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经济数据造假,省长捅破这层纸有何深意

2017-03-06王姝

华声 2017年3期
关键词:陈求发辽宁省委辽宁

王姝

继拉票贿选案之后,辽宁再度成为关注焦点。1月17日,在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上,辽宁省长陈求发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有一段“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表述。

陈求发说,2016年,辽宁多个经济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未达标的原因,固然有“三期叠加”的影响和主观努力不够等因素,更关键的原因则在于“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陈求发表示:(多个经济指标未达标)主要原因是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思路一度背离中央的决策部署,背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含有水分。

“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数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压力有多大?水分有多水?

陈求发说,“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那么这个压力有多大?水分又有多水?

先看压力。从2011年至2014年,辽宁一直是经济第七大省,GDP(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一直在31个省区市中排在第7位。县域经济平均财政收入甚至一度超过山东。可2015年以来,辽宁的经济数据“断崖式下跌”。

2015年,辽宁GDP总量在全国排名降到了第10位,GDP增速则排在全国倒数第1位,比遭遇煤炭经济重创的山西(3.1%)还低0.1个百分点。

去年前三季度,辽宁经济一直深陷负增长泥沼,上半年GDP增速竟为-1%。“全国唯一的负增长”,媒体经常如此形容辽宁的经济形势。

如果仅从数据来看,不考虑其他因素,得出的结论就是,2015年以来,辽宁经济“断崖式下滑”。

不过,陈求发的报告显示,所谓的“断崖式下滑”,一大成因在于原来的经济数据水分很大。那么“水分”有多大?政府工作报告援引了审计署2016年的一份文件。

该份文件称: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且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手段多样等特点。虚增金额和比例从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财政数据造假问题,不但影响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还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的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除财政数据外,其他经济数据也存在不实的问题。

此前,审计署、国家统计局都曾披露过辽宁的数据造假问题。据审计署披露:2013年,辽宁省岫岩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

《人民日报》也曾发文披露,过去一段时间,辽宁一些地区的经济数据至少有20%∽30%的水分。沈阳周边一个县,2013年统计的财政收入是24亿元,审计署审计后“修改为”不到11亿元。

王珉的責任有多大?

可见,在辽宁,从2011年至2014年,数据造假风越刮越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并造成了严重后果,影响了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11月,王珉从吉林来到了辽宁,自此直到2015年7月,当了6年辽宁省委书记。数据造假风正是在他主政辽宁时期兴起的。

作为十八大后第二轮中央巡视的巡视点之一,2014年中央巡视组巡视辽宁后,就指出了辽宁的数据造假问题、拉票贿选问题。

两年后,中央巡视首次杀出“回马枪”,剑指辽宁。这次巡视“回头看”启动5天后,王珉被查,官方已通报,王珉对拉票贿选案“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巡视“回头看”还发现,上一轮巡视指出的数据造假问题,仍未整改到位,再度指出,“一个时期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

去年底,辽宁一位地级市政府研究室主任接受采访时说,“不客气地说,在经济数据上,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辽宁现在不是在平地起楼,而是在坑底爬坡。”

2010年,王珉担任辽宁省委书记大半年后,半月谈《揭秘地方统计造假乱象: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一文,披露了辽宁当时的数据造假倾向。

文中称,辽宁某地一名县委书记接受采访时说,“上级下多少指标就能完成多少指标,并且下什么指标都绝对能完成。怎么完成?有的地方拆东墙、补西墙,提前征税。比如说对一家企业今年应征300万元税款,但政府要征400万元,提前把下一年的部分税收也征了。今年的经济指标是3000万元,实际完成了3700万元,那么就把700万元留下来,算到下个年头。”

文中写到,当年在东北某地,民间流传一副对联。上联是: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是: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绝不让忽悠成文化,要让忽悠没市场”

王珉自2015年4月不再担任辽宁省委书记之后,辽宁领导班子有重要调整。李希出任辽宁省委书记。

此是李希两年内第三次职务调整。2013年4月,李希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岗位,一年后离开上海来到辽宁,任辽宁省委副书记,后任省长。

辽宁省长则由原任湖南省政协主席的陈求发担任。陈求发2013年到湖南之前,长期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曾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纪检组组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副部长等职。

可见,省委书记、省长都不是辽宁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上任以来,李希和陈求发都反复强调,经济数据要打假、挤压水分。

一些东北百姓用“忽悠”这个词,形容数据造假现象。履新辽宁省委书记次月,李希在一次调研中,曾痛斥“忽悠”现象。

他当时表示:人无信不立。领导干部要讲诚信,做到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绝不能让“忽悠”成为文化,要让忽悠没有市场,让忽悠者没有前途。

他还提到:在今年(2015年)省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我讲到“政府绝不能忽悠老百姓”,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我在想,大家为什么鼓掌?说明干部群众对不讲诚信、不懂规矩、不守纪律,是深恶痛绝的。一个地区,只有诚信成为风气、政治生态清朗、社会风气清正,客商才愿意投资兴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才能被点燃。

挤水分非常必要

统计数据是一个地方的“晴雨表”,展示的是真实经济的运行状况,差数据能反映真问题。但是财政收入造假、统计数据失真的存在,无疑会让高层在宏观上产生误判,耽误地方经济问题的解决。从失真数据中的短期获利远远弥补不了长期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损害。因此,当下“挤水分”十分必要。

面对不好看的数据,承认造假问题是个进步,但是不能以此掩盖掉其他问题。戳破经济虚假繁荣的泡沫,是辽宁省找准经济问题的第一步。但财政数据注水、统计数据失真,并不单单是辽宁的问题。

摘编自《新京报》2017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新媒体

猜你喜欢

陈求发辽宁省委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8月4日
陈求发调研沈阳装备制造业
李荒:第一位主动退出领导岗位的正省级干部
辽宁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全员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