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饶毅: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

2017-03-04马威

现代家长 2017年2期
关键词:毕业典礼理科家长

马威

饶毅,《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他曾在中国和美国做学生,而后在美国和中国做家长,还在美国和中国做过教师,他是中美两国教育的亲历者与实践者,也是冷静的观察者与思考者。

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中美两国教育各有何特点及优劣比较,是众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就此,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年龄太小不宜出国

记者(以下简称记):如今,很多中国家长都考虑过这么两个问题:一是教育孩子,要不要引进西方国家的教育方法;二是有没有必要送孩子到西方国家接受西式教育,比如到美国或英国接受学校教育。中国家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考虑,肯定是与中美教育的差异有关。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饶毅(以下简称饶):如果孩子在上小学或者中学,我是不主张国内家长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密切相关,与家庭的分离对孩子的一生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见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任教之初,曾有一位中国外交官的儿子在那里读书。他是在比较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美国,他的学业成绩不错,但是在美国举目无亲,后来他自杀了,因为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家长或许能够长期离家不受孤独的影响,但是不代表孩子可以;而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不代表你家的孩子也可以。毕竟,每个人对孤独和寂寞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除此之外,国内家长还要考虑中西方教育的方式。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美国的教育对所有的孩子都好,而中国的教育对所有的孩子都不好”,反过来讲,也不对。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普遍要比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好,但是中国的有些机构,如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某些学科,也不错。至于大学里的有些学科,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可能美国好的要稍微多一点,但是二者的差距不大,中国有些大学的有些学科明显比美国大学的同样学科的教育更好。但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两国的差别很大,不过也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不好。

中美教育之比较

记:国内的大部分家长没有亲历过美国教育,因此他们非常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所以,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好吗?

饶:好的,中美教育机构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美国的很多小学,同一位老师既教英文也教数学,身兼数职。而在中国,老师一般是专职的,教英文的老师不会再去教数学。其实,不同老师的特长不一样,当他跨学科教学时,对学科的教学是会有一些影响的。一般来说,美国中小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不如中国。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种比较是建立在中美两国的同等学区、同类学校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中国中小学的理科教育普遍比美国中小学的理科教育好。我儿子先后在北大附中和芝加哥的公立中学读书。在上芝加哥公立中学时,他发现芝加哥公立中学的教学水平比北大附中的差远了,这导致他有时候不愿意去学校上课,认为还不如自己在网上学习或者自己拿书看一看,他甚至怀疑有些美国老师自己都没有搞懂要讲授给学生的内容。

对一般人来说,中国的教育模式可以为他打下比较好的理科基础,当然这也有弊端——当孩子理科差文科好时,如果家长逼着他学理科,他就会觉得很压抑,会怀疑理科学不好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笨,结果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我希望社会、学校、家长都弄清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没有谁笨谁聪明这一说,更不是说理科好的孩子就聪明,文科好的孩子就不够聪明。我偶尔也这样说,可那只是开玩笑。其实,文科学得好是认知能力强的表现,而理科学得好是另一种认知能力强的表现。

记:国内的语文教学与美国的语文教学相比,怎么样?

饶:国内的语文教学也就是我们的中文教学,对应的是美国的英文教学。坦率地说,我们的中文教学比美国的英文教学要差,而且可能普遍差得很多。原因在于,我们的中文教学主要是学习语言文字和表达,而英文教学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要教学生如何对一篇文章进行分析、批判和创新。而分析、批判、创新这几个层面的知识,在国内极少作为课程内容教给学生们。中文教学的考试,是理解文字、总结内容、举一反三,不对文章进行分析、批判,更不谈如何在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怎么将文章写得更好、更有创意。

