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生态因子研究

2017-03-06聂清德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湖南省技艺湖南

聂清德

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生态因子研究

聂清德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分析民间体育技艺生态因子对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传承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探讨其正向作用的调控机制,包括完善生态主体(传承人)的培养体系,优化民间体育技艺的宏观因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微观因子(家庭、学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建立民间体育技艺品牌,合理调控好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的生态因子,发挥协同效应,促进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生态因子;调控机制;可持续发展

体育全球化在推动西方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在竞技体育商业化的大潮中,我国民间体育技艺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有日渐式微,甚至濒临消亡。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作为我国民间体育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重新认识和确立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功能,用现代科学理论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其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并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风采,是本研究的目的。随着“绿色奥运”理念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的推行,体育运动思维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大变革,使得绿色奥运在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继而,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作为最原生态的体育文化,理应受到重视和保护。因此,研究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生态因子,更有利于找到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生态传承的规律,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促进湖南省乃至我国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1 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生态发展概况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1]。民间体育技艺是民间固有的体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活动空间中直接创造并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活动的结晶。它是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体育文化的结合体,是对相应生活方式与文化的一种传承,它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既融入并依附于相应人民的日常风俗习惯,又是一种体育方式,一种生活习俗,并且具有传统型、生活性、集体性等特点。由此,本文认为民间体育技艺是指民间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关于体育活动方面的技艺。

民间体育技艺的大多动作都来源于古老的劳作或者日常常见的活动动作,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在原始社会,人们的采食和劳作活动就是民间体育技艺的雏形,进入奴隶社会,由于统治者需要和战争频繁,武艺得到重视与发展,私学还进行了六艺教育,到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以及休养生息的政策促使体育获得了很大发展。民间体育技艺的项目有舞龙、耍狮、舞蹈以及秋千、踩高跷、踢毽子等活动。两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混乱、分裂的局面。在体育技艺方面,汉代那些能强身祛病的体育项目,渐渐废弃。封建社会的中期,隋唐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都达到了鼎盛时期。隋唐体育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隋唐体育技艺的特点是范围广,再者,民间体育场地和器材技术革新,如唐代就出现了充气的足球和球门,用油料浇筑球场。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朝政府的“禁民习武”致使民族体质日渐衰弱,被外人辱为“东亚病夫”,体育也由此一蹶不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的热潮让西方体育在我中华大地全面开花。民间体育遭受前所未有的冷落稀零。繁荣兴盛的民间体育技艺大量流失,现在仅余1 000多种,前景不容乐观。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演变过程大致与中国民间体育技艺的演变过程相同,留存下来的民间体育技艺相对集中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如:土家武术和毛古斯、林王节铜族武术和捧跤等。还有春节期间湖南城乡的舞龙舞狮、端午节赛龙舟等与民间体育技艺相关的习俗。还有小孩喜欢玩的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荡秋千、射弓、滚铁环、放风筝等,还有深受人们喜欢的散打、气功等民间健身娱乐活动,历史久远,种类繁多。

湖南的少数民族群众凭借自己高深的智慧与坚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适应自然,以致他们踩上了在潮湿环境中行走自如的“高脚马”,挥起了木棒“打禾鸡”,跳起了欢快动人的“摆手舞”,让这些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但这些技艺也出现了一定变异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在实践中发展,另一方面是受外来体育技艺的影响”。每一个时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间体育技艺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民间体育技艺借用大自然的资源,以原生态的动作技艺表现粗犷的风格;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民间体育技艺因商业价值开发力度不大,受民众的关注度较低,不能表现现代的风格,导致其传承出现了危机。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湖南民众在当地家乡开展民间体育技艺的活动却很少,占到56%,且民间体育技艺后继无人,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生活史,像武术源于人类之间自然搏击斗争,经人类不断探索、创新慢慢演变成武术,建国后逐渐形成“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1958年湖南省体委在各地选拔民间武术技艺优秀人才,组成了湖南省第一批优秀的民间武术骨干并取得骄人成绩[2],这项民间体育技艺因其影响力而受到民众喜爱。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民间武术健身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像舞龙舞狮这项民间体育技艺主要来源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他们根据狮子和龙的威武外形,刚劲的动作,多变的神态创造了这项技艺,并经常在节庆日举行表演,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今天,舞龙舞狮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舞龙舞狮的动作千变万化,使得该技艺既具有竞技性又有艺术性。

