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2017-03-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3期
关键词:标本检验满意度

金 迪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卫生院,北京 101113)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金 迪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卫生院,北京 101113)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与我院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案研究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对检验人员的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医学检验采用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检验人员医疗服务满意度。

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就医频次也随之增加,而就医过程中检验结果的准确率直接影响着最终治疗效果[1]。若检验人员实施检验过程中出现混淆药剂仪器、检验单与患者名不匹配、操作计算错误等,可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损失,从而降低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患者120例展开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与我院实施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案研究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5.34±5.12)岁。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23±5.0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核对检验单、标本采取与储存、标本再处理等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①检验前标本信息控制管理。采集检验标本前要求患者禁止食用高脂肪食物,保证24 h内无酒精摄入,随后在其空腹状态下采集,在将标本送往检验科前送检人员应仔细检查标本信息是否完善准确,确认后方可将其送检,检验科人员应核对信息是否有效,确认无误后再签字接收;②实验设备与实验试剂的质控管理。对医院购进的所有检验试剂采用数字化管理做好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仪器稳定无故障并做好保养记录以及每一批试剂在有效期内被及时使用;③检验环节的质控管理。建立健全的检验科工作管理制度、质量标准、考核制度等,使工作流程得以顺利进展,同时加强对检验人员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处理紧急事件能好了同时提高其对工作的积极性;④检验报告管理。对检验报告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所有信息进行归档整理,以便对检验结果的有效查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措施实施后在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对检验人员服务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总分10分,>8分为非常满意,6~8分为满意,<6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仪器未定期校准2例,标本采取不合格3例,与患者沟通不到位1例,检验单与患者不匹配1例,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67%(7/60);对照组发生仪器未定期校准4例,标本采取不合格12例,与患者沟通不到位6例,检验单与患者不匹配5例,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5.00%(27/6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16,P<0.05)。

2.2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检验评价非常满意为37例,满意18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91.67%(55/60);对照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25例,不满意22例,总满意率为63.33%(38/60);两组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11,P<0.05)。

3 讨 论

临床检验医学在诊疗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其检验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质量控制管理在医学检验环节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标本采取不合格、仪器未定期校准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检验服务的满意度。在本次质量控制管理实施方案中,检验前标本信息控制管理可确保标本信息的完整准确性,避免检验单与患者不匹配的发生;实验设备与实验试剂的质控管理可避免因试剂过期使用而使检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后果;检验环节质控管理通过建立全面统一的管理制度可在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展的同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检验报告管理通过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信息归类录入档案,有利于对检验结果的查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应用于医学检验重要环节中可有效减少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检验误差,并提高患者对临床检验服务满意度。

[1]周 睿,秦妍妍,郭 健,等.北京地区142家医疗机构互认实验室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及临床检验专业室内质量控制现况调查[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2):922-929.

[2]张 虹.浅议基层单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1):293-293.

R197.39

B

ISSN.2095-8242.2017.063.12454.01

刘欣悦

猜你喜欢

标本检验满意度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