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对比

2017-03-07袁其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3期
关键词:多潘立酮帕罗西功能性

袁其锦

(江苏省滨海县第三中学医务室,江苏 盐城 224000)

不同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对比

袁其锦

(江苏省滨海县第三中学医务室,江苏 盐城 224000)

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校到校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给予A组患者多潘立酮治疗,给予B组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给予C组多潘立酮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嗳气、上覆胀痛、早饱症状的平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不良症状评分均均有所降低,其中C组患者的不良症状评分较A组和B组都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的说来,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潘立酮;帕罗西汀

在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恶心、嗳气、呕吐、早饱、上腹有灼热感等各种症状。该疾病的发病部位是十二指肠和胃[1]。在本研究中,选取到校医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进行探讨分析,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多潘立酮、帕罗西汀以及两中药物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三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校到校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三组患者经诊断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均排除糖尿病、肾脏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5.1±1.2)岁;B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14.9±1.1)岁;C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5.2±1.4)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生活习惯的调理治疗,患者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使用非甾体类药物[2]。为了缓解患者上腹部疼痛,给予患者5 mg/次,3次/d的莫沙必利治疗,于每餐之前服用;以及20 mg/次,1次/d的呗拉唑治疗,于早上服用。

1.3 评价指标

对三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其中有效为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完全消失,好转表现为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无效表现为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嗳气、早饱以及上腹胀痛症状进行评分,其中,0分为患者没有这些不良症状,1分为患者不良症状有所缓解,2分为患者经常出现不良症状,对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嗳气、上覆胀痛、早饱症状的平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不良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C组患者的不良症状评分较A组和B组都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0例A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26.7%(8例),治疗好转率为50%(15例),治疗无效率为23.3%(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23例);30例B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30%(9例),治疗好转率为50%(15例),治疗无效率为20%(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24例);30例C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53.3%(16例),治疗好转率为40%(12例),治疗无效率为6.7%(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例)。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A组和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都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的消化内科疾病,其胃肠动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都有可能是影响该疾病的因素,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需要将抗消化不良药物与抗焦虑抑郁症药物联合使用,这样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抗消化不良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抗焦虑抑郁症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两类药物能相互之间构成良性循环,进而使疾病的治疗效率得到提高。在本研究中,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的A组患者和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B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都没有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帕罗西汀的总有效率高,由此可见,抗焦虑抑郁症的要去与抗消化不良的药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效果。

[1]郑复鹏,王韶华,谢永强,等.不同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状态患者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5):570-573.

[2]闫志辉,崔立红,浦 江,等.不同方法治疗海军部队人员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6):102-105.

R573

B

ISSN.2095-8242.2017.063.12352.01

刘欣悦

猜你喜欢

多潘立酮帕罗西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