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生态科学 建设生态文明

2017-03-04马玲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红壤江西省农业

马玲

黄国勤:男,1962年10月出生,江西省余江县人,中共党员,农学博士后。曾先后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作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或进行学术考察,现任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所长)、首席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届工程委员会委员、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届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特邀编委、《世界生态学》编委、《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编委、《气象与减灾研究》编委,江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西省科协委员、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理事会理事长、江西省农学会耕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等,曾任农业部第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黄国勤,从事农学、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为我国生态科学建设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时俱进,促进生态学学科发展

生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撑,为此,黄国勤于2001年5月创立了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并任中心主任(所长),为生态学研究和交流搭建了平台;2016年9月发起成立了“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并任联盟理事会理事长。

另外,黄国勤于2000年创建了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成立当时江西省唯一一个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1年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在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设立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生态学的学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教材编写方面,黄国勤于2002年参加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全国统编教材《生态学概论》,先后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优秀教材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另外,他还出版了《江西生态安全研究》、《江西生态》(1-6卷)、《广西生态》等多部生态学著作。

在教学过程中,黄国勤教授先后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并讲授《生态学概论》、《生态学研究进展》、《现代生态学进展》、《生态学seminar》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他还先后主持完成了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生态学类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江西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中外生态学学科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为生态学教学贡献了力量。

作为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带头人、負责人和创始人,黄国勤对生态学学科建设和博士、硕士点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和正在培养的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留学生达70余人。其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于2016年5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其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的已担任厅级领导,有的已晋升高级职称。

2013年10月18至19日,黄国勤作为主要承办者和执行人,在南昌成功举办了“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受到广泛赞誉,有效促进了生态学的交流。基于在促进生态学学科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黄国勤在会上当选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

不断创新,推进各领域生态学发展

一、推动农业生态学发展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学科。黄国勤自1984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坚持农业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未放弃,并取得显著业绩和丰硕成果。

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上,黄国勤先后开设并讲授《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系统》、《高级农业生态学》等多门研究生或本科生课程。同时,他积极承担农业生态学教学研究课题,先后主持完成了江西农业大学2001年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农业生态学课件研制”、2002年校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2011年优质网络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农业生态学”等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均如期高质量完成。作为副主编出版了《农业生态学原理》,成为大学本科农学专业的教材,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第十四届优秀教材奖特等奖。

除了教学,黄国勤教授还致力于农业生态的科学研究,已经主持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的农业生态学科技成果有5项,其中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共达6项(次),并独著或以主编、副主编、编委(参编或参著)身份出版农业生态学著作11部。

成果1: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题“赣南可持续农业关键技术研究”。被专家认为有多方面有较大创新和突破,对优化南方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农业,以及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该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于2001年10月获得赣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2:主持完成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江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模式及机理研究”,被专家认为研究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该研究在理论上指出进入新世纪,江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生态优势;加快产业化,加速工业化,加强信息化——最终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之路。

成果3:主持完成“江南丘陵区双季稻田周年多作复合共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专家认为该项目在江南丘陵区双季稻田冬种高效复种模式的长期系统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江南丘陵区农田(稻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和多种持续高效的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做出示范。从2010年开始,累计推广面积达到60多万亩,新增纯收入4000多万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该研究成果荣获“2013~2014年度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

成果4:主持完成“粮食安全下的稻田轮作系统研究”项目,被专家认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比较完整地揭示了稻田轮作系统的生态效应,阐明了稻田轮作系统增产增收增效的理论依据与机理;探索了稻田合理轮作对改善和提升稻米品质的作用效果;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下的稻田轮作适宜比重。项目研究成果先后在永修县、安义县、永新县、新建县、余江县等地进行推广应用,取得地力改善、产量提高、效益培加的良好效果。该研究成果先后获得“2011~2012年度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一等奖”和“2013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5:主持完成“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双季稻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被专家认为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明确了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田实行保护性耕作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减灾、扩流等多方面的效果;首次全面调查分析了江西稻田保护性耕作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关键技术;在余江、永修、安义等县示范推广面积达30万亩,增产稻谷10000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共计8000余万元。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三等奖”和“2012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二、推动湖泊生态学发展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泊。研究、探索鄱阳湖湖泊生态学的理论与技术,实现鄱阳湖湖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鄱阳湖及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全国乃至世界湖泊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黄国勤自毕业留校开始,即参加了江西省人民政府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办公室下达的科研项目“鄱阳湖区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该项目成果于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另外,黄国勤还先后主持完成“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和“鄱阳湖地区种植业区划研究”项目,经专家鉴定,都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而他参加完成的“鄱阳湖区耕作制度调查与试验”,获得1989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鄱阳湖区冬季农业开发的研究”获得1994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三等奖。

