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T/CT在肺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2017-03-07赵子龙潘建英高燕峰王泽民周茂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3期
关键词:回顾性准确性结节

赵子龙,潘建英,高燕峰,王泽民,周茂荣*

(包头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PET/CT在肺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赵子龙,潘建英,高燕峰,王泽民,周茂荣*

(包头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目的总结在肺癌诊疗中PET/CT的应用价值及相关进展。方法 选择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关键词确定为“诊断、治疗、PET/CT、进展、肺癌”,对2000年1月~2015年12月的文献进行检索。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PET/CT的应用为文献主要纳入标准,依照纳入标准,最后得到3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 肺癌早期诊断应用PET/CT的敏感性为85%~96%,特异性为83%~100%,准确性为84%~94%;临床分期敏感性为78%~94%,特异性为84%~96%,准确性为81%~95%;疗效评价敏感性为85%~100%,特异度为82%~96%,准确性为75%~90%。PET/CT使约30%~50%的肿瘤分期改变,10%~25%分期下降,20%~35%分期上升。阴性患者生存期预后预测PET/CT检查中位生存期为24~34个月,较阳性患者的11~12个月更长。肺癌早期诊断应用PET/CT提供了准确分期、合理选择纵隔淋巴结清除方式、确定放疗计划、评价早期疗效、评估预后的科学依据。结论 在肺癌早期分期、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中应用PET/CT有良好的前景。

肺癌;PET/CT;治疗;诊断;进展

肺癌系指原发于肺、气管及支气管的恶性肿瘤,其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统计显示全球肺癌新出现患者在2008年有1608800例,是所有新出现的癌症患者的13%;全球肺癌新出现患者死亡的2008年有1378400例,占所有癌症新出现患者死亡率的18%[1]。2010年统计显示,中国2004~2005年肺癌的死亡率达到30.83(1/10万),是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2]。肺癌的临床分期紧密联系患者预后,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是保证临床准确治疗的基础前提。PET/CT是近年来新兴的显像技术,以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改变为基础,同时提供病变的解剖特点与功能信息,已广泛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分期与再分期、疗效及预后评价等方面[3]。

1 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1 肺磨玻璃结节

CT检查肺磨玻璃结节(GGNs)能够发现肺部密度增高影,且较淡薄,出现原因为肺泡腔的不完全填充、炎症使得毛细血管的血容量增加、肺间质增厚、纤维化、肺泡部分萎陷、水肿、正常呼吸状态下血容量提高、肿瘤性增生[4]。由于CT的分辨率得到提高,所以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率也逐渐增加。实际上除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中能够发现肺磨玻璃结节,纤维化、局灶性出血、炎性病变、等也能够发现[5],所以鉴别肺磨玻璃结节存在明显难度,并且诊断及鉴别肺磨玻璃结节的结果会对后续处理形成直接影响,决定者是应该实施手术切除,还是保守观察随访,还是给予穿刺处理。PET/CT技术的出现使临床诊断肺部疾病有了新的方法,其为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刘晓飞等[3]收集17例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影像资料,回顾患者的吸烟史、性别、病灶代谢、病灶形态学,结果表明,PET/CT诊断“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准确性为88.2%,误诊率11.8%,PET/CT对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2 孤立性肺结节

影像学检查孤立性肺结节(SPN)能够发现复杂且多变的表现,诊断中难以准确定性。国外有学者SPN患者共116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为错构瘤,5%为孤立性肺转移,54%为炎性肉芽肿,2%为支气管腺瘤,33%为恶性。恶性结节具备供血异常、分叶、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偏心性钙化等特点;良性结节中心性钙化、多发、弥散、边界平滑。CT是常用SPN诊断的一种方法,SPN鉴别具体是按照良恶性结节形态特点完成,不过缺乏较高准确性。PET/CT优点包括功能显像、形态显像,有助于帮助鉴别SPN良恶性病变。Yi等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PET/CT对患者SPN诊断的灵敏性为96%、特异性为93%,准确性为93%,CT分别为88%、81%、85%。

1.3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价值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出现及增殖期间经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由于机体对肿瘤细胞产生反应而出现的物质,能够将肿瘤细胞的存在以及生长情况比较转缺的反映出来,不过肿瘤标志物没有足够的特异性。当前应用较多的一类肿瘤标记物为血清癌胚抗原(CEA),有助于临床监测肺癌的早期复发、转移、疗效情况。PET/CT作为分子生物影像技术的一种类,具备较高应用价值,不过缺乏良好敏感性及特异性。我国有学者对肺癌术后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血清CEA检测结果、PET/CT显像资料,结果显示,进行血清CEA检测及实施PET/CT检查能够使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符合率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肺癌术后选择治疗方案及进行再分期,同时也有助于监测肺癌术后随访情况

