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大中医克顽疾 济世情怀显仁心

2017-03-04高扬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行医百草医者

高扬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儿女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是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有很多的中医传承人用祖传的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弘扬着伟大的祖国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着力量。这其中,出生于中医世家的闵祖芳和她的儿子张钢,用几十年的济世情怀,造福着一方百姓,不仅找到了医治被医学界认为无药可医的百草枯的解药,同时,将祖传秘方和现代医学相结合,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不改初衷,从医救人

自古以来,精通医术都被世人认为是医者必备的品质之一,医道被认为是“至精至微之事”。“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正是闵祖芳多年来用中医中药治病救人的真实写照。她出身于一个十三代行医的中医世家,自幼天资聪明、耳濡目染中医中药。虽然文化并不高,但偏爱中医并有独到见解,时时显露出过人的天赋和胆识。父亲也因此打破传男不传女的陋习,在她幼年就对其言传身教,教她做人、学医、行医救人,因此,年仅15岁的时候她就走上了行医的道路。父亲曾说:“行医一半是求生活,另一半是积累福气”这句话深深刻在了闵祖芳的心中,成为她一生的指路明灯。

当时,闵祖芳和父亲时常早出晚归,步行三四十里上山采药。“那时,父亲常常在外面收一些叶子烟或是吃一顿饭,就当做病人的医药费了。”这让闵祖芳小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后来,她又通过各种医疗机构的教育培训,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长期在艰苦的山区农村的临床摔打锤炼,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为她今天的济世行医打下了基础,父辈行医积德的教导也时时激励她不断前行。

“文革”前,闵祖芳一直是一名大队赤脚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全大队各个角落巡回医疗,同时,还经常被邻近其他几个大队的人叫去看病。时常一天要走几十里山路,对于瘦弱的她来说非常辛苦,但只要能够看到很多人在自己的及时治疗下病情好转,她就把所有的辛苦都忘记了。

1969年初,不知是何缘由,上级突然讓闵祖芳停止公社赤脚医生的工作,并退掉他和张先明的婚约,调到泸县妇联任副主任,这对于爱医如命的她来说是根本无法接受的,于是被她一口拒绝,并称自己坚持要学医。

1975年,由于爱人在攀钢患了肺结核病,为照顾爱人,闵祖芳退职来到攀枝花开始了自己的行医之路——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到乡镇医院,再到攀钢医院。1983年,闵祖芳退休后,在枣子坪社区开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诊所,她的行医路也开始变得平坦宽阔。

医者仁术,无畏无惧

古人云:“医者,仁术也”,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医者,即使有好的行医方法,精湛的医术,若无一颗治病救人、悲天悯人的仁者胸怀,就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医者。闵祖芳就是这样的医者,然而,也正是她的仁者胸怀,让她的行医之路经历了更多的坎坷。

尤其是在“文革”时期,闵祖芳因为一颗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而遭受了很多不公平待遇。记得有一次她在出诊回家的途中,看见地富子弟陈江仁在田里拉不动犁头了。因为他有老气管炎加感冒,闵祖芳见他可怜,就把保健箱里唯有的两个牛黄解毒丸给他吃了,第二天他的病就好了。结果,陈江仁逢人便说:“亏得闵祖芳给我吃了两颗药,今天才有力气能完成这些生产任务。”

然而,本是做了件善事的闵祖芳却因此而臭名远扬。她回忆道,“当时批判大字报从我家门口一直贴到县政府门口,说我闵祖芳不讲阶级斗争,好医好药给地富子女吃。”之后,队里还开了对她的批判会,甚至还向她泼粪、给她戴尖帽子。

还有一次,当地华安大队桃子园刘某某的老婆何大蓉,因患重病来请闵祖芳去医治。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河上没有渡船,她只好绕行十多里山路才赶到。结果等她赶到时,患者已经奄奄一息了,最终没能挽留住患者性命。

闵祖芳在学医和工作过程中也经受了很多的苦难。记得她在学习班学习针灸毕业回来的时候,每天要给4个人针灸,平均每天要辗转40多里山路,很多时候天黑了还没到家。这对一个女孩子来说,除了身体上的辛苦,还有精神上的恐惧。

当时,为了闵祖芳的安全考虑,每次她出诊父亲都会来接她。但有一天父亲没按时来,那时天色已暗了下来,当她走过河边又走过一片树林,看到高山坡下全是坟堆,并且四处无人,又没有灯火。到了水井湾,简直吓得她走不动了。直到后来听见了父亲的喊声,看见了马灯的亮光,她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身上也有力气了。

