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浪漫时代的消亡

2017-03-06张玉姝

戏剧之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暴力美学音乐

张玉姝

【摘 要】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讲述了淞沪战役前夕,围绕在上海滩风云显赫的黑帮大佬陆先生周边各色人物不同命运的故事。本文从叙事手法、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以及电影配乐三个方面对该片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非线性叙事;暴力美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44-02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日本准备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一大批间谍潜伏在上海。上海帮派大佬陆先生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日本人为了进一步瓦解上海,抛出和陆先生合作的“橄榄枝”,在遭到婉拒之后,一场暗杀阴谋开始酝酿。影片以这场暗杀为开端,讲述了围绕在陆先生周边的各色人物,在这个动荡年代下命运的变迁。

一、拼图式的非线性叙事风格

电影的叙事分为线性叙事和非线性叙事两种。常规电影拍摄手法都是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情节和细节的安排和铺垫,故事的发展有起因、高潮、结果,导演按着事件的因果关系、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完成影片的拍摄。而非线性叙事完全颠覆了线性叙事的思维习惯,是反传统、反主流的叙事模式,故事情节被导演处理得四分五裂,单一线性时间被分割。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时间跨度从1934年到1949年,在长达15年的时间中,程耳导演刻意打破了时间顺序,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和倒叙,将电影分成了几个部分拼贴而成。也就是说,《罗曼蒂克消亡史》采用了现代影片中极为推崇的非线性叙事方式。

电影第一部分开始于1937年,正直淞沪战役前期,为了实施瓦解上海的计划,日本军官向上海的帮派大佬陆先生提出了合作要求。在遭到陆先生的拒绝后,接受了帮派老二的橄榄枝,一场暗杀阴谋在酝酿之中。以管家王妈的死为起点,之后陆先生全家被灭门,整个帮派受到重创,陆先生带着幸存的侄儿和贴身手下到了香港避难。

导演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故事切回到了三年前,这是影片的第二部分。三年前,陆先生跟交际花小六结婚,小六耐不住寂寞,与电影明星发生私情被撞破。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也为了保住小六的命,陆先生委派自己的妹夫渡部将小六和她的情夫一道送去苏州。途中,渡部杀掉了司机和小六的情夫,强奸了小六,这时候渡部的形象和影片开头穿着考究的长袍、说着标准上海话、爱老婆和孩子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好男人”形象轰然崩塌。

之后,电影又插叙了一段“电影皇后”吴小姐的故事。吴小姐因为风流丈夫被抓求助于陆先生,而被戴先生看上。其丈夫为了钱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她,最后,吴小姐委身于戴先生。接着电影再一次切回到了1937年,本该中枪而亡的渡部却吹着悠扬的口哨,导演这时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讲述了渡部假装中枪,杀死了陆先生,从而揭露了他是日本特务机关派到陆先生身边的“卧底”,小六一直被渡部囚禁在日料店沦为性奴。

影片第三部分主要讲述的是陆先生的复仇。陆先生派自己的贴身手下杀死背叛自己的老二,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救出了在救助中心的小六,最后杀死了在难民营里的渡部。影片通过这样的叙事手法营造了很大的悬念,故事一环扣一环,带动了观众的情绪,将导演的思想最大化表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影体验。

二、浪漫中充盈着暴力美学

所谓暴力美学,追求的是一种形式美,是通过暴力手段进行展示,是对美另类的探索和表现,它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很多导演都试图把暴力和美结合起来,构建影视的整体美,虽然残酷和血腥,但是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刺激。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死亡占了很大的部分,但是并没让观众感到不适,这就是将暴力美学融入到了电影之中。

暴力美学所展现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能是暴力的,即使是暴力也有美的一面,将其展示出来,让人们意识不到这是一种暴力,这就是暴力美学的精髓所在。例如,影片开始,陆先生为了被关押的罢工工人和政府官员谈判,他送给官员夫人一个翡翠镯子,但政府官员仍然不说出工人被关押的地方,陆先生派人收回了礼物,打开礼物盒子,里面是官员夫人带镯子的断手,十几秒钟的特写镜头并没有让观众感到不适,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的美感。

暴力美学作为电影的一种宣泄途径,试图通过揭示血腥与暴力的丑陋来演绎人性,同时也用血腥和暴力构建纯粹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感受到暴力美学的内涵。

王传君和杜江在影片中饰演了陆先生帮派中的两个小弟,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单纯的赚钱。其中杜江饰演的是一个有心上人的“童子鸡”,王传君饰演的小弟一直跟他灌输二十岁之前一定要“开苞”的思想,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童子鸡”的表情总是尴尬羞涩的,将一个纯情少年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俩去执行杀死政府官员的任务时,“童子鸡”二话没说抡起铁锨对着坑里的人一顿狂拍,任由鲜血溅到自己的脸上,眼睛眨都没眨,凶狠阴森的表情让人毛骨悚然,将黑帮小弟的狠、准、残暴表现得入木三分。随后转身又和自己的同伴开始说笑,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前后反差将其本性完美表现出来。

暴力美学是通过暴力手段进行展示的一种形式美。陆家大宅镜头扫过,一地横躺的尸体,陆先生从尸体中间走过,见到了自己最重要的亲人——儿子和妹妹,短短十几秒镜头将现实的残酷无限放大,满地凄凉。

三、画龙点睛的电影配乐

故事的场景大都发生在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西洋音乐已经出现,导演在音乐的运用上跳出了旧上海音乐的套路。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配乐大部分采用的是西洋古典音乐。

在影片开头,导演用一个俯拍镜头,缓缓将上海的街景、特色建筑、忙碌的人和物尽收眼底,此时钢琴曲如影随形般响起,篇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在电影的后半段,除了钢琴之外,还运用了其他乐器。例如,在“电影皇后”吴小姐和她老公演戏的这场桥段中,戏中戏中轻快戏谑的音乐,采用了钢琴和小提琴伴奏,像是卓别林默剧中的背景乐。

在插曲上面,导演运用了两首英文插曲《Where Are You,Father》和《Take Me To Shanghai》,这两首歌对故事的推动和气氛的渲染功不可没。《Where Are You,Father》这首由男童演唱的歌曲,曲调略似教堂唱诗班的赞美,配合血腥杀戮的场面,传达出一种无人能救的恐惧感。在渡部护送小六离开上海去苏州的路上,《Take Me To Shanghai》这首歌响起,导演运用了航拍的手法,汽车在荒野上行驶,车灯照亮前方,渐渐远离上海,小六即将自由的欣喜之情和以后命运的未知,这种矛盾心理愈发明显。

在人物上,导演选择了群像演绎的方式,电影中林林总总的大小人物,拼出了一幅乱世里的华丽众生相。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和背景之下,一切现实中灿烂、华丽、辉煌、美好、温馨,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罗曼蒂克消亡史》,不仅是爱情和浪漫的消亡,也是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

参考文献:

[1]謝宗玉.暴力美学:文明社会的魅影[J].文学界,2011(8).

猜你喜欢

暴力美学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