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房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

2017-03-07马丽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3期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助产

汪 霞,马丽娜

(西安一四一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89)

产房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

汪 霞,马丽娜

(西安一四一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89)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中无法明确的有害因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患者伤残以及死亡结果的一种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范围广、复杂以及严重等特点。有效的护理与安全管理可确保母婴的安全,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风险,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予以防治,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产房;防范措施

随着当下医疗护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医疗纠纷的频发科室[1],产房护理的工作任重道远,立足在护理助产的角度上,保障母婴安全,强化风险的管理,已成为当下助产质量管理与产房护理的重要任务[2]。本次主要针对产房护理以及助产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探讨,将其存在的原因找出,并采取对应的措施防范,旨在降低护理的差错与缺陷,密切护患关系,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1 产房护理风险与主要原因

对于产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原因,本次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产科工作的特点:①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因产房服务的对象为育龄期妇女,与一般患者不同,接诊的对象表面看仅为产妇一人,实质上还包括胎儿,而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常常是因为新生儿异常而引发的,在新生儿异常现象中,最多见的便是新生儿窒息,但处理难度最大的却是脑瘫。②工作性质具有特殊性:产科是针对安全妊娠与分娩开展的,尽管妊娠与分娩均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历程,但妊娠与分娩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无一不对产妇的分娩结局造成影响,外加不确定的分娩时间,难产、急产事件时有发生,因而促使产房成为医疗纠纷的高危科室;对助产士来说,因工作关系,常常需要接触剪刀、缝针等利器,以及患者的分泌物、体液与血液,这便导致助产士长期处于职业性危险因素高危环境中,使其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及情绪增加,进而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其次是产科护理操作方面的风险及相关管因素,如下:

1.1 药物使用错误

抢救时由于执行口头医嘱或者未按照医嘱用药,导致药物用错。

1.2 阴道异物遗留

将缝合针或者纱布遗留在产妇的阴道内。原因在于使用前后物品未作仔细清点;结束缝合后未行肛门、阴道检查。

1.3 新生儿受伤

在处理新生儿时出现脐带碘酒灼伤、锐器碰伤、摔伤或者辐射保暖台温度过高烤伤。

1.4 产妇滑倒或者坠床

与病床未加床档[3]、镇静剂应用以及地面过度湿滑有关。

1.5 新生儿抱错

未严格核对;新生儿腕带或者胸牌系错。

1.6 分娩并发症

1.6.1 羊水栓塞:宫缩时人工破膜或者宫缩过强胎膜自然破裂。

1.6.2 会阴Ⅲ度裂伤:会阴保护方式不当;人工加压子宫底,导致胎头较快分娩[4];产妇配合度较低。

1.6.3 脐带脱垂:羊水过多、头盆不称、胎位异常。

1.6.4 子宫破裂:在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时,缩宫素的滴速或者浓度调整不当;产道或者胎位异常导致梗阻性难产;分娩时对子宫底人工加压。

1.6.5 新生儿窒息: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情况未能及时纠正;出生后未及时建立呼吸。

1.6.6 新生儿产伤:骨折、臂丛神经损伤[5]、头皮血肿以及颅内出血;肩难产;产程延长;不熟练的助产技术,对胎头用力按压;臀位助产过程中对上下肢用力牵拉。

1.6.7 交叉感染:产妇的抵抗力较低;未落实院内感染措施;产妇相关知识缺乏。

1.6.8 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胎盘或者胎膜残留;子宫收缩乏力。

1.6.9 新任助产士护理风险与法律意识不强。

1.6.10 阴道壁血肿:产妇阴道黏膜未破而形成血肿,在进行缝合时未及时采取开窗缝合;缝合后留有死腔;不规范的伤口缝合。

2 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对于产科工作特点方面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预防,其一、密切护患沟通,提高服务水平。当下产科患者投诉原因中,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医护人员耐心的缺乏,对于患者的疑问仅作简单解释,导致沟通障碍。因产妇对妊娠分娩知识较缺乏,难以理解妊娠期、产时与产后并发症的复杂性,在产妇进入待产室时,若助产士未加强其分娩知识的宣教,未及时将产妇产程进展的情况同家属告知,一旦发生意外或异常情况,则会使产妇或其家属产生责怪心理,将全部责任归咎于助产士,因此需密切护患交流,提高产前、产时以及产后这三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及时消除产妇的疑惑,给予其心理疏导,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在产妇分娩时,助产士应及时回答产妇家属的问题,向其通报产程的进展情况,消除其不安与紧张的情绪;产后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细致周到的临床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工作前,告知产妇可能出现的情况,必要时可履行对应的签字手续,征求患者的同意,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有效预防医疗纠纷;此外还需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并建设健全安全系统,避免出现人为的差错,同时,加强助产士的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和法律教育,也是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助产士产科护理操作的防范对策有:(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照医嘱开展抢救,对于口头医嘱需复述确认后,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所有用药双人严格查对确认后执行。

(2)接生前、后对用品仔细清点,压迫止血应用有尾纱布,于阴道口留下尾线;结束缝合后取出有尾纱布常规检查阴道和肛门。

(3)手抱新生儿时,防止硬物碰撞;消毒脐带时,避免碘酒溅到婴儿身上灼伤皮肤;应用新生儿辐射保暖台前将温度调整好,以免烤伤;新生儿运送时需使用平车转运,以免摔伤。

(4)产妇床设置床档;挂坠床警示牌,地面清洁后放置防滑警示牌,清洁前后均需保证地面干燥;指导产妇住院期间穿防滑鞋;应用镇静剂及采取无痛分娩时由专人进行守护。

(5)新生儿出生后先由助产士和产妇对其性别进行确认;其后由两位助产人员和产妇共同对新生儿腕带、胸卡的信息仔细核对,同时将新生儿腕带、胸卡系好;在护送产妇及婴儿回产后休养室时助产士与病区护士、产妇及家属做好三方交接,履行签字确认手续并入病历;对新生儿进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时严格落实新生儿查对制度,做好交接并仔细记录。

(6)把握分娩时机,熟练掌握接产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确保产妇会阴部得到有效保护并控制好胎头娩出的速度,注意接产的手法;产程中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告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子宫底不恰当加压、子宫破裂。在宫缩间歇期破膜,破膜时立即监测胎心,以防脐带脱垂;严格使用缩宫素,缩宫素引产需由专人守护,并对滴速与剂量及时调整,若宫缩过强,须停止,同时告知医师协助其处理。嘱产妇卧床休息,尽量少做不必要的阴道和肛门检查。按解剖结构逐层缝合会阴伤口,不留死腔;结束缝合后常规行肛门与阴道检查。落实好院内感染措施,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与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卫生管理,提高助产人员的感染意识与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产科助产士的风险防范意识。

3 讨 论

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的进行护理才能保障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体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故而为有效避免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需及时评估风险因素,将其存在的原因找出,提高助产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助产时严格遵循院内各项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进行,并提高其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与自我防护意识,尽最大可能降低护理差错出现的机率,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才能有效保障母婴安全,为孕产妇提供高质量、安全、温馨、优质的护理服务。

[1]韩翠存.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834-835.

[2]陆 丽,钟丽红,代 莉,等.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126-127.

[3]张菊芬.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探索[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5):225.

[4]严秀清.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4):148.

[5]王雅娟.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62-263.

R473.71

A

ISSN.2095-8242.2017.063.12411.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产房助产士助产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