在那个特殊时期,一切工作都要服从领导的安排,从医的过程中,闵祖芳还曾担任四川省中医中药研究所南川药物种植场石岗分场场长。当时政治任务非常重,工作很辛苦。1972年女儿刚刚出生20天的时候,正赶上严重旱情,眼看药场的药苗快要干死了,她不顾自己的身体,亲自带人挑水救助药苗,最终因为过度劳累,落下了终身难以治愈的毛病。

刚到攀枝花的时候,闵祖芳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她记得,当时马家田生产队李队长的大儿子患病,她便用从老家带来的药给患者治好了。后来,全队社员都来她这里看病,她因此被当地一些干部说成是拉垮合作医疗。但当地的农民不服,支持她继续看病。于是,他们又把帽子戴在闵祖芳的爱人头上,说他支持闵祖芳变相走资本主义道路。为此,爱人叫她不要干了,而她却说:“为了不影响你,咱们就离婚。”无论何时,闵祖芳内心都是那么善良。

闵祖芳说,实际上爱人心里是非常支持她的,结果,爱人就因为这莫须有的罪名被强迫参加15天的学习班。后来,当地干部撤了闵祖芳爱人的科长职务,被调去大龙潭带了一年多的知青。由于她爱人一身是病,又被下放工段当段长,身体和精神压力都很大。1984年,她的爱人患食道癌,需要开刀切除肿瘤。9个多小时后下手术台,因肿瘤恶性作不了而未切除。出院时医生说只能活三天。但闵祖芳没有放弃,回家后她给爱人开中药吃,没想到恢复得却很好,10个月后就能吃肉了。但最终因手术伤口裂开,吃了十三天的生肌药,也没能挽留住爱人的性命。

闵祖芳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因为她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就这样,爱人去世后第五天,她就又行医看病了。这不仅是因为生活所迫,更因为自己那个治病救人梦始终萦绕在心头。

此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闵祖芳的个体诊所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街道办干部担心她的诊所无人来看病,便常常自己来看病。只要治好一个病人,攀枝花市东区的领导就主动为她作宣传。市委书记张伯西专门来她的诊所与她合影;一位少女患了破伤风被她救活了,市委宣传部夏长清在攀枝花日报以“须玖死又回生”为题进行专门报道。很快提高了她的知名度,来看病的人也开始络绎不绝。

仁恕博爱,宣畅曲解

“凡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任也。是以大凡医者,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为医也。”这是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对“医者”的界定,也是闵祖芳始终践行的行医之道。

如今,闵祖芳的诊所已经远近闻名,很多外地患者都是慕名而来,并且大部分都能满意而归。虽然有时候也会因为她诊所所用的药都是以纯绿色动植物为主,来源缺少,价格也高,使得一些患者只能医好一点,因无钱再治疗只能回家养病。但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极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目前诊所已经取得了解除肺癌、败血症的成果,为我们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从开诊所至今,本着优良的医德,靠着精湛的医术,闵祖芳把无数的生命从死神手中硬生生的抢了回来,挽救了无数的生命,造福了无数的家庭,同时还经常救济扶困、支援灾区、捐款捐物。

同时,不管是远近病人,闵祖芳都未曾收过诊断费。她还积极参加社区义诊活动,辖区居民、社员、外围人员都开展义诊。为报答枣子坪干群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针对困难户,老人无人管的,残疾人、家庭困难的,孝心好的儿女,不管是外来的还是枣子坪的,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她都会及时送医送药。因此,不仅她诊所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就是她个人有困难时老人、小孩、社会青年都主动帮她。她还得到党组织的关爱支持,鼓励她干得更好。为此,她也感慨道:“为他人解难,为社会多献一分钱,是我感恩的体現,也是我回报社会的体现。我要时时感恩党感恩人民,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为医而生,攻坚克难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为了某种事业而诞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经历;生命的价值,正是在跑好自己承担的这一里程中体现出来的;生命虽然有限,但生命的意义却可以灿烂无比,直到永远。现在看来,闵祖芳就是专为人类健康事业诞生的——传承中医,诊治病人,培养后辈,琢磨医患关系……精勤不倦的她,用智慧和勇气、执着和坚韧尽自己最大所能诠释着医学事业的深刻内涵,在赢得人们认可和业界尊重的同时,也让她的人生价值无限地放大到了社会价值中,并走向永恒。

