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3-07王庆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胸痹气虚益气

王庆林

(吉林省珲春市中医院内科门诊,吉林 延边 133300)

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庆林

(吉林省珲春市中医院内科门诊,吉林 延边 133300)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汤应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诊室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88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组2组疗效。结果 在总有效率上,2组分别为86.36%、56.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2组分别为11.36%、36.3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益气活血汤对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大程度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完全性。

胸痹;气虚血瘀型;益气活血汤

胸痹为现代西医学中的冠心病,其发病因素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诸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导致冠脉粥样硬化发生,引起冠脉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心肌细胞死亡等,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1]。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因此,加强对中医治疗胸痹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益气活血汤应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诊室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88例作为对象。中医诊断标准:出现心悸气短、胸痛胸闷、神倦乏力等症状,且面色紫暗,脉弱而涩,舌淡紫。入选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重度心律失常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病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性别: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8.7±2.5)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6.8±1.6)年。观察组44例,性别: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42~76岁,平均(58.9±2.7)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6.4±2.3)年。在入选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构成对比上,观察组、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嘱咐患者合理饮食,控制高脂食物摄入,主要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给予患者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39,商品名:鲁南欣康)进行治疗。患者口服药物20 mg/次,2次/d,心绞痛发作患者给予硝酸甘油片(生产厂家: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22),舌下含服。治疗30 d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上诉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选用汤剂为益气活血汤。汤剂药物组成:五味子10 g,麦冬20 g,太子参15 g,瓜萎25 g,薤白15 g,丹参50 g,桂枝10 g,赤芍15 g,红花15 g,郁金15 g,对患者实施辨症加减。胸闷明显者添加元胡15 g,川棟15 g;憋闷时显者添加苏梗20 g,枳实15 g。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拟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作为参照,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显示正常,胸闷、胸胀、胸痛、心悸、憋气、气短等症状均完全消失;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电图有明显好转,相关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电图、相关临床症状均未见改善,甚至更为严重。显效率+改善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行统计学分析,所用工具为SPSS 20.0统计软件包。分别以“%”、“±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相互比较分别行x2、t检验。对比有显著性差异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给予2组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38/44),其中,22例为显效,16例为改善,6例为无效。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82%(25/44),其中,12例为显效,13例为改善,19例为无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共有5例(11.36%)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恶心,1例为呕吐,2例为轻微头痛。对照组共有16例(36.36%)出现不良反应,其中,4例为恶心,7例为呕吐,5例为轻微头痛。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胸痹在现代西医学为冠心病,其发病机理表现为急剧供血不足导致冠状动脉循环出现障碍,引起缺氧代谢等,进而导致酸性产物对心脏交感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作用,又经神经反射弧直接传入大脑皮层,再反射于皮肤区,进而引发胸部不适、心悸等症状出现[3-4]。中医学认为,精神调摄失宜、饮食不节、劳逸不当等,导致机体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进而导致心脉失畅、痰瘀闭阻为胸痹发生的机制。胸痹为一种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之证,气虚帅而血无力,血行失去通畅性,进而导致血脉瘀阴,因此,其治疗应注重通补兼施,专通专补。气虚血瘀型胸痹为胸痹中一种最为常见的类型。在实施辩证治疗过程中,必须注重气虚与血瘀兼顾,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气虚较为明显的患者应重用补,血瘀较为明显的患者应重在通。但是实际治疗过程中,不能够忽略佐以补或者通,否则较难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饮食干预、日常生活干预以及给予西药等方式来对胸痹患者进行治疗。但诸多研究结果显示,单纯对胸痹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很难取得理想总体疗效[5]。本次研究所用益气活血汤主要功效为益气活血。在药物组成中,太子参、党参等具有良好补益心气、补气益脾,养阴生津功效,主要取其气为血作用,气行促血行;薤白具有理气宽胸,活血行气,通阳散结功效,使气走而不守,其为血中之气药;红花等具有良好活血化瘀功效,瘀祛则可促进经脉运行通常;瓜萎具有化痰通络的功效;赤芍药、五味子等主要发挥良好行气活血、生津敛汗、敛肺止咳功效,同时还发挥良好止痛作用。麦冬具有润肺清心,养阴生津功效,桂枝具有散寒解表功效,上述诸药联合使用,发挥良好活血化瘀、活血通络功效,进而达到络通痛止、气旺血行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在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辩证加减治疗,可促进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大程度缓解,进而提高治疗总体效果,促进患者得到更好康复。同时,中药方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小,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对4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该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选用益气活血汤对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改善,总体疗效更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 吴怡萍,蔡少杭.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01):95-97.

[2] 张洪梅.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5):142-143.

[3] 赵爱梅,任钧国,刘建勋.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07):.

[4] 罗 俊.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3):215-220.

[5] 季文所.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6,(02):86-86.

本文编辑:王雨辰

R256.23

B

ISSN.2095-8242.2017.16.3109.02

猜你喜欢

胸痹气虚益气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胸痹治则治法源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