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研究

2017-03-05于成华

兰台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图书馆

于成华

(德州学院图书馆 德州 253023)

图书情报〈〈〈TUSHUQINGBAO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研究

于成华

(德州学院图书馆 德州 253023)

随着微信新媒体功能的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及其发展现状,并结合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对策及建议。

新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图书馆 建设对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自由获取信息、进行学习交流。与此同时,每种新媒体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在新媒体不断涌现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便利性越来越强,这些方面的改变都会对人们的信息行为产生影响。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内的主要信息源,也应该随时关注各种新媒体的出现。

微信,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各大高校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宣传学校或部门的一种新媒体。图书馆作为高校内部的一个重要的信息部门,也纷纷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用来宣传图书、服务等信息[1]。针对目前研究情况,笔者搜集了一些文献信息,对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情况进行研究。

一、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能够群发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图文消息的公众平台。它以微信为基础,通过向关注的用户群发信息,从而达到信息推送的目的。微信公众平台还可以提供图文链接,将用户引导至网站的相关网页,此外它还提供API接口,为开发者提供了详细的开发文档和代码示例,任何机构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相关系统和公众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开发基于API开放接口的第三方服务平台[2]。目前,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模式,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模式日益成熟。

二、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现状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和群体都可以免费申请公众账号。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内部一个重要的信息服务部门,也应该积极开发利用这一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1.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情况。笔者针对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平台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主题=图书馆and 微信”进行检索(检索主题使用“图书馆”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减少因作者关键字标引的不同而产生的影响),检索时间范围不限,数据检索日期为2016年10月9日,共获得有关文献记录为1150条。

表1 图书馆微信论文年代分布情况

根据表1所示,最近三年图书馆研究人员对微信这种新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是因为微信作为新媒体的出现是在2011年1月,而微信在推出之初功能还是比较简单。但是到了2013年1月,微信用户数量增加到3亿[3],功能也逐渐增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部门,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展图书馆微信领域的研究。随着用户的增多、应用的普及以及微信功能的逐渐完善,图书馆馆员也逐步深入研究微信这种新媒体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所以2014—2016年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文献,上升势头还是比较显著的。从研究态势来说,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对于微信这种新媒体的研究还处于一个上升阶段。

选取排名前40的机构作为样本,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知(见表2),武汉大学、安徽大学以及湘潭大学发表的论文较多,分别为17篇、11篇和11篇。其中公共图书馆共6个,占样本总量的15%,其余主要为高校图书馆,说明目前对微信在图书馆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

表2 图书馆微信论文研究机构统计

选取发文量前40的作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是张丹丹6篇,发文量超过2篇的作者有19位,这些是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应用的主要作者。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未来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会越来越多。

表3 研究作者发表论文情况统计

2.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平台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服务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是各个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却并不一致,应用效果也千差万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校内众多微信公众平台相互之间影响。一般来说,高校内部学校、团委、学院及各种社团都设立各自的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只是校园内部一个普通的微信公众平台,如果仅仅依靠简单地发送通知公告,显然在校内各公众号之间竞争力不够强,不能吸引学生及时关注其消息。

(2)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能够提供多种图书、期刊以及电子资源的信息服务。但是很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仅仅是作为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没有提供像馆藏信息查询、读者借阅信息查询等基本的查询功能,平台内容不丰富,功能延展性差,并没有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联系起来[4]。

(3)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缺乏系统化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并没有全部利用起来,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仅仅停留在信息发布等基础功能上,并没有有效利用平台提供的API接口来开发更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没有从系统化角度考虑应用这个平台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5]。此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性较差,关注的人数不多或者用户黏度不大,很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用户手机里一个沉睡的订阅号。

三、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对策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高校图书馆申请的微信公众平台类型不同(有订阅号及服务号);另一方面是因为各个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服务内容不同、使用的图书检索系统不同以及配备的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的人员是否能够长时间有足够精力投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的维护上而效果不一。

而一个微信公众平台运行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平台自身能否提供有吸引力的资源,包括推送的信息资源以及可引导用户获取资源的途径。另一个方面是其用户数量的多少。用户数量多则平台影响范围就有可能广泛。这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到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效果。

1.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内容。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免费申请微信公众平台。这样就造成一个学校内存在很多微信公众平台,例如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虽然提供的内容有可能不相同,但是其分享的用户资源却是一样的。这样就造成各微信公众平台如果要吸引用户关注其平台,就需要从平台提供的内容及服务上多下功夫。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全校师生,了解师生的基本需求是开展服务以及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依据。目前高校图书馆主要承担传统书刊的借阅、电子资源服务、自习室以及其他学科或信息服务。因此,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便利性开展服务活动。可提供的服务类型主要有:好书推荐、通知公告、培训讲座等常规推送类信息服务,也可以利用其扩展功能开通馆藏信息查询、读者借阅记录查询、移动图书馆、电子资源链接以及公开课等功能。将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服务以及API接口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2.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怎样吸引读者关注。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有效持续运行离不开用户的关注和参与。一方面需要推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另一方面要吸引读者用户持续关注公众平台。

从推广方面来说,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首先要在了解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基本的馆藏信息查询以及读者借阅查询等功能,要方便读者进行借阅的查询等功能。其次,要利用新生入馆教育、读书活动月、图书馆举办的活动以及其他宣传途径,积极宣传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要让读者知道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完成信息查询及信息获取。

从持续关注方面来说,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要提供持续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从本质上来讲微信公众平台仅仅是一个平台,吸引或者影响用户的主要因素还是微信公众平台所承载或者传播的内容。因此,为读者用户提供及时快捷的有关咨询信息以及丰富的可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所应该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此外,如果想吸引读者持续关注,还需要高校图书馆丰富服务内容,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优质化或者个性化的服务等。只有让读者感觉可以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他才会持续关注。

3.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拓展。微信公众平台本身提供的各种API接口为高校图书馆开发更多的功能提供了很好的帮助。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发基于API开放接口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从而丰富平台的功能。例如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阅读、移动服务系统、PDA微信采访、学科服务等等[6]。这些功能的开发将更加丰富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方便读者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及电子资源。从而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只有通过图书馆研究人员不断发现读者新的需求并且持续研究微信公众平台,才能不断丰富平台的功能,进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媒体的出现总会或多或少地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而利用好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所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持续关注新媒体涌现的同时也应该紧跟时代,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新的读者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和使用将会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适应时代潮流,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和资源。此外,通过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读者及时了解并吸引读者参与进来,从而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所要承担的使命。

[1]黄浩波.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及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 2014(3).

[2]倪懿.SoLoMo模式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的研究[J].情报科学,2016(1).

[3]百度百科:微信[EB/OL].[2015-12-7]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ITK58zdj46OPajsrh3PLiQMT42O 3kt2KJsFpFmNdz M 9UdbtRRW cYkPszcsaKqjoFBVRSKkHPFttzuFZxGjymuFyMuy AGp8dIIOR fBqmC027#4_4

[4]吉翠芳,周志峰.“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4(17).

[5]孔云,资芸,杨婷,常彦峰,薛秀珍.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框架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4).

[6]王卫军.基于微信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16(14).

G250.7

A

2016-10-20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3.23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图书馆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图书馆
微信
微信
微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