2 对肺癌分期的作用

相关指南表示,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以临床准确分期为前提。临床准确分期能够减少非必要性手术治疗,减少创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另外能够防止由于过高分期丧失彻底治疗根治的可能。按照肺癌TNM分期,PET/CT可以按照肿瘤的生物代谢信息及解剖形态学信息将病变基本情况体现出来,肺癌分期更为准确。Li等回顾性分析Ⅰ期肺癌患者200例,均接受PET/CT检查,实施肺癌根治术,得到病理检查确诊,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44%,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78%,阳性预测值为29%,阴性预测值为91%,PET/CT使得早期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分期有了更高的准确性[6]。

3 指导纵隔淋巴结手术清除方式

肺癌转移途径中淋巴转移的出现率较高,清扫肺门纵隔淋巴结是当前手术治疗肺癌的重要方法,不过当前还没有统一结论选择哪种清扫方式最为有效,也没有结论显示怎样对清扫范围进行确定。既往影像学上诊断淋巴结有无转移是以直径>1 cm作为判断标准。PET/CT指引组是重点清扫了PET/CT中阳性或者可疑阳性的淋巴结区域,其余的则进行淋巴结采样:对照组对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进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PET/CT指引组切除的淋巴结为281枚,病理证实转移数为182枚,阳性率为64.77%;对照组切除的淋巴结为763枚,病理证实转移数为266枚,阳性率为34.86%,该研究表明PET/CT指引比系统性切除的淋巴结病理阳性率高。国外有学者回顾性分析患者219例,均实施CT、PET/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确诊为临床Ⅰ期,对患者实施肺癌切除术治疗、系统性淋巴结清除术治疗,所有患者都得到病理检查确诊。其中132例患者出现转移的淋巴结SUV值超过2.0。

4 在远处器官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肺癌伴肾上腺转移发生率高,CT和MRI诊断肾上腺转移瘤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方法,利用其实施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很高,不过无法准确完成疾病的定性诊断。PET/CT作为一种新型影像技术,能够结合功能代谢显像、解剖形态显像,在诊断、分期、判断恶性肿瘤疗效各个方面的价值都非常突出。丁重阳等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PET/CT检查同时诊断为肾上腺转移瘤及良性病变的肺癌患者的PET/CT显像资料,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的大小(短径)、CT值及SUVmax并进行统计分析。肺癌肾上腺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5%、76.5%及88.9%,阳性预测值为91.5%,阴性预测值为81.3%。PET/CT诊断肺癌肾上腺转移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均比较突出;以SUVmax>3.5作为诊断标准,可较好的诊断出肾上腺转移瘤和肾上腺良性病变[7]。

5 在放疗中的作用

在放射治疗中应用PET/CT功能显像有明显价值。PET/CT代谢靶区能够对勾画传统CT靶区形成指导,对肿瘤靶区范围进行比较精确的界定;放疗计划按照PET/CT靶区进行制订,能够避免肿瘤野内出现复发,同时能够避免损伤正常组织。PET/CT可将肿瘤组织、临近正常肺组织进行准确鉴别,对于勾画肺癌靶区有突出价值。有助于肺癌患者早期精确制定靶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评估患者预后。有学者发现在放疗前实施PET/CT检查,能够精确定位FDG高摄取的部位,相当于放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同时可以防止放射性损伤正常组织。

6 早期预测及评价疗效及预后

评价治疗后肿瘤患者的疗效,使治疗效果较差的肺癌患者得到及时发现,帮助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大程度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帮助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治疗后肿瘤活性下降明显,不过形态学上的变化较慢,CT无法及时对到肿瘤形态改变进行探测,不能及时了解肿瘤代谢实时信息。PET/CT检测肿瘤代谢信息,因此能够评价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7 结 语

PET/CT结合功能代谢、解剖学信息,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实现准确分期,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比较高。PET/CT检查安全、不会形成创伤,早期诊断肺癌优势明显,之后技术设备会不断提高,临床经验会得到更多积累,当前存在的不足会逐渐得到完善。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决策、疗效评价及预后预测等多个方面,PET/CT应用的前景都会非常广阔。

[1]AhmedinJemal, DVM, PhD, Freddie Bray,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J]. CLIN,2011,61:69-90.

[2]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3]刘晓飞,姚 昊,王志忠,等.18F-FDG PET/CT对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5):1090-1093.

[4]陈道礼,张大听.肿瘤标记物在肺癌复发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4):4082-4084.

[5]艾书跃,袁 梅,杨凤娇,等.血清CEA联合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4,3(2):21-24.

[6]付涧兰,张延军.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4:1-43.

[7]吴仪仪,张 建,左长京,等.PET/CT与增强CT对肺癌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0):1846-1848.

R734.2

A

ISSN.2095-8242.2017.063.12469.02

周茂荣(1975-),男,内蒙古包头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张 钰

猜你喜欢

回顾性准确性结节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