我在2015年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和称赞。其实,我的语文很差,但是我在写毕业典礼致辞时专门想过如何要写得有创意,如何在模式上与众不同而内容又要情真意切。我分析了一下:国内的毕业典礼致辞,很多都是学美国人讲故事,美国人讲故事有其道理,但也是因为英文不适合写排比,而中文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于是我想用中文的排比句,因为这是中文的一个优势。事实上,我本来准备了中英文两个版本,后来我没有用英文版,我感觉英文版还是不能与中文版相比。内容上,我也放弃了讲故事,而是用了一个概念——一个能引起很多中国人共鸣的概念,这是在批判已有致辞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毕业典礼致辞。因为每年都有很多人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我希望自己的这次能长久地被人记住,那么它就需要是与众不同的,而且是更好的。如果这样的教育在国内的中学就被教授给学生,我相信很多国内的中学生都会比我写得更好。

美国的中学教育,对孩子早期形成批判精神,养成理智的辩论习惯,提倡创造性,都是很有帮助的。

年轻时不妨多学点理科

记:通过以上您的分析比较,我感觉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长来决定孩子要不要出国。比如,家长准备在中小学阶段送孩子出国的话,应考虑孩子如果理科强,到了海外,他的理科得到发挥、发展的可能性比在中国低很多,而不是高很多。

饶:的确如此。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一点偏见。我认为,如果孩子能够学好理科的话,那么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学点理科。因为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孩子不学文科的话,晚一点还能学。当然,这完全是我个人的偏见。因为我在工作中发现,以前我没有学过的,与历史或者其他文科相关的知识,年纪大一点一样能够学会。但是反过来,先学文后学理,困难就相当大了。但是也有例外,著名的当代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Witten教授,他在大学时学历史,后来研究物理、数学,一样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只是这样的例子很少,大部分人先学文再学理,会感到困难重重。

记:我还想替一些家长问问您,如果孩子不出国,就在国内读中小学,能不能培养他的创造力呢?

饶:在这方面,我觉得学校能做的比较少,因为学校有学校的压力,要保证升学率以及其他的一些指标的完成。但是家长可以大有作为,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文科的书籍,古文或者现代文,甚至是鲁迅的文章。家长可以把文章拎出来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甚至反驳、批判文中的观点,然后思考一下哪些地方改改,效果会更好?哪些想法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鼓励孩子在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想法,然后动手改写。

记:除了分析和批判外,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也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长注重对孩子的培养?

饶:家长如果平时多注意孩子观察的事物,让他对看到的事物提出观点和想法,甚至做一些课题研究,就可以鼓励孩子的创造性。家长甚至可以就近送孩子到大学研究所或者其他的一些单位,让他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以培养其创造性,让他参与并看看决策是怎样做出来的。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批判性不仅仅是批评别人,也要批评自己。

另外,还要懂得怎么理智地和别人进行讨论。国内教育对孩子缺乏批判性的训练,给社会造成的损害不仅是不互相批评,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一旦批评起来,就容易失去理智。这也是美国中小学教授批评和讨论课程时,为何一定要教如何理性讨论的原因。

理性讨论,对建设一个真正理性、和谐而不是压制的社会,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我非常希望中国的中小学校长、老师,到国外去看一看,学一学,然后把可用的东西带回来运用到我们国内的教育上,把我们的孩子都培养成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及可以进行理智讨论的人,这对增加我们社会的向心力将有很大的帮助和好处。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有趣的。我当过学生,后来也成了家长;我在国内受过教育,后来去美国接受了西方的教育,我发现不同的学生必然有其不同的特长,不同的国家必然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结构,熟悉、了解对方,是非常有趣的过程。大家可以立足实际,从对方那里学习、吸收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所以,我希望家长朋友们在关心教育的同时,不要把它看成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而要把它当成一种乐趣,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更轻松的氛圍,教育效果会更好。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毕业典礼理科家长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大学为2020届毕业生补办毕业典礼
蜘蛛侠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毕业典礼虚位以待”为何让人感动
“虚位以待”的毕业典礼同样令人感动
家长错了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11题的多种解法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