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娟的“逆袭者”之路

2017-03-06龚菁琦

华声 2017年3期
关键词:全委会高研班中国作协

龚菁琦

《凭什么是她?》,2016年12月17日,省内一家媒体专访向娟,用了这样一个大标题。后面跟着一行字,“网络作家当选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她是湖南第一个”。

凭什么是她?这一提问背后,透露的是对向娟的陌生与好奇。

在全国,同享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殊荣的网络作家仅有8位,其中不乏明星般的人物,如一年能赚1.1亿元的唐家三少、写出《芈月传》的蒋胜男等人。放眼省内,她与王跃文、汤素兰等6位老牌作家,进入新一届中国作协全委会。

向娟上一次被媒体集中报道是在2013年。当时她入选中国作协会员,开湖南网络作家之先河。中国作协会员有10773名,而从会员中产生的全委会委员的数量是210名,从10773中的一员到210中的一员,向娟默不出声3年大跨步。

人生像百米冲刺往前赶

2016年12月20日,省作协4楼创研室。

向娟独守一张办公桌,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桌上几沓申报材料,几页年终总结。一眼看去,她像一位时髦的白领:粉色的大衣,搭配一条青花瓷花纹的丝巾,脚上一双黑色长筒靴,一头微卷的齐肩长发透着女人味。

在这里,向娟拥有一个非常官方的身份: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兼工作人员,平时协助管理网络文学和撰写报告材料等。

为了进入省作协,向娟停止了一年创作,做了一纸箱子的试卷,在20多人中脱颖而出。去年她39岁,终成为省作协一名工作人员。

在此之前,向娟其实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家国企下属企业的办公室主任。原单位的同事说她划不来,在国企工资高一倍;另一些网络作家则羡慕她能在省作协上班,工作稳定,不被生活困扰。向娟却说,“我看中的是作协的平台,钱倒是其次。我想说,哪有不付出的幸运。”

对人生的每一步,向娟都全力争取,“没有任何东西,是这世界上任何人必须或者应该给你的。”从中专毕业到进入国企,从一个秘书成长为办公室主任,从寂寂无名的网络作家到中国作协的座上宾,向娟这样点评自己,“不愿浪费一分钟,我的人生像百米冲刺一样向前赶”。

网络作家身份带来焦虑

向娟是网络作家,也是体制内的人,一边是娱乐、草根、世俗趣味,一边是传统、官方、精英意识。她承认有点刻意地把自己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情境之中。

活得如此分裂,向娟说,是源于一种身份焦虑。

“我一直在寻找角色定位,自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写作者?还是作家?” 她观察到,一个在传统文学圈闻名的作家,几乎全国人民都爱戴;但网络作家,网上再牛,在传统文学圈里也没人认识你。而认为网络文学粗糙、低俗的评价不绝于耳。

向娟时常感到,网络作家身份无法带来足够的自信,也无法确定自身社会地位和价值。“我要如何看待自己的写作在文学上的意义?或者是如何摆好网络作家的身份?”她觉得不公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传统的看法。

为了寻找答案,向娟想到向传统文学组织靠拢,一探究竟。2012年,她主动申请成为湖南作协会员。入会条件是有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但向娟的主动是有底气的。

2007年,向娟化身网络里的“天下尘埃”,创作了第一部小说《风吹向何方》,点击量令人咋舌,30亿。这一年,是网络文学野蛮生长的第八年,也是开启付费模式的第三年。网民数量不断上涨,对轻松好玩的网文需求巨大。向娟回忆,“这样的高峰,往后再难复制,几乎是时代造就了我初期的成名。”

在向娟办公室的书柜里,《梨花殇》、《苍灵渡》等网络味十足、封面唯美的书码得整整齐齐。从第一部作品之后,她保持着均匀的创作速度,拥有了一批铁粉。网络小说达到一定点击量后,有出版社找上门来,渐渐的,向娟的江湖地位确定下来。