2 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的生态因子分析

“生态”就是指生存环境和状态[3]。“生态因子”又叫“生态因素”,《中国百科大辞典》将“生态因子”定义为“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本文将“生态因子”界定为“对民间体育技艺传承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2.1 宏观因子

2.1.1 社会因子

社会因子主要是指影响民间体育技艺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生活观念等因素。社会因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既能促进其发展,也能抑制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湖南农村人都向往城市生活,极力迁移到城镇。这种社会观念的变化,使得农村中青年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使得农村只留下老弱病残和儿童,让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断层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本课题在调查中发现,75%的人都是因为忙于生计没有参与民间体育技艺的练习。且风俗习惯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湘西苗族人们在“赶秋”喜庆的这一天才会身着盛装聚集禾场荡秋千、耍龙、舞狮等。湘南隆山瑶族只有在庆祝祖先盘王生日的“盘王节”这一天,瑶族的男女老少才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打起最精彩的舞鼓。湘西土家族也只有在祭祀时跳起摆手舞。总的来说,社会因子对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影响巨大。

2.1.2 文化因子

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首先,文化具有地域性。湖湘文化对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湖湘文化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造就了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精神,如湘西的“上刀山”、“下火海”等技艺。其次,文化具有民族性。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间体育技艺。如土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等,苗族的“斗牛”,侗族的“飞老鼠”、“毽球”等。再次,文化具有时代性。古代湖湘文化在古代孕育了古代民间体育技艺的特质,近、现代湖湘文化也孕育了近、现代体育民间体育技艺的本质。湖南民间体育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异性说明它是一种“活态”的变化,在以往的年代,村庄及乡镇发展较为缓慢,在相对比较封闭的社会环境下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现在随着民间生存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造成本土民间体育技艺的变异,如高科技产品应用到了民间体育技艺的表演活动上。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湖南民间体育技艺形成正向的传递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对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出台了很多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大部分保护措施仍只做到了静态保护,比如用录像或录音、建造博物馆等方式对民间文化进行保护,而对于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心理等抽象物质保护力度与传承教育还是有所欠缺。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强国政策的提出明显为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而在湖南省“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保护发展民族民间体育,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扶持民族民间体育发展,保护民族民间体育遗产,实施民族民间体育保护工程,鼓励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活动,建立全各级少数民族协会,培养少数民族的民族体育人才[4]。”这为湖南民间体育技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文化因子对民间体育技艺的影响不可估量,如同舵手对船只的关系。

2.1.3 政治因子

政治因子是指给民间体育技艺发展带来影响的政治方面的因素。在汉代的“初郡政策”主要是为了让南方少数民族修养生息,但同时也促进了湘西南奔跑、跳跃、攀登、爬越、投掷、泅渡等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如1976年广西省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西汉漆绘铜盆(现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该铜盆上描绘了丰富的四人一兽的狩猎、持械搏兽以及徒手搏兽等体育技艺[5]。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描述的导引术健身气功。三国时期,据传诸葛亮为了促进侗族的团结而发明了抢花炮。唐朝时期,南诏地方政权统辖的傣族地区就有秋后练习武术、刀剑的军事制度。湖南的苗族每年正月初一到初八,都要进行唱歌、跳舞、吹芦笙、爬花杆表演,一直流传至今。宋元时期壮族的舞狮、习武与驱邪逐兽有密切联系,当时人们为了驱赶野猪、猴群,各地均设坛练武,合力围猎[6]。明清时期的踢石球由于战争武器演变而来。当今,我国竞技体育在 “举国体制”下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自从2008年奥运会获得51枚金牌以来,国外就看到了中国竞技实力。可以看出,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支持是大手笔,致使竞技体育风生水起。但民间体育处于弱势地位和边缘境地,国家的竞技体育政策导向不仅客观地抑制了整个社会民间体育的发展,更直接造成民间体育技艺在学校里的“缺位”。湖南民间体育技艺因其政治因子的明确支持性不强,处于自生自灭的衰弱态势。

