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拟剧理论的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2017-03-04倪荣彪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岗位英语教学

倪荣彪

(九江职业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江西九江 332000)

基于拟剧理论的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倪荣彪

(九江职业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江西九江 332000)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及高职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制约了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为探寻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借鉴“拟剧理论”社会生活舞台化的观点,将高职酒店英语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拟剧化设计,从拟剧视角对高职酒店英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

高职;酒店英语;教学改革;拟剧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一直比较弱,这与高职酒店英语课程固化的教学模式及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不无关系。事实上,高职院校从未间断对酒店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探索,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可以说收效甚微。本文基于拟剧理论,将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以酒店核心岗位和服务环节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按角色扮演的要求完成相关教学任务。这也是对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一种全新尝试。

一、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一)生源现状

30多年来,高职院校在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需求紧缺矛盾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在当今社会上,每当提到高职学生,不明就里之人总是会流露出异样的表情,这可能与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欠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有关。笔者以九江职业大学为例,对该校近五年的高招录取分数进行过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近五年来,该校高职录取控制分数线基本在200分左右,除2015年因招生计划减少原因外,其他年份实际录取最低分几乎都在200分以下。笔者还进一步考察了该校酒店管理专业2013—2015级139名新生高考入学成绩,发现被调查学生高考入学成绩平均分仅为231分,其中英语科目平均分仅为63分,12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仅2人,而30分以下低分数者竟达17人之多,90分以下(不及格)学生生人数达124人,占总人数比高达89.2%。

上述统计结果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前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人们歧视高职学生的理由,相反在实践操作、应变能力等方面,高职学生更具比较优势,毕竟高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

(二)师资现状

当前,高职酒店英语程的教学任务往往由大学公共英语教师担任,也有少数院校聘请酒店从业人员来完成,而真正毕业于酒店英语专业的专职英语教师很少,师资质量参差不齐。公共英语教师作为当前酒店英语课程主要的师资力量,理论功底、教学经验不可谓不丰厚,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酒店岗位工作性质为基础,侧重学生工作过程中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公共英语教师不一定熟悉酒店岗位工作流程和服务要求,由他们承担酒店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往往会在课程教学中留下深深的传统英语教学烙印,突出英语阅读、写作、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酒店管理及服务工作方面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教学现状

教学工作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要保证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兼顾教与学两方面特征。高职教学工作要遵循“理论够用、实用为主”的教学原则。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中,酒店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其教学工作必须遵循高职教学中“实用为主”原则。然而,与市场需求相比,当前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还是相对滞后,要么留有高中英语应试型教学印记,要么推崇大学英语专业的研究型教学。这些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来说,都是歧途、误区,这样的英语老师与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的高职学生交流、探讨句法结构等知识,对双方都是一种折磨,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显然有违职业教育的初衷。

(四)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实施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1]。对比近几年高职《酒店英语》教材,能发现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编写体例都极为相似,无外乎是前台、客房、餐饮等几个酒店业务部门的词汇堆积和相关的情景对话训练,普遍存在内容陈旧、选材失当、特色不明等共性问题。在高职《酒店英语》教材建设过程中,要主动适应行业变化,及时调整教材编写体例,更新相关教学内容,如适当增加网上服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建设内容,利用二维码将相关专业知识编入课本,增加新型讲授软件如PREZI等知识,如此一来更能保持酒店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及专业性。

(五)考评机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有些高职院校尝试在酒店英语课程考核中采用主题演讲、情境对话等形式来改变考评机制,但是“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评模式似乎永远是师生的最爱。虽然传统考核方式操作简单,但是却存在评价内容单一、手段陈旧、不利于信息反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等诸多问题[2]。为此,创新高职酒店英语考评机制势在必行。

二、酒店英语教学的拟剧化尝试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vinGoffman)于1974年首先提出了“拟剧理论”,该理论对角色扮演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拟剧理论认为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而每个社会个体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不同的生命阶段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3]。过去,常有人认为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该将整个课堂比作舞台,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完成“前台”“后台”角色转换,共同完成“表演”。基于这种理解,本文在拟剧理论视角下探寻高职酒店英语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设计拟剧化

