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2017-03-07钢,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3期
关键词:面罩性肺炎呼吸衰竭

刘 钢,吴 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22)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刘 钢,吴 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22)

我院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13例,经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痊愈10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救治成功率为76.9%,临床效果满意。笔者认为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中,有效的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提高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肾移植;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护理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但肾移植后患者抵抗力较差,再加上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患者感染的机会增多[1]。其中肺部感染是患者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肺部感染后,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治疗。近年来,无创通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我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3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患者13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6.2±4.8)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气促,肺部体征多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所有病例均符合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

全部患者需入住呼吸监护病房,使用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时间视患者肺功能情况连续或间断使用,同时使用有效抗生素,根据病情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1.3 治疗结果

患者痊愈10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救治成功率为76.9%。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和指导

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而言,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心理、身体、财力均经受了较大的创伤,术后又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心理极度焦虑、脆弱,面对陌生的通气设备,往往会感到恐惧,因此,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为其创造舒适的环境,使用温暖的眼神,和蔼的话语,体贴的护理动作让患者感到舒适、温暖、有安全感。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强调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和本院救治成功的范例,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对待疾病和医院治疗。向患者讲解无创面罩的佩戴方法,教会其以鼻呼吸为主,以防止用口吸气带来人机不协调产生的不适感。本组2例患者在开始进行机械通气时心理紧张,不能同步,耐心疏导后,嘱患者放松、深呼吸,之后配合良好。

2.2 一般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的参数,准确记录出入量,控制液体速度,患者免疫力低下,保证病房和患者个人的卫生,房间定时通风,采用紫外线消毒,2次/d,消毒液拖地,3次/d,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给予患者口腔护理,3次/d,外阴擦拭,1次/d,勤翻身拍背,预防褥疮,避免其他部位出现破损和感染。

2.3 无创机械通气护理

2.3.1 面罩护理

根据患者的脸型选择合适的面罩,调整固定带,使面罩与脸部紧贴不漏气,面部极度消瘦的患者使用棉垫垫衬,保证面罩的密闭、舒适。要保持面罩压迫部位的皮肤清洁,必要时采用纱布垫衬,避免压迫性损伤,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皮肤破损,创面清洁后,每日涂抹金霉素软膏,7天后痊愈。

2.3.2 严密观察病情

在无创机械通气开始的4~8 h,由医生和护士一起参与床旁监护,严密监视人机配合情况,机械通气20 min后开始检测血气分析,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患者的P、R、BP、SpO2变化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并备齐各种急救药品与器材,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2.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多饮水,教会其有效咳嗽,患者排痰不便时,要进行协助,帮其翻身、拍背、雾化,以利于痰液排出,适时进行吸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必要时行纤支镜下吸痰。本组未发生因气道引流不畅而导致感染加重的情况。

3 讨 论

肾移植后患者抵抗力较差,再加上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患者极容易导致感染,其中肺部感染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肺部感染后,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一旦并发呼吸衰竭,则病情凶险,预后较差。

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点,早期采用机械通气能够提高血氧分压,改善肺换气功能,纠正组织缺氧状态,在呼吸衰竭的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无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口、鼻面罩与呼吸机相连进行通气治疗,不插管,不切开,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留了患者的生理性咳嗽,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采取无创通气,患者能正常的进食、吞咽、说活,相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更加人性化,其不仅是临床治疗的技术,也是临床治疗艺术的体现。治疗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使患者了解并正确对待无创机械通气,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严密细致的临床观察能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和NIPPV参数设置是否合理,便于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处理。

[1]王 汇,盛赛花.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72-7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199-201.

R473.6

A

ISSN.2095-8242.2017.063.12466.01

张 钰

猜你喜欢

面罩性肺炎呼吸衰竭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