2.1.4 经济因子

经济因子是指对民间体育技艺发展带来影响的经济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经济为民间体育技艺提供能量支撑。市场经济的活跃与繁荣,也能为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发展提供动力。当然,经济的衰退也能抑制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近年来,湖南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 244.7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7]。这使得民间体育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每一年的端午节的赛龙舟、春节的舞龙舞狮在民间因政府和社会的经济支持而继续作为传统节庆活动。湖南经视举办的民间拳王赛事也因大量资金的介入传遍三湘大地,甚至在全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但也因为青年一代在现代经济的熏陶下看不到民间体育技艺的商业价值,对民间体育技艺的文化理解存在偏见,使得一些民间体育技艺失去了发展的经济支撑,渐渐处于萎缩的严重局面,其生存受到严峻考验。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改变,人们在节假日更趋向于选择旅游、现代运动、唱歌等方式来放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电视、电脑、视频和其他数字新鲜事物感兴趣。雅虎曾在中国一线城市对30万白领作了调查,84%的白领意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但只有24%的能够有时间定期锻炼,且几乎不用民间体育进行锻炼。本课题问卷调查显示,87%的湖南民众更亲睐于西方体育,进行西方体育消费,所以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经济支持环境薄弱。

2.2 微观因子

2.2.1 家庭因子

家庭因子是指对民间体育技艺传承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它在微观上对民间体育技艺传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包括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社会背景、家长生活价值观等因子。第一,家庭生活环境是民间体育技艺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如孩子生活在民间武术世家,他(她)在父母习武的环境中就可能成为武术的传承人,继续把这种武术传承下去。调查发现,湖南省爷爷奶奶父母亲是民间体育技艺高手的家庭继续传给后代的有93%。第二,家庭社会背景是指家庭长辈(爷爷、父母辈)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等,对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也产生影响。经调查发现:湖南省有较好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较高的家庭中,有85%的家庭会根据孩子的体育兴趣爱好去给他们选择一些培训班,如跆拳道、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也有15%的家庭会选择武术或其他的民间体育技艺项目,但相对较少。第三,家长生活价值观是指家长对待生活做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家长如果认为民间体育技艺对于家庭生活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就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当地的一种体育技艺。本课题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家长认为民间体育技艺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家庭都让自家的孩子学习民间体育技艺。综上,这些家庭因子是影响民间体育技艺对的传承产生重要影响。

2.2.2 学校因子

学校因子是指对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产生影响的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对民间体育技艺的的传承带来直接的作用。目前,民间体育技艺在中小学发展不容乐观,重智轻体的价值观错误,体育场地设施不齐全,学校场地利用率低,且开设的大部分是现代体育项目,就算有与民间体育技艺相关的体育器材也基本不使用。经调查,湖南省像这样的学校占到97.62%,民间体育技艺进校园的力度不大。从高校来看,湖南省有8所高校成为了培养民间体育技艺传承人的重要阵地。近几年,舞龙舞狮成为民间体育技艺中亮点,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舞龙队的作品《银龙戏蚌》以湖南民间故事《银龙戏蚌》为衬本,《洞庭鱼米乡》作为配乐主旋律,将舞龙与舞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主题突出,情节动人,具有一定的竞技性、故事性和观赏性。该作品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的“文化中国·2015年全球华人中华才艺(体育)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并得到了广泛认可。可开设民间体育技艺专业并培养本科生的只有吉首大学,且教学项目主要以武术为主,龙狮为辅。有的高校开设了民间体育技艺项目却没有教材。再加上有的高校经费支持力度小和领导不重视等问题,使得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

3 湖南省民间体育技艺生态因子的调控机制

生态因子对民间体育技艺发展既产生正向作用,也产生负向作用。本课题研究生态因子,目的在于建立一套让生态因子对湖南民间体育技艺产生正向作用的调控机制,避免其负向作用的产生。

