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预防治疗及其效果观察

2017-03-07张占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内置髓内螺钉

张占福

(山西同煤集团煤峪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3)

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预防治疗及其效果观察

张占福

(山西同煤集团煤峪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3)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预防治疗及其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的股骨中上段骨折患者72例进行随访,对再次骨折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再次骨折患者的例数,总结防治的方法。结果在手术之后出现内置物断裂而再骨折或者是内置物周围再骨折8例(11.11%)。而再骨折的四个原因,就是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内置物的选择和手术适应症的把握,骨质疏松以及内置物的安放和术中操作技巧。结论操作正确规范和早期植骨,正确掌握内置物的手术使用征和选择,早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预防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发生。

再骨折;股骨中上段骨折;内置物

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常见的多发骨折,预后较差,治疗的难度比较大,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残疾或者是走向死亡。伴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以及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所导致的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提升,是因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增加,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的增加。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治疗方法已经渐渐地趋于成熟和合理化。然而,因为老年患者自身所具有的特色,所以死亡率进一步的提升,并发症的难度较大且比较多,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现在社会急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就是怎样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后再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的股骨中上段骨折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的,就是其中8例再次发生骨折的患者,包括男3例,女5例,年龄62~92岁。再次骨折患者8例中,城镇户口2例,农村户口6例;螺旋性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4例,斜形骨折2例,横形骨折1例;中断骨折3例,上段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6例,开放性骨折2例;锁定钢板3例,普通加压钢板2例,髓内针3例;断裂的时间最晚在术后的一年半,最早在术后的14天,1例发生于1年之后的钢板断裂,7例发生于手术之后的3~6个月的时间之中。

1.2 方法

采取的是保守治疗2例,有连续性骨痂生长后扶双拐下床负重或者是不负重活动,所行股骨髁上牵引小夹板外固定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骨性愈合之后取出断裂内固定,骨折达临床愈合;采取开放手术6例,重新进行内固定之前,需要先将断裂的内固定取出,在其中行加压钢板内固定4例,行髓内针固定2例,都采取的是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术。在手术之后就可以开始行髁关节屈曲背伸以及股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患者在手术之后的2~3个月的时间可以扶拐下床部分负重锻炼,膝关节被动屈伸锻炼的是在1周之后。

2 结 果

不可以耐受手术的采取股骨髁上牵引术,因为所选取的病例,年龄普遍较大,能够得到骨性愈合的时间是3个半月~7个半月的时间,5个月的时间就是平均愈合的时间;而股骨交锁髓内固定加植手术及可耐受手术的采取钢板。

3 讨 论

应该按照患者的骨质情况、骨折的类型、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对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进行治疗。对本组的病例进行分析,下述为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

3.1 患者依从性差

患者不恰当的负重以及过早的功能锻炼;不充足的营养摄入;没有对系统性疾病进行很好的控制,这些都是患者依从性较差的主要表现。本组病例手术失败,基本上都和患者的依从性差具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功能指导和锻炼都没有得到正规的指导,并且没有很好的贯彻医生的医嘱。

3.2 骨质疏松

高龄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是比较差的,并且骨质疏松多发,外科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较高,系统性合并症比较多。因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进行恢复骨折部位、骨折、整复固定的功能,应该在建立在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之上,且骨折之后需要长时间的制动、卧床,死亡率高、并发症多。但是所导致的后期骨折复位丢失,骨载荷能力下降,是因为骨质疏松初始固定不可靠,股质量差,所以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发生。应该先对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进行评估,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外科治疗之前,促使手术尽可能的安全、简便、有效,不强求解剖复位,着重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要求内固定要坚固牢靠,尽可能的避免对松质骨进行过度的压缩,为了加强内固定的稳定性,必要的时候可以应用股增强技术于内固定周围;切开复位应该以间接复位为主,尽可能的减小组织创伤。就是因为单纯的强调骨折的坚强固定和解剖复位,忽略了老年患者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因此就走进了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却不去关心患者周围组织的干扰以及自身创伤的大小,最终导致骨折的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直至内固定断裂,再骨折发生。

3.3 不当的骨折类型内固定器械的选择

(1)锁定钢板使用不当:骨折端位移、螺钉或者是钢板断裂、螺钉切割骨皮质、螺钉松动等,都是锁定钢板内固定失败的主要表现。股块上或者是股块远近端,锁定螺钉使用的较多或者是较少,过于强调单皮质螺钉固定,将锁定螺钉改用普通螺钉固定等,都是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本组中有2例钢板所出现的应力疲劳断裂,是因为使用螺钉较多,导致应力集中于钢板的某一点。有1例螺钉的断裂,是因为使用了较少的螺钉,因此致使钢板应力集中于少数的螺钉,钢板的应力没有得到平均的分布,2例的螺钉松动拔出,是因为使用单皮质螺钉固定;(2)固定螺钉不足或者是钢板较短:在使用钢板固定的时候,应当对生物应力的大小和骨折处的直径进行充分的考虑,骨折远近端的螺钉应足够,钢板应当具备足够的长度。假设钢板置于偏向骨折的近端或者是远端,有可能会导致内固定失效,因为钢板的长度在通常的情况下是骨干直径的4~5倍。本组病例有1例钢板偏于骨折的一端,一端的固定螺钉多于另一端3枚,负重活动之后钢板应力疲劳,致使钢板的应力中心偏离骨折断端,致使内固定失效;(3)髓内固定使用不当:在骨折愈合之前或者是之后,都会有髓内钉失败的发生。在愈合之前,特别是在髓内钉材质较差、过细或者是过短的时候,更加容易产生,通常情况下会发生内置物的应力集中发生金属的疲劳。本组髓内钉有1例因为骨折是不稳定骨折,骨折延迟愈合致使髓内钉应力疲劳断裂,髓内针使用静力性固定,1例因为内置物选择不当造成失效。

通过对本组失败病例所进行的治疗和分析,老年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合并症,其具有着自身的特点,手术之后的依从性比较差,手术风险较大,预后往往较差,治疗的难度大。所以,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应该在手术之前积极的治疗合并症,严格的把握手术的适应症,对骨质治疗的同时抗骨质疏松治疗,早期积极的进行自体骨移植。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手术之后跟踪指导,进行随访。总而言之,通过医患双方共同的配合及能力,老年患者将会得到良性康复。

[1] 吴泉州,黄淑明,蔡奇勋.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治疗儿童股骨中上段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4,(10):809-814.

[2] 郑水长,张绍安,魏新军,程 峰.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后再骨折原因分析及治疗[J].河南医学研究,2014,(09):105-106.

[3] 李晓莉.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与康复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67-368.

[4] 应挺君.PFNA固定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07):97-101.

R658.3

B

ISSN.2095-8242.2017.050.9763.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内置髓内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内置电子游戏的运动鞋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