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质量问题及对策

2017-03-04刘冰于彦伟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8期
关键词:续建节水工程质量

□刘冰于彦伟(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

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质量问题及对策

□刘冰于彦伟(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

渠村灌区是国家级大型灌区,为濮阳市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已实施多年,是一项解决灌区渠道渗漏、卡脖子及补源区地下水补源的有效措施,是一项民心工程,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常因各种原因忽视了质量管理。文章以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施工为例,分析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续施工参考。

渠村灌区;质量问题;对策

1 渠村灌区工程概况

渠村灌区是河南省38处国家级大型灌区之一,灌区效益面积在河南省大型灌区排名第4位,是河南省引黄量最大的灌区之一。渠村灌区有效地改变了濮阳市水资源不足制约农业发展的严重局面,为濮阳市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为河南省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当地人民誉为致富渠和幸福渠。

渠村灌区以渠村引黄闸作为取水建筑物,从黄河引水,由输水总干渠输配供水。渠村灌区经过多年建设,现灌排渠系已基本形成,灌溉渠系工程已具规模,由输水总干渠1条、总干渠2条、分干渠及支渠33条构成整个灌区的灌溉、排水体系,形成一个旱能灌、涝能排的“带状”大型灌区。灌区设计灌溉补源面积1 287 km2,2015年实灌面积800 km2,占设计灌溉面积的62%。

渠村灌区设六级供水渠道,即总干、干、支、斗、农、毛,现有总干渠1条,全长34.70 km;总干渠2条,长150.31 km;干渠13条,长151.60 km;分干渠及支渠33条,长199.90 km。灌区内经过多年的配套建设,现有各类建筑物共2083座,有机井2.03万眼。

2 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情况

渠村灌区自1998年以来,截止2015年河南省水利厅共批复实施12个年度15批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累计投资计划共29 00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9 439万元,省4 581万元,市地方配套4 987万元;共完成投资26 667万元,中央19 439万元,地方配套7 228万元。共完成渠道整修116.83 km,衬砌97.96 km,完成桥闸273座,斗门330座。

3 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效益的发挥,但是水利工程施工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在灌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工期紧、任务重等各种原因忽视了质量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质量管理意识不强

质量管理意识不高,是导致工程质量低下的根本问题。一是质量体系不健全,不能有效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二是业主单位监管力度不强,不能有效履行监管责任,对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管不到位,对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把关不严;三是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薄弱,现场质量保证体系有时候仅仅是个摆设,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在人员不足、设备不到位、工程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强行施工,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

3.2 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

受当前建筑工程社会大环境影响,施工单位借用资质、套用资质、违法分包情况严重,有些施工单位项目部仅有部分主要的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更有甚者个别施工单位完全是由当地人员进行管理,导致施工管理混乱,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而且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一线施工人员多由本地农民工组成,缺少必要的岗前教育,匆匆忙忙上岗施工,施工队伍业务技术水平整体偏低;缺少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施工过程中对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缺乏解决能力,导致部分关键部位施工质量不高。

3.3 施工原材料不符合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很多,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违规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劣质工程材料,一些监理单位对进场原材料未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没有在进场前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导致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工程材料进场,使得工程质量存在先天性不足。

3.4 混凝土工程施工不规范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蜂窝麻面、孔洞、漏筋、裂缝、强度不足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未按规范施工,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一是施工单位使用低标号混凝土或者未按标准配合比进行配料;二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均匀密实,存在漏振、过振情况,养护措施不到位,养护时间达不到要求;三是模板未清理干净,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拆模时使用重物撞击,破坏混凝土外形;四是混凝土基础压实度不够,导致出现不均匀沉降;五是混凝土出仓时间过长,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中注水过多,影响混凝土强度;六是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的垫块移动或放置不合理,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导致钢筋外漏。

4 质量保证对策

4.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落实“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体制,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项目法人应该严格落实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监管,确保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能落到实处,从管理把控工程质量。

4.2 健全工程工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高度重视工程前期工作质量。精心勘察、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二是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六项制度”,明确质量标准和质量责任,强化所有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三是严格执行工地会议制度。施工期间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合理制定施工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四是接受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从工程质量角度对参与建设各方实体进行强制性监督。五是规范施工企业施工行为。在工程建设期间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及五大员到场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不能按照投标文件承诺人员履行合同的施工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时整改。

4.3 加强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报验单,并附有技术说明书及出厂合格证,经总监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进场。对于商品混凝土,对商混站原材料进行抽检,待抽检合格后方可和商混站签订合同;施工单位项目部要建立“材料防火墙”,各类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及时进行平行检测,从源头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4.4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一是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水泥、沙子、石子、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二是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由实验室出具标准的配合比报告单,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计量准确、拌合均匀、分层浇筑;三是模板表面洁净、接缝严密,浇筑混凝土前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均匀涂刷隔离剂,接缝处赌赛严密,拆除模板时注意保护棱角,不得用重物撞击模板;四是控制好振捣的时间和方法,施工过程中分层振捣,保证振捣密实均匀,完全排除气泡;五是控制好养护方法和时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养护方式并确保养护时间达到28d的养护期。

5 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效果分析

5.1 工程条件改善

渠村灌区通过多年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运行情况明显改善,灌溉保证率显著提高。截止2015年年底渠村灌区现有渠首建筑物1处,完好率100%;骨干渠道长度784.35 km,其中衬砌长度105 km,渠道衬砌率13.40%,衬砌完好率90%;骨干渠系建筑物2083座,配套率63.70%,建筑物完好率90%。

5.2 提高用水效率方面的效益

经过多年建设渠村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0年的0.37提高到了2015年的0.46,渠系水利用系数由2000年的0.55提高到了2015年的0.57。

5.3 提高农田灌排保障能力

渠村灌区对于沿线地区的生产、生活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建设,灌排渠系已基本形成,灌溉系统骨干工程已初具规模,输水能力由当初的15 m3s增大到68 m3s,每年增加输水能力4 700万m3节水量7 800万m3新增(恢复)灌溉面积95.1 km2,改善灌溉面积318.3 k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 352.8万kg,新增农业生产总值2 702.29万元。

5.4 提高补源区地下水位效果明显

渠村灌区已向金堤以北补源区累计输水超过40亿m3近十几年来年补源输水量均超过2亿m3据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显示,补源区自2000年后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尤其清丰、南乐两县地下水回升较为明显,年回升达0.15 m以上。

6 结语

工程质量是灌区工程的生命线。控制好施工质量,是实现灌区工程建设意义的关键所在;是确保灌区工程良好运行的基础;是保障灌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地探索灌区工程质量管理新途径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保障渠村灌区工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使渠村灌区更好的造福于濮阳地区百姓,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

编辑:韦诗佳

S277.7;TV512

:A

:1673-8853(2017)08-0074-02

2017-05-12

猜你喜欢

续建节水工程质量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节水公益广告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汲东干渠续建配套施工过程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对策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