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电力企业发展煤化工产业概述

2017-03-07祝安娜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2009

化工管理 2017年36期
关键词:煤制煤化工煤炭

祝安娜(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2009)

大型电力企业发展煤化工产业概述

祝安娜(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2009)

分析了大型电力企业在发展煤化工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人才、环保等方面的难题。同时,对大型电力企业在“十三五”时期开展煤化工项目提出了要科学布局、谨慎投资,加强技术研发、促进产业提升,提高专业人才吸引和培育力度等几方面的建议。

电力企业;煤化工;难题;建议

“富煤、贫油、少气”一直是我国能源发展所面临的现状,这种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工序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与固体,并且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化学过程[1]。适当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优化能源结构调整,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国火电产能全面过剩,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剧,电力行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煤炭在过去几年中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价格上涨,致使电力企业发电成本大幅提高。出于对成本可控性的考虑和对煤炭盈利的渴望,各大电力企业开始投资煤炭。而在获取煤炭资源的过程中,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必须按一定比例就地转化,于是电力企业开始纷纷发展包括煤化工在内的延伸煤炭产业链的综合开发项目,力求实施电力煤炭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

1 我国煤化工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随着一批煤化工示范工程项目的投产,煤化工开始从实验室进入了商业化运营阶段[2]。攻克了大型先进煤气化、大型煤制甲醇、煤制油等关键性技术和装备。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了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工程,解决了一大批产业化、工程化和大型装备制造难题,总体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2017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要求重点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煤炭和石油综合利用等5类模式以及通用技术装备的升级示范,推动煤炭深加工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2 大型电力企业发展煤化工所面临的难题

近几年,大型电力企业纷纷涉足煤化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几乎每一家企业都遭遇到了技术、人才、环保等诸多方面难题。

首先是技术难题。煤气化是煤化工产业的关键,但由于不同煤种、煤质其在组成、结构特点、物理性质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煤气化运行不稳定,可以说气化技术没有哪一种是最先进、最优化的,只有选择最适合的。电力企业在不断摸索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搞煤化工要比电力复杂得多,煤化工在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难度上都比搞电力更难。此外电力企业对煤化工认识还不到位,对技术研究也不够深入,同时又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权威的机构可咨询。

其二是人才缺失问题。除了遭遇技术难题,人才问题对电企搞煤化工也是一个挑战。电力企业虽然在电力方面人才济济,但搞煤化工的专业人才队伍和高端煤化工人才则严重缺失。由于我国煤化工发展太快,专业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导致企业间相互挖人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煤化工企业间人才的不正常流动,给不少煤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其三是环保压力。“水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仍然是煤化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废水“零排放”以及水资源的缺乏,直接导致一些项目不被准许开工或停工。为了实现“零排放”,对煤化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就要在环保方面进行不计成本的投入。此外,即使有些企业通过环保改造已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但社会上对煤化工的质疑声仍不断,使得煤化工环保问题复杂化。

3 几点建议

煤化工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其技术和资金密集程度甚至超过电力等传统产业本身,基于此,对大型电力企业发展煤化工产业提出以下建议: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理性发展

开展煤化工首要要考虑的是煤炭和水资源情况,在当下,执行最严格环保达标的同时要“量水而行、量煤而行”。其二,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不支持现有技术水平的大规模产能扩张,因此电力企业要客观地分析理解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顺应政策变化导向“量力而行”。最后,电力企业要考虑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变化对煤化工产业的影响。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美国页岩气规模化开发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所以要“量市场而行”。电力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条件,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煤化工项目,避免造成投资风险,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3.2 加强技术研发,促产业升级

《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首要目标是要通过示范项目实现技术升级,对每一个新建示范项目在技术上要实现的目标都做了明确要求。电力企业发展煤化工要充分借鉴已投产煤化工示范项目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开展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尽快解决关键工艺技术、自主技术装备缺失或低水平、示范工程项目的能源转化效率、煤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等问题,减少国内装备在规模化、精细化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3 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电力企业开展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瓶颈,引进与培养煤化工专业人才任重而道远。对于大型电力企业来说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国企体制的局限性,通过改革和创新,在薪酬待遇、社会保障、科技奖励等方面创造优势条件来吸引人才和防止人才流失;通过产学研方式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煤化工作为技术密集、管理密集型产业,要从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高素质技能人才等分层次引进和培养人才,尽快建设一支本企业的煤化工人才队伍。

4 结语

大型电力企业在跨行发展煤化工的过程中,在技术、工艺、环保、人才、安全等方面遭遇了一系列难题,这其中有些瓶颈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摸索过程。大型电力企业要积极创新发展模式,跨行业、跨地区优化配置要素资源,促进煤化工与电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秉承节能高效、合理布局、自主创新的原则,科学谋划、合理统筹,继续推进煤化工安全、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使煤化工产业成为电力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1]郭成义.中国煤化工的现状及展望.煤炭技术,2013,32(11):11-12.

[2]汪寿建.“十三五”现代煤化工创新与发展研讨.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6(2):4-10.

猜你喜欢

煤制煤化工煤炭
“催”煤成气写春秋
——中化西南院自主研发甲烷化催化剂纪实
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探析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现代煤化工园煤制烯烃项目试车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煤制天然气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