3.1 完善生态主体(传承人)的培养体系

民间体育技艺传承人是延续和发展民间体育技艺的主要力量。只有培养好传承人,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才能得以延续。在湖南省内要完善生态主体的培养体系,首先,应大力培养传承人。如可以通过政府任命和政府津贴的方式来吸引传承人,从生活与政策上给予优待,解决传承人的生活和经济问题。其次,加强对民间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宣传。如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媒体展示民间体育技艺的故事和图像,激发传承人对民间体育学习技艺的学习热情,树立终生服务民间体育技艺传承的理念。再者,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如让民间体育技艺传承人到湖南省各地巡演展示自己良好的技艺,吸引群众的目光,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使人民群众也加入传承民间体育技艺的行列。最后,要求学校成为民间体育技艺的教学基地。如可以邀请民间体育技艺名师到学校教学,也可以派送体育老师出去学习民间体育技艺,然后回来教学,目的是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促进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承。当然学校也可以大胆招收民间体育特长生,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选择一些本土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以培养传承人。

3.2 优化民间体育技艺的宏观因子和微观因子

在宏观因子方面,首先,优化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生存的社会因子。保护湖南境内各地风俗习惯,让民间体育技艺融入到节庆活动当中,提倡社会保护。其二,优化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政治因子。建立一套政府管理体系,大力培养扶持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鼓励民间体育技艺组织的建立与完善,使民间体育技艺活动在群众体育中得到组织化、实质化的开展。其三,优化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经济因子。要求当地政府每年进行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也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资金和事物赞助,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设立民间体育技艺资助专项基金,保障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有足够的经济后盾。其四,优化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文化因子。在湖南省内广泛宣传湖湘体育技艺优秀文化,加强新农村民间体育技艺文化建设,重点保护民间体育技艺文化的传承人。在微观因子方面,第一,优化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家庭因子。改善民间体育技艺传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让家长肩负起对民间体育技艺传承的重要责任,重视家庭教育,督促引导孩子们学习民间体育技艺。第二,优化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学校因子。学校应转变教育方式,重视民间体育技艺的传授,尝试引入民间体育技艺方面的游戏,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并经常组织民间体育技艺项目的比赛。只有合理优化宏观因子和微观因子,做到双管齐下,湖南民间体育技艺才能健康发展。

3.3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建立民间体育技艺品牌

任何民间体育技艺只有与当地的时代背景、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相结合,不断地适应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所以,改革创新是民间体育技艺传承的驱动力,对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的发展意义重大。本课题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第一,提高民间体育技艺的技术难度,提升观赏价值,适应商业开发的环境;第二,地方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以县、区为单位联手打造特色体育技艺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牌”的体育技艺,如湖南湘西龙山毛古斯就是一个体育品牌,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被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展示,还有湖南省的通道、新晃、芷江、靖州等侗族自治县的斗牛节、抢花炮也形成了一种品牌;第三,融入现代元素,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和运作方式来开发民间体育技艺项目。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民间体育技艺,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民间体育技艺的设施、器材、场地,提升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用高科技手段改变民间体育技艺的表现形式,深度挖掘与展示民间体育技艺的内涵。

[1] 涂传飞,陈志丹.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41):24-31+51.

[2] 吴天佑.湖南省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 刘学钧.体育生态的限制因子法则初探[J].湖州师专学报,1993(05):47-50.

[4] 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湖南 “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S].2006-07-11.

[5] 游伟民.广西贵县西汉铜盘漆画的体育文化考略[J].今日南国,2009(30):184-185.

[6] 李率文.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权力结构变迁对体育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5(31):124-127.

[7]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2016年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EB/OL].2017-07-02,http://www.hunan.gov.cn/hd/xwfbh/wqhg/201701/t20170122_3966310.html.

Ecological Factors of Folk Sports Skills in Hunan Province

NIE Qing-de

The research applied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uctive deduction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se ecological factor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sports skill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aspects.The results showed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positive effect,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training system of ecological subject, optimizing the folk sports skill of macro factors (social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d micro factors (family, school).This paper suggested to put innovation and reform as the core, establish folk sports skill brand, only by rationally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ecological factors of folk sports skills in Hunan province and developi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ca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skills in Hunan Province be promoted.

Hunanprovince;Folksportsskill;Ecologicalfactor;Regulatorymechan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

G80-05

A

1003-983X(2017)10-0850-04

2017-08-1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民间体育技艺生态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15YBA2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聂清德(1974~),男,湖南衡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和体育生态.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College of Sports And Ar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410128

猜你喜欢

湖南省技艺湖南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