从盲目热爱到理性认知

“月下独舞,不知那暗处赏舞之人,紫衣浮动,带起了心的流转。她在浊世中的清丽脱俗,终于将铅华荡涤干净,浣去了遍身尘埃,也敲开了生命之门……”

这是向娟作品《浣紫袂》中的一段话。

她擅长写古典小说,出版的作品封面上常被冠以“古典大神”。在她的笔下,一位千金小姐因家庭变故沦落成青楼官妓,却与腐朽的官妓制度斗争,最终废除了这一制度。

独立、执着,是向娟经常赋予主人公的个性。白天,她被世俗琐事包围,生活也常和她开玩笑,最低谷时她欠着80万元的债,还承担着家人生病的压力。晚上,她打开电脑,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生活里的感悟,投射到作品中。

进入省作协后,她发现,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间隔着一条明显的界限。两个阵营互不了解,但资源往往都向传统作家倾斜。

2013年,她来到鲁迅文学院进行短期培训。中国作协领导来到班里听取意见时,向娟一口气提了7条建议,比如,为什么网络作家不能上鲁院的高研班?为什么只能通过传统标准才能成为作协的一员,能否为网络作家开辟特殊通道?网络作家为什么不能获得创作项目支持资金?

这些呼吁激起千层浪。当年,向娟成为自己建言的获益者。一条特殊通道,将她引入中国作协。此后,各大网站的推荐、作品点击量、网络闻名程度成为网络作家进入作协的标准;出版物、文学期刊发表数量标准放低;文学品质也不似传统文学那般苛求。

之后,向娟获得两次去鲁院高研班培训的机会。但美好的感觉还没持续多久,便被一盆“冷水”泼得透心凉。

这天在高研班讨论会上,学员一一发言。一位来自文学刊物的老编辑,毫不留情地说,“网络文学都是垃圾!”这让在场的两位网络作家尴尬不已。

在高研班待的4个月,让向娟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发生着改变,从开始的盲目熱爱,到客观冷静认识。“当自己达到一个高度时,看到的世界跟之前很不同,越发看到自己的不足,会变得更加的不自信,只能督促自己更努力。”她说。

在向娟看来,“网络文学最致命的伤是文学品质。”

在付费阅读的网络世界,文章越长越赚钱。一部小说100万字随随便便,却难免拖沓啰嗦。此外,每日更新也是制约品质的关键,每天3000到1万字的写作量,让很多作者仓促上传,错字百出。为了吸引读者,很多作家也会盲目迎合。“我有认识的网络作家,依靠大数据,看哪个题材火就写哪个,包括人物设置、情节都依此推进。而网络作家很会扼住人的欲望,用暧昧、打斗、悬疑赚点击。”

商业化的侵入,扰乱了文学独立性。有人花钱买小说里人物的生死,设置情节。“曾有一个作家朋友,读者要他把男一号与女三号写成一对情侣,开1万元,不写;2万元,不写;到10万元,答应了。”向娟说。

在鲁院,向娟与传统作家有了更多的接触,也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魅力。“一个个妙语连珠,气宇轩昂的,一股子文雅气。”她反观网络作家,“你别怪人家有偏见,长期在家写稿,缺乏社交经验,显得十分青涩懵懂。”

愿做两个阵营交流纽带

向娟在传统文坛里观照一圈后,做了几件事。她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囚心》,发表在《人民文学》上;2014年,她申报了文学二级(副高职称),“在全国网络文学圈中我肯定是第一个。”这一切都显示,她在向传统文学靠拢。

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交融碰撞的浪潮里,向娟希望自己能做个摆渡人,让传统了解网络,消除偏见,利用网络,推广作品;同时,也让网络文学吸收传统文学的营养。

摘编自2017年1月6日《湘声报》

猜你喜欢

全委会高研班中国作协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 首届工笔花鸟画初级、高研班招生简章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届山水画高研班招生
湖北省社科联八届四次全委会暨颁奖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高研班学员赵凯侠心得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届霍春阳写意花鸟画高研班学习感悟选登(六)
78岁『奶奶作家』加入中国作协
发挥全委会在选人用人工作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全委会作用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何建明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