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3-04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海城市管理体制河流

高 伟

(海城市河务管理处,辽宁 海城 114200)

1 河道管理的概念

河道管理是利用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手段,保持河流和河水的稳定功能,保持水的合理水位和净水能力,充分发挥行洪、排水、航运、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做好河湖行为。它主要包括河流保护河流水质改善和建设,河道清障等[1]。

2 河道管理的相关问题以及改革原因分析

2.1 我国河道管理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江河、湖泊更是众多,水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俗话说水是万物之源,离开了水人们就无法生存,而我国河道的水资源又占了很大比重,所以河道的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2]。多年来,河道管理一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也为河道治理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近年来河道管理存在着河道污染严重、河道破坏严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相关部门也正在努力寻找对策,积极探索河道管理体制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3]。

2.1.1 我国河道的基本情况

江河、湖泊在我国存在繁多,根据调查统计显示,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在我国有5万多条,有1500多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79条大于10000km2的河流,河道总长约42万km;国内现有近3000个大于1km2的原生湖泊,总面积达93956km2,湖泊淡水总蓄水容积为2260亿m3。河湖拥有蓄泄洪水、水力发电、给水、航运、繁衍、生态调度等多种作用,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环境。加紧河道和湖泊的管理,维持河流良好生命,完成不停息的使用,是水利事业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

2.1.2 我国河道管理体制

近年来,我国对河道执行按水系划分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互相结合的河道管理体制。河流管理隶属关系错综复杂,不同流域、不同部门的同一流域负责各不相同,根据渠道分类,扬子江和其他主要河流重要省份的主要地区,自治区和直辖市,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分界线的河道,归国家授权的江河流域管理机构执行治理,或是河道地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按照流域统一规划实施管理。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县的河道主管机关施行治理[4]。

2.2 我国河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河道管理中各自为政,不能统一协作,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导致河道管理不当。

与河道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有很多,,但这些法规的执行却很难落实到位,虽然明文规定了河道管理的内容,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些工厂把超标的废水污水排入河道,偷偷往河道里倒垃圾,污染河道的水和生态,还有些人为的损害河道堤岸,河道设施等,更有甚者在河道有荒草的地方开垦种菜,这些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都与管理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多部门一起管理河道,职能上会存在交叉,各部门在管理中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合作,甚至出现互相扯皮推诿的情况致使该落实的责任没有落实。

2)公众环保意识差导致河道污染加重。

河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环保意识差,社会不断发展人口随着越来越密集,河道的破坏和污染却逐年加重,这与公众主动保护河道的意识差有直接的关系,总有一些人对污水、垃圾的河流,甚至把一些动物的尸体,造成河流污染,河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宣传工作,人们的环保意识较难改变[5]。

3)大量的土地开发对河道带来破坏。

随着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致使原本十分有限的城镇土地被开发殆尽,这就不得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受利益的驱动,开始出现占用河道滩地、护岸、水域用地等情况,形成河道抗洪本领减小,减小了河道面积,最坏的情况导致河道被毁坏,大大增强了河道治理的难度。

3 海城市河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3.1 海城市河道管理现状

为了实际改进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更好的施行河道治理保护事业,海城市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关于实施辽宁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鞍山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的要求,为了能更好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联系海城市的现实情况,创立全河流的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经确定要在全市施行河长制,激励河道管理事业的制度规范化、法制化[6]。

3.2 海城市河道管理取得的成效

海城市实施的河道管理体制改革中,河长制大大的地方政府实行环境监管责任的执政能力得到了激励,明显改善了河流的水质,使地方党政领导成为了河道治理的首要责任人,经过各级行政力量的互相合作、协调,有力有效地管理了关乎水污染的每个方面,使各级党政部门的执行效力得到整合,填补了开始各类部门治理却没有效力的不足,真正形成全社会治水的良好氛围,社会力量也被带动了起来,使得沿河、沿湖的公司单位不能不抛弃古板落后不适用的产出方式,更是禁止了一些排污超标的企业的生产,自觉保护环境的生产者主动开始寻找干净卫生的生产方法,同时也发展了经济的循环效力,群众宣传环保的积极性高涨,参与度提高,开始了优秀的全市人民一起管理环境的空前绝后的气氛。

3.3 从海城市河道管理中得到的启示

从海城市河道管理中可以认识到河道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想要管理好河道,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可行的河道管理体制,一个好的管理体制不仅可以使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相关人员重视起来,不会使管理成为空话还可以调动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大家共同为之努力奋斗,同样的一个不合适的管理体制也可以使管理成为空话,没有意义。

4 河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4.1 完善相关制度及法规

河道管理中出现问题与相关管理制度和法规的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强化河道生态保护的责任。遵循河流自然规律,坚持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

4.2 加强行政监管

河道管理部门多且杂,各部门不协同合作,他们用积极地态度对待水资源与河道的利用问题但却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水资源保护和河道建筑投入,目前依然普遍存在由于在河道管理中公共权利过于集中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把原本应该属于公众、下属以及社会的合法权利收集起来放到小部分的人的手中控制,在作出决定之前,我们没有做过很多细致的调查研究,缺乏民主协商的决策,缺乏群众基础,而且执行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就应该强化行政监督与执法,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日常巡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等进行公开化系统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社会监督[7]。

4.3 推动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

使城乡水环境得到加速的整顿,大力推动生态建设,不断推动水环境的复原与爱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强河流周围的生态保护,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4.4 做好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河道的意识

河道管理出现问题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没有做好相关问题的宣传,公众保护河道的意识不高,所以自然就不会注重这方面的事情,更甚者可能会出现别人可以扔我为什么不可以的心态,所以保护河道的宣传工作尤为重要[8]。

5 结 论

从上述问题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为止,我国的河道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行政监督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公众保护河道的意识不强等等都会对河道造成很大伤害,给河道治理带来很大的问题,学会顺应河道管理的相关制度调整亦能够按照社会总体利益的目标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朝着社会效益最大化而努力。所以如何对河道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可以很好的使存在的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所以说河道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李强.城镇河道综合治理探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05):32-33.

[2]丁亿凡,唐德善.西北城市河道整治模式优选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527-531.

[3]陈云飞,孙东坡,何胜男.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人民黄河,2015(08):35-38.

[4]蔡鸥,徐奎,马超,等.城市河道治理的断面经济优化设计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14(07):112-116.

[5]高素丽.辽河流域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方案[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06):35-38.

[6]孟琳琳.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景观生态模式[J].人民黄河,2013(11):6-7,10.

[7]张基霞.城区段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理念[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02):40-41.

[8]陈军.城市河道整治工程设计难题及结构方案的选择[J].中国给水排水,2015(18):46-49.

猜你喜欢

海城市管理体制河流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