见

2017-03-07牛梦琪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
关键词:公平性医疗保险医疗

牛梦琪

(郑州市第四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0)

社会医疗改革问题之我见

牛梦琪

(郑州市第四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医疗,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普通居民。我国也把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当成施政重点,随着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医疗改革取得巨大的成功,制度成功转型,“全民医保”制度体系建成,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快速,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的需要也在增加,再加上人口老龄化、互联网与健康医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险已经没有办法完全满足需求。尤其是社会医疗保险公平性、医疗保险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方向。

社会医疗保险;公平性;理念;改革

这几年每年十一月份我家都会去社区医保中心去交居民医保费用,医保费用也从过去的每人每年120元涨到现在的180元。经常听到别人说现在有了医保,生个病也不那么担心了,比以前好多了,我也开始对社会医疗保险有了一些理解。让我对社会医保真正产生好奇心的还是由于今年七月份一个同学生病住院,由于关系比较好,正赶上放假,我经常去医院陪她。在医院里,我看到了很多住院的人办理出院同时可以进行医保报销,大部分都能报销一半以上。但是也存在有的即使同样的疾病,报销比例也有一些差别。于是我查阅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现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还存在不少问题。

1 医疗保险体系改革与发展的问题

1.1 制度公平性程度有待提高

“全民医保”的基本目标是参保人员不论户籍、职业等条件都应该享有均等的基本保障待遇,医保的覆盖范围、医保目录、筹资水平等也是社会医疗保险的内在目标。虽然现在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广覆盖、保基本”,但是各类差异影响着其公平性。像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水平低于职工医保,再加上目前公立医院还是没有完全破除逐利机制,医疗费用虽然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总的医疗费用却在增长,尤其是一些农村居民自费占比在部分地区还在上升。“看病贵”还是成为大部分居民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医疗差异也在增加,在居民收入差异短期内没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医疗保险这种社会保障应该尽量做到公平。

1.2 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落后

在我国开始实施社会医疗保险时,管理体制过于分散。这在后来的医保改革中,成为重要的阻碍因素。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对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有利于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但是,由于《意见》并没有对各管理部门加以明确,从后来的实践来看,形成了多种整合模式,虽然筹资政策、医保目录、保障待遇等方面得到整合,但是管理体制并未统一,各地区实施情况也差别很大。

2 医疗保险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

针对上面提到的两方面问题,我国医疗保险改革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1 加快制度整合,促进社会医疗保险的公平性

随着2016年《意见》的出台表明,中央层面已经明确提出整合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要求,从目前已经完成整合的省市的情况来看,取得的效果基本符合预期,但是面对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差距,是目前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努力的方向。但是其他没有完成整合的地区,需要努力减少由于城乡差异而带来的医疗保险的公平性。此外,医疗服务也应该尽量公平,不能因为支付能力的差异、地域差异而有差别,医疗水平应该与居民实际需要相对应,需求相同的人应该获得同等质量的服务。目前佛山市、深圳市、东莞市等基本实现了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一体化,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2.2 充分利用新兴科技,完善医疗保险的管理

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随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发展是个重要的机遇。应该使得互联网+与大数据充分为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服务。

为了避免医疗机构收费混乱,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可以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体系。对参保信息、药品进销、收费、结算等进行管理。针对药品价格的混乱,可以建立内外结合的价格控制体系,对外将各类医、药价格进行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避免乱加价、乱收费;对内将各类医、药纳入信息化管理,同级同类医疗机构实行统一的最高价。另外,针对乱检查、乱用药的现象应该加以限制,建立相关费用控制体系,制定合理的检查用药规范。让各类信息公开化,实现医院与病人的信息对等性,最终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的公平性。

3 医疗保险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新目标

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建立了“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在保障国民医疗需求、提升国民健康水平、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时期,经济、思想、科技、民生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快速的变化。我国的医疗保险不仅要适应这些变化,更要将这些外部变化转化为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和优势。这需要突破传统的政府主导一切的行政思维,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鼓励市场力量的崛起,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体系的运行管理效率,协同医疗、医药联动改革,完善各项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并积极促进医养结合,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和健康管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以“病有所医”为最终目标的“小医保”发展成为保障国民健康需求的“大医保”。

[1] 仇雨临,翟绍果.医保在医改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实现路径[J].中国医疗保险.2016(12):36-38.

[2] 杨燕绥,刘 懿,胡乃军,孙鑫文,吴 骞.医疗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73-76.

[3] 申曙光.新时期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J].社会保障评论.2017(04):40-53.

R197.6

A

ISSN.2095-8242.2017.070.13832.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公平性医疗保险医疗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机构投资者与并购溢价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基于普查数据的我国18个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及公平性统计分析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