提到百草枯,生活在农村的人可能会感到不寒而栗。原因是:百草枯(PQ),商品名一扫光、克芜踪等,是一种高效能的非选择性接触型除草荆,对人畜具有很强毒性,误服或自服可引起急性中毒,已成为农药中毒致死事件的常见病因。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毫升(20~40毫克/公斤)1~3克,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中毒病死率较高。百草枯经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毒性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肺是主要靶器官,可导致“百草枯肺”,早期表现为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期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纤维化,是百草枯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50%~70%。所以患者不能接触有感冒的人,不能接触抽烟的人,不能在人多地方玩,不能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住,不能让患者生气、着急等。

如今,很多医院都会将服用百草枯的患者拒之门外,而闵祖芳却和儿子张钢一起,运用祖传秘方和现代医学研制出了解百草枯之毒的解药,抢救了诸多患者的性命。

谈到百草枯解药的研制,还得从大黑山一位姑娘被毒蛇咬伤说起。当时,那位姑娘早上5点钟被毒蛇咬伤,经熟人介绍,8点多钟赶到闵祖芳的诊所来治疗。仅仅3个小时,这位姑娘的病情发展很快,已从脚上的伤口肿到小腹了。这时,闵祖芳当机立断,用父亲的秘方治疗,再加吃药、输液,及时止住了蛇毒的扩散。后来仅治疗了两天,第三天病情基本好转回家了。这也让闵祖芳能够解毒的名气一下子传开了,来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几个月后,另一位女患者因服用百草枯中毒被送到闵祖芳的诊所。当时她非常为难,叫儿子张钢看百草枯的说明,并立即用中药王的解毒法治疗,及时抢救。但听说百草枯中毒无解法,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怎样才能救她呢?

这时,闵祖芳想起了父亲,她记得父亲在治病时很多药都用口试味。正是从父亲身上获得的灵感,让她为了治病救人,决定用口试百草枯。但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用口试百草枯不仅风险极大,搞不好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一边是中毒患者期盼的眼神,一边是她个人的安危。怎么办?为了病人,她和儿子义无反顾地进行了试验。

通过仔细研读百草枯的说明书,闵祖芳和儿子用祖传解毒秘方并根据中毒症状,配制了解药。之后,他们从患者那里找来了百草枯农药,就准备进行试验。开始儿子张钢要自己做试验,他说:“我做试验,如果出了意外妈有办法救我,妈做试验出了问题我无法救你。”闵祖芳则心疼儿子,不同意他这样冒险,选择自己做试验。试验的时候,张钢一直在母亲身边观察,闵祖芳用棉签涂了一点百草枯在牙上,涂上药一小时后便开始头昏,眼前像有一块什么东西挡住一样,她自己吓坏了,儿子也吓哭了。于是她叫儿子马上把调好的解药给她服下去。

在这危急时刻,闵祖芳透过模糊的眼睛看见儿子在哭,再想到女儿也不在身边,心中一阵酸楚。但她内心坚定,坚信一定会成功。虽然口中说不出话,但仍在心里对儿子说:“儿子别怕,别哭,为祖先争光,为中医在世界上树起大旗死了也光荣。”

服药一小时后,闵祖芳头脑清醒了,眼睛也能看清儿子了,这时母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心情无比激动,并异口同声地说:“成功了!”

闵祖芳表示,也许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没有用过百草枯这种除草巨毒农药,因此也并不知道祖传解毒秘方能否解决百草枯中毒问题,但他们用祖传解毒秘方加以现代科学的创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事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唐朝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论述了医者的三个条件,第一是诚,即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诚心救人;第二是精,即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三是法,即为医要有章法。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闵祖芳更是将三者集于己身,在继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诠释出独有的韵味。

与时俱进,融会贯通

在与时俱进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闵祖芳用一件件典型事例,诠释着他对中医药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的突出贡献,证明着她的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谈到中医的传承发扬,闵祖芳认为,中医学习西医是中医的最高境界,发扬中国中医药学,高举中国中医药旗帜,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不足,提高我们的医疗水平,消除病痛,增强人民的体质,是中西医一体化的最终目标。

多年的行医经验,让闵祖芳深知中医、西医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她说,中西医的区别在于: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不治本;中医四诊,脉诊可查出气、血、湿、虚、寒、火等根本病症,西医只能查出色块,有形状的病或检验各种细胞的差错;用中草药去散结排脓,生肌愈合,用西医一刀切了,再消炎止痛,用抗菌素、激素等,愈合;中医愈后无患,西医治后会扩散复发;中医活血化瘀通络,观其面色知形体症状,西医抽脊髓,切块查验,观察时间太长,需要放疗、化疗辅助治疗等。

