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及避免措施

2017-03-07王艳春辛程远王月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3期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陈 为,王艳春,辛程远,王月鹏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13)

・医学教育・

地方本科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及避免措施

陈 为,王艳春,辛程远,王月鹏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13)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目前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受到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病原生物学课程是研究病原体的课程,不可避免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病原生物学相关实验。实验室教师和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需要提起重视,提高生物安全性的操作意识,结合传统实验教学经验和目前教育新形势,如何看待生物安全问题以及采取哪些新举措,值得深思和探讨。

病原生物学;生物安全;避免措施

广义的生物安全是指生物因子(天然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基因改造和转基因生物等)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威胁(风险)[1]。

病原生物实验室主要是用来进行病原生物学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场所,针对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来讲,具体的生物安全问题就是指教学实验中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由于操作不慎或处理不严格,导致的人员感染,甚至对外传播造成的一系列问题[2],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日常活动的基本要求。

1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病原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安全现状

生物安全问题主要是实验室中的致病病原物对实验室人员造成感染,同时由实验室人员传播到社会中。目前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病原生物学的实验内容,涉及的细菌有17种,真菌3种,寄生性的蛲虫2~3种,其中具有致病和传播性的有9种,机会致病的有6种。地方本科医学院校的微生物教学实验室多数为BSL2级实验室,一般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活动[3]。常规的实验教学,若生物安全方面做到位,因此不会出现大的群体性的生物安全问题。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高的学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进行训练,病原体的研究对于人类控制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诊治预防均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病原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生必须经历的培养阶段[4]。所以病原生物学实验中的生物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出现生物安全的环节主要是操作的病原体、操作人员以及实验废物。对于实验室中出现的一些生物安全问题,多是因为操作过程中人为失误或者是未合理使用仪器等而导致实验室出现感染或上伤害问题。

2 防止生物安全危险事故的防范措施

首先,作为实验室的主体,应当从教师着手,提升其生物安全管理的意识以及操作教学的水平。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才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实验室操作中尽可能减少失误和操作不当的现象。老师的安全实验意识和科学的操作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其产生影响,尽可能的减少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污染[5]。

另外,需要加强管理与制度建设。定期不定期开展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及规范教育,包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概念和法规,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以及实验室分级管理、安全操作,实验室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程序等要求[6]。

在实验室建设上,要加强同生物安全等级相符合的硬件配套,比如要安装有通风装置的生物安全柜,更新超净工作台等装置,高配低用即高级别建设低等级使用生物安全类实验室等。

学生方面要强化学生对生物安全的认识。进入实验室前搞实验室安全的专题培训,让学生熟悉“什么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的意义”、“生物危害警告标志”、“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级”、“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实验课之前,要基于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习实验室相关的规则,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在学生具体操作实验中给予引导同时加强监督。医学院实验室对学生的穿着都有规定,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符合实验室穿戴要求的规定,实验室环境、实验室中存在的病毒等可致病的微生物,使学生能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在实验课堂上,老师要清楚的给学生师范实验过程和动作,先仔细演示再让学生操作。在学生自己操作的时候,要多看,多走动,提高警惕,做好督导,对于操作不规范以及危险较大的行为要及时改正,同时多向学生强调无菌理念。

最后,建议引进虚拟仿真实验辅助实验教学。将致病性和传染性的病原生物学实验通过信息化技术,制作成虚拟实验,通过模拟操作让学生深入学习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从而避免感染的可能性。

[1]马新博,宫汝飞,刘珍莲,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实施生物安全教学措施的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5564-5565.

[2]王 欢,宋 鸿,周艳萌.本科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问题[J].中国培训,2015(5X):95-95.

[3]王俊丽,崔长海,聂国兴,卢龙斗.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6):427-429.

[4]李秀真,杨媛媛,薛庆节,等.医学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1):22-27.

[5]赵振宇.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4):40-42.

[6]徐 丹,陈玉凤,栾明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3(28):37-37.

R-4

A

ISSN.2095-8242.2017.063.12446.01

刘欣悦

猜你喜欢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