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

2017-03-04孟令伟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村屯安全工程饮水

孟令伟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解决黑龙江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作为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完成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但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时间晚,以及黑龙江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工程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参与工作,文章提出一些浅见仅供探讨。

1 黑龙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水质达标率不高

从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随着近十几年国家大力投入、黑龙江省积极落实推进和各级部门共同努力,农村饮水水质质量日益提高,结合水利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道路升级改造等工程解决了大部分地区的饮水和用水问题。但黑龙江省村屯居民不重视饮水水质,一方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屯居民观念落后健康意识不高,对水质是否达标无基本概念,“认为有水吃就可以,烧开了就没事了。”没有水质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属于公益项目,村屯居民普遍存在“等”“靠”思想,觉得这该国家管的,无自主保证饮用水质量的安全意识,更不会采取入户水质净化措施,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这都导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不高。

1.2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局部地区差异大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部分村屯早期规划不合理,村屯多为方形、狭长形、分散形等不同形态的特点,而且全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水资源丰富、易取水地区无村屯,部分较大村屯处于水资源相对匮乏或难取水及水质差地区。使得同一地区工程存在不同的制约条件。部分村屯无合理规划,地形图精度低,加上地形地貌约束导致管道分布不合理;农村建设,房屋改造、场地硬化、道路维修等工程交叉都给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同时给后续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往往同一地区相距很近,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有极大的差异性。

1.3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黑龙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期时各县均设立以水务局牵头,发改、财政等部门参与建设管理的临时机构。这在建设期时是有效的。原则上,该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管理是由同级水务部门负责,但实际情况是县级水务局的管理股室和人员都往往是身兼多职,负责多项基层业务。村屯一级的就更不用说了,根本不具备专业人员管理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性。即使配备的管理维护人员未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普遍偏低,基本无法满足日常维护的要求。更不用说水质的检测监控及日常养护维修制度的执行。部分偏远村屯相对独立分散的供水工程即使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所以黑龙江省部分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行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客观上也影响了供水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后的工程效果[1]。

2 针对性措施

2.1 黑龙江农村饮水安全核心问题是提高水质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水质,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水质来开展,无论是前期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后期的运行管理以及资金投入。①要加强对水质不达标地区群众的思想宣传,转变落后思想,树立“饮”水质达标水的正确观念,这关乎自己的身体健康要采取措施主动配合;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应强化水源保护和提高水质(这其中在前期规划中也要充分考虑和论证)。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的“三个同时”,对水源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改造净化设施,配套消毒设备,解决影响供水水质问题,提高供水水质达标率;③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自检的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机构要协调本地卫生计生部门介入,强化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根据检测和监测结果,做好针对性的水质净化处理,保障水质安全。提高水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核心问题。

2.2 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制定兼顾投资合理性的技术方案

因地制宜,在规划工程建设时既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 又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农村城镇化、脱贫攻坚等规划衔接,科学合理的确定工程布局及规模,先保民生,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供水问题,设计做到科学规划,施工做到精准实施。根据各村屯不同形态的特点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了解实地情况优化设计方案;建与改并行,新建工程的同时通过改造、升级和联网等措施,解决部分贫困地区存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合同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确保工程建设完整,正常发挥预期效益。同时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财政贴息、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支持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金、银行贷款、发行专项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保证资金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合理确定筹资筹劳限额,扩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在具备融资条件时,要在政府投入和吸引民间资本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兼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资合理性。

2.3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保证工程良性运行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协调建立工程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常管理与监督,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水价制度,落实工程养护经费,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保证良性运行。对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监控和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高效、安全、良性运行。建设完善区域性农村供水水质检测机构,结合该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水质检测制度,定期对人员培训,落实检测经费,实现水质卫生检测监测全覆盖,确保供水的水质达标。建立培训上岗制度,保证基层管护人员业务水平,为运行提供有限保障。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营管理。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管理培训和技能培训,培育技术骨干,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和水质检测能力,保证工程发挥长效作用。

3 结 语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随着黑龙江省水利改革不断的深化,健康龙江行动的推进,以及《黑龙江省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办法》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运行指导意见试行本》相继出台,对照文章提出问题和措施,都会针对性指导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完成“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预期目标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探讨。“到2020年全面解决黑龙江省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到9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水质达标率整体有较大提高。”这既是水利扶贫攻坚战的目标也是水利人要坚决完成的任务。

[1]李明孝, 孙松林, 汪思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节水灌溉, 2009(01):50-51.

[2]吴晓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 2016, 24(01):50-52.

猜你喜欢

村屯安全工程饮水
简易饮水鸟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饮水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浅谈
我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建设需求分析研究——基于满足率/缺口率分析方法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