中西医的相同之处在于:中医火毒,西医炎症;中医清热解毒,西医消炎杀菌;中医用火烧刀消毒,西医用高温消毒。

因此,闵祖芳推崇的治疗方法是,取西医的优点填补中医治病救人的高疗效。1.不能吃药的,可以用输液的办法,如脂肪乳等。2.中药要冲细,煮水,时间太久,先用打针退烧方便及时,再用中药巩固最好,中医西医一体化治疗。3.中药一吃半斤水,通过各脏腑输送、转运才能到达患处;中成药制剂,输入血管,可以直达全身各处。

综上所述,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西医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中、西医两相比较,各有千秋,但从根本上看中医标本兼治,当然还是中医更好。因此,闵祖芳认为,中医学习西医的长处,是中医占领世界医学领域制高点的途径,从而可创新出许多治病救人的特效方法,毫无疑问,这将给人类带来福音。西医打针输液来得快的理念深入人心,有些人贪图快捷方便而存在忽视中医的现象。因此,中医要努力用四诊基础去换回人们的信任,可将西医的检测等手段作为中医的参考。显而易见,中西医结合,是西医协助中医提供一些快速准确的检测报告的重要手段,是把中医推向更高层次或境界的不二法宝。

众所周知,中医的传承大多是辈辈相传,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很多年轻人不愿花几十年的时间钻研祖辈医学,这也严重阻碍着中医的发展。闵祖芳说,由于时间不等人,现在的老中医很多都已经八、九十岁了,发白眼花,只有尽早在民间挖掘调查统计关心保护他们,让他们把好技术自愿传承下来,才能将中医更好的发扬光大。

而对于如何成为一位真正合格的医者,闵祖芳认为必须具备六心,才不愧医者仁心、济世为民的学医行医人。这六心即:一有孝心,二有善心,三无私心,四无报复心,五对中医中药的敬畏心,六有刻苦钻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

闵祖芳的济世情怀和耕耘不止,印证着一名优秀医者所秉承的医道精神和价值取向,她矢志不渝的态度也诠释着一位医者的仁心仁德。

后继有人,成绩卓著

除了更好地传承祖传医学和治病救人,闵祖芳还悉心培养自己的儿子张钢作为自己的传承人。张钢也不负众望,除了继承母亲衣钵,还曾先后在攀枝花卫校学习四年,在四川中医学院函授三年。在随母学医的过程中,他勤学苦研,勇于创新。以祖传秘方为基础,根据人员、时间、地点、环境、气候、食物、药物等不同条件,从医者本身试验入手,探索确保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精气神充盈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的安全治疗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治病救人,他与母亲一起,敢于吃螃蟹,常常冒着生命危险,以身试药,不懈探索研究用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百草枯中毒、肾病、尿毒症、乳腺增生、乳腺癌、胃病、胃癌、食道癌等疑难杂症的方法。

为摸索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方法,张钢以身试药20多例,配制出中草药,经实践检验效果良好。对肾病、尿毒症患者,只要没透析过的患者,此药疗效最佳;对已透析了三个月的患者,效果也不错;但对透析超过三个月的,治疗就没有把握了。同时,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摸索,也配制出了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癌、胃病、胃癌、食道癌等中草药,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建言献策,传承中医

閔祖芳在多年的行医之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在和很多患者接触的过程中,她发现民众对政府的政策总的是非常满意的,但也有一些关于民众利益有其名无其实的说法。如医疗报销,免费应得的利益,达不到治病解难的效果,成了报销受痛苦,花钱买健康的说法。她认为这是技术与经济的问题,也是一个走表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目前,我国政府为推动中医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大快人心,同行者拥护、感激。作为一位中医,闵祖芳表示:自己要为政府争光,为我们的祖先争光,要让中国中医药大旗挂在世界第一高峰上,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作贡献。

为了更好地发扬中医学,闵祖芳希望政府能够加强领导,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帮助,除国家中医学院的专家、教授外,应吸收民间有丰富经验的继承人和有实际经验的中医药爱好者(老、中、专)等参加中医药领导班子,要有大公无私的道德品质,积极推动中医药的创新研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更好的发展中医学。

跨越世俗的功利,历经艰苦的磨难,穿越医学技术瓶颈,闵祖芳、张钢终成一方名医。从遭受疾病折磨的病患者,到斩除病魔的专家,他们矢志不渝,却也淡泊名利。他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执着地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用善心和智慧,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更加深远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行医百草医者
神农尝百草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神农尝百草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神农尝百草
“板鸭”行医记(一)——中医在西班牙行医的特点
外国人来华行医不应免试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