有学者提出酒店英语课程应遵循“一种理念、两种导向、两个优先”开发原则,认为酒店英语课程内容体系应以酒店管理与服务的典型岗位和工作任务为框架[4]。酒店核心业务岗位无外乎是在前台、客房、餐饮、康乐中心、商务中心等部门,这些岗位也是酒店的服务窗口,对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英语应用能力是酒店一线岗位从业人员的核心能力。为切实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缩短其就业适应期,其教学内容设计要求尽量贴近酒店岗位实际情况,教学活动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可将酒店核心岗位按舞台戏剧设计要求,设计成一个个不同的工作场景,在特定的工作场景中完成酒店英语教学任务。如此一来,能加深学生对酒店主要部门工作性质及酒店服务流程的了解,使其尽快掌握酒店岗位工作要领及其必备的技能。

表1 九江职业大学2011—2015年高招录取分数统计

(二)教学模式设计拟剧化

高职英语教学需要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系统地培养学生进行英语思辨的意识、方法和技能[5]。为此,高职酒店英语教学应坚持“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教学原则,将教学活动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传统英语课程的理论教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知识讲授型的授课方式,其实这是一种思维定势,知识讲授型的理论教学也未必一定是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只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行角色转换,自觉由“前台”主导转移到“后台”支持,成为整个教学“舞台”的策划、导演人员,让学生成为“前台表演”主角。

具体而言,教师应以教学主题设计、角色分工、现场督导等工作为重心,退居于教学拟剧化的“舞台”幕后(后台),学生成为课堂上拟剧化的“舞台”主角,在拟剧后的“前台”通过课堂讨论、主题演讲、情景表演等诸多形式完成模拟酒店前台、客房、餐饮等重要部门的工作任务和服务项目。这种课堂教学拟剧规模可大可小,大则可以全员参与,小则可以2~3人一组讨论,甚至是一人,全仿真地再现酒店岗位工作任务、流程,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改变当前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三)考核评价顺应拟剧化

酒店英语听说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所以酒店英语应用能力测评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内进行。拟剧后的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以酒店工作任务为导向,可全员全过程地进行拟剧化教学,拟剧后的工作岗位可同时成为教学和考评学生的“舞台”。对虚拟后的“前台、客房、餐饮、商务中心、康乐中心”等部门进行全过程的测评,考核和测评自然也要针对拟剧中角色活动进行。

课堂教学中,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包括管理与服务两大模块,管理岗通常由领班、主管、经理等构成;服务岗则因所属部门不同而不同,如前厅部服务岗通常包括总台接待员、预订员、礼宾员、话务员、收银员、商务文秘等,客房部包括PA员、客房服务员、库管员等,餐饮部则包括餐饮迎宾员、餐饮点菜员、盯台员、宴会服务员等。酒店英语考核过程时,可相应让学生以服务岗位为中心,模拟成不同工作岗位的管理、服务人员及酒店客人。当然,因考核工作需要,教师也可以模拟成为某种角色,参与到学生的考核活动中,以便更好地了解考核对象对酒店不同工作岗位专业知识及英语运用能力的掌握程度。实践教学中,则由实习指导教师和酒店方负责人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评价鉴定,要求学生真正实现角色转换,把自己当作真正的酒店从业者,完全接受酒店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方式。

三、余论

高职酒店英语的拟剧教学是高职酒店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全新尝试,能够较好地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约束,突出高职酒店英语教学的专业特色。然而,拟剧教学是对酒店管理模式进行全仿真模拟,要保证教学拟剧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如酒店工作岗位舞台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酒店岗位拟剧后的教学要求制定;拟剧后的教材编制及教学设施配套;拟剧后的考评标准制定及考评角色选取;拟剧教学中高职院校与酒店资源配置,尤其是人力资源配置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

[1]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9-121.

[2]张蓉.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101-105.

[3]戈夫曼.框架分析[M].伦敦:剑桥出版社,1974:13-15.

[4]周玉梅.基于工作任务的酒店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06-108.

[5]洪欣平.从职业技能大赛反思高职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6-98.

(编辑:徐永生)

Teaching Reforms of Hospitality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Base on Dramaturgical Theory

NIRong-biao
(SchoolofCultureand Tourism,Jiujiang VocationalUniversity,Jiujiang332000,China)

Traditional teachingmodels and students’poor English level present obstacles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when they develop their practical English ability.To explore and reform teachingmethods for Hospitality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paper,referring to the dramaturgical theory which takes social life as a stage,discussesdesigning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methods,and assessmentmechanis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Hospitality English;teaching reform;dramaturgical theory

G712

A

1671-4806(2017)01-0095-03

2016-10-12

倪荣彪(1978—),男,江西九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酒店经营与管理。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岗位英语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