同时,黄国勤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鄱阳湖”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荣获中国科协2007年学术年会“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分会场优秀论文一等奖;“加强生态环境教育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荣获“鄱阳湖教育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出版“鄱阳湖”科学著作《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6部,为鄱阳湖生态保护和开发作出巨大贡献。

三、开拓红壤生态学新领域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江西及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分布着红(黄)壤资源。黃国勤紧密结合江西及南方地区土壤——红壤的实际,积极开展红壤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2014年,他在《生态学报》发表了“红壤生态学”一文,在国内外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红壤生态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阐明了红壤生态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与目标。首次提出了红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学科特征,以及红壤生态学的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

在此基础上,黄国勤围绕红壤旱地、广西红壤开展了红壤生态学理论、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主持完成“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的优化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专家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筛选了适宜红壤旱地推广的优化种植模式;明确了土壤覆盖保护性耕作生态经济效应;提出了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八项关键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益。主持完成“红壤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创新与模式优化研究”项目,被专家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首次探索了红壤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筛选了适宜红壤旱地集约、高效的优化种植模式,在示范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与赵其国院士共同主持完成“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项目,被认为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NDVI时间序列数据与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的分析模式;建立了不同类型退化红壤的肥力及生态功能协同恢复重建模式与技术体系等。从2012年至2014年间成果推广面积共达276.47万亩,新增产值69610.38万元。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136篇(其中SCI论文11篇),获得专利4件。

四、探索旅游生态学发展

旅游生态学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黄国勤带领团队成员近年来积极探索旅游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先后在《世界生态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农学通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并主编出版了国家重点图书《农家生态旅游百问百答》,有力地推动了旅游生态学的向前发展。

行笃志坚,致力生态经济学发展

2002年6月28日,黄国勤作为主要创立者创建了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并任首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任理事长。自学会创立以来,他带领学会会员及全省生态经济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尤其是围绕全省重大生态经济问题及生态经济战略,开展调研和研讨,为繁荣江西生态经济文化、促进全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江西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黄国勤分别于2014年11月4日、2015年12月20日在万年县、余江县主持建立了“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万年科技服务站”和“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余江科技服务站”,并带领省生态经济学会会员及其科研团队成员利用这两个科技服务站,积极为地方(万年县、余江县)经济建设服务,辐射到周边市、县。尤其是以科技服务站为“平台”和“载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学会的智力和组织优势,为当地农业部门提供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新产品开发、学术交流与研讨、科技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创新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和谐,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小康文明。

2009~2010年,黄国勤主持完成了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资助项目“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途径与技术”,发表研究论文3篇,对全省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10年10月,在南昌成功地承办了“2010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题论坛”;2012年7月在南昌和井岡山成功承办了“中国生态经济建设2012·南昌论坛”。同时,他们坚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举办学术年会,极大地促进了江西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向前发展。

另外,黄国勤参加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生态经济学》的编写,促进了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参加了大型工具书《生态经济建设大辞典》的编写,任全书编委,并担任“农业生态经济”部分的分主编。主编和参编生态经济学著作7部;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出版《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于2003年6月荣获“第十七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由于在生态经济学领域的显著业绩和突出贡献,黄国勤连续两届当选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

矢志不渝,加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是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广泛兴起的生态学重要分支学科,发展势头良好。黄国勤在该领域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另外,黄国勤认为,发展生态科学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要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基于这种认识,他在大力发展生态科学的基础上和前提下,积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多年来,黄国勤先后主持完成多项“生态文明”科研课题,在《生态学报》等学术刊物,以及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及战略对策”等论文10余篇。同时,撰写了生态文明研究著作2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建设中的江西生态文明》,对当前及今后加快全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他积极推广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先后应邀到福建、山东及江西各地作有关生态文明的报告,极大地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了生态文明发展。

截至目前,黄国勤共主持和参加完成(含正在完成)世行贷款项目、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重点项目、江西省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或课题(专题)9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以中英文发表论文约600篇,被引用(他引)3000余篇次;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68种。获得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图书奖,以及个人荣誉奖等各种奖励,共计85项(次)。1997年12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多年来,黄国勤教授一直行走在我国生态科学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收获。虽然生态研究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始终心无旁骛,奋战在科研创新第一线,用满腔热情浇灌着“美丽中国梦”的盛开!

猜你喜欢

红壤江西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模拟成真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初探热脱附技术在有机污